练“神”功强应急
——医院神经内科开展异物窒息模拟演练
气道异物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危重病症,异物窒息死亡率高,如果处理不及时,一般5-10分钟就会导致死亡。老年人患者或脑卒中后吞咽功能受损的患者,更容易将口中的食物等吸入气管造成气道梗阻。
为了进一步提升医护人员对异物窒息的应急处置能力,规范抢救流程,更好地保护患者,6月4日,医院神经内科全体医护人员开展了异物窒息应急模拟演练。院长助理应秀华,护理部主任季晓英、副主任吴慧红及各科室护士长、护理骨干观摩了本次演练。
此次演练是模拟脑卒中患者,在进食时出现食物误入气道,引起窒息。医护人员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开展抢救,给予哈姆立克急救法,心肺复苏等一系列抢救措施,患者最后转危为安。
演练结束后,在场医护人员对本次演练进行了分析与点评,及时指出演练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措施。
季晓英对本次演练表示肯定,她表示,演练增强了医护人员对异物窒息的紧急处置能力,可促进医护配合及团队协调能力。
应秀华对演练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提出建设性意见,并对在场所有医护人员提出要求与希望,希望各科护理骨干将演练的精华带到自己科室,人人掌握哈姆立克急救法,提升全院对异物窒息的急救能力。
异物窒息的发生极其凶险,如能及时成功抢救,不仅能够挽救生命,还能极少留有后遗症。我们将总结演练过程中的经验与不足,充分认识时间就是生命的理念,不断提高急救能力。今后,还将不定期组织演练活动,进一步提高医护人员整体急救水平。
什么是“哈姆立克急救法”
“哈姆立克急救法”是施救者站在患者的身后,用双臂围绕患者腰部,并挤压腹部,使肺部残留空气形成一股方向明确的气流,直入气管,将异物顶出。此法也被人们称为“生命的拥抱”。
成人(站立位)
施救者站在患者后面,脚成弓步状,前脚置於患者双脚间。对准患者剑突与肚脐之间的腹部,具体在肚脐上两横指处。用左手将病人背部轻轻推向前,使病人处于前倾位,头部略低,嘴要张开,有利于呼吸道异物被排出。另一手置于拳头上并握紧,双手急速冲击性地、向内上方压迫其腹部,反复有节奏、有力地进行,以形成的气流把异物冲出。
成人无意识(平卧位)
使病人仰平卧,抢救者面对病人,骑跨在病人的髋部,用你的一手置于另一手上,将下面一手的掌跟放在胸廓下脐上的腹部,用你的手腕部及手臂的力量,快速冲击压迫病人的腹部,重复之,直至异物排出。异物排出后,迅速用手指从口腔一侧钩出。
应用于自救
如果发生食物阻塞气管时,旁边无人,或即使有人,病人往往已不能说话呼救,病人必须迅速利用两三分钟左右神志尚清醒的时间自救。
可采用上述用于成人4个步骤的后3个步骤,或自己取立位姿势,下巴抬起,使气管变直,然后使腹部上端(剑突下,俗称心窝部)靠在一张椅子的背部顶端或桌子的边缘,或阳台栏杆转角,突然对胸腔上方猛力施加压力,也会取得同样的效果——气管食物被冲出
1岁以下的婴儿
救护人应该马上把孩子抱起来,一只手捏住孩子颧骨两侧,手臂贴着孩子的前胸,另一只手托住孩子后颈部,让其脸朝下,趴在救护人膝盖上。在孩子背上拍5次,并观察孩子是否将异物吐出。
接下来,把孩子翻过来,躺在坚硬的地面或床板上,抢救者跪下或立于其足侧,或取坐位,并使患儿骑在抢救者的大腿上,面朝前。在婴儿胸骨下半段,用食指及中指压胸5次,以每秒钟一次的速度重覆上述动作直到异物吐出或变得没有反应。
?end?
图文
叶丽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