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什么医院看白癜风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video_bjzkbdfyy/长沙晚报掌上长沙10月15日讯(通讯员伍柏玉)每年10月13日是国际减轻自然灾害日,简称“国际减灾日”。为了完善医护人员应急响应行动机制,提高基层医疗卫生从业人员应急救护能力,加强防灾减灾中的医疗保障韧性建设,今年10月13日,长沙市医院进行急救知识和技能培训。医院医院、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8个院区的医护人员和社会群众共80余人参与培训。“在地震、火灾、泥石流、洪水等自然灾害面前,医疗救援首先要判断现场环境是否安全,并把患者转移至空旷安全的场地。”培训导师胡新亮运用大量的实际灾害案例引出应急救援方法,吸引了大家的兴趣。为了涵盖自然灾害下群众和救援者可能出现的生命健康问题,胡老师深入浅出地讲解了肌肉痉挛、关节扭伤、肌肉和韧带拉伤、运动性低血糖、创伤止血的处理,更细致讲解了救援呼吸心搏骤停患者的心肺复苏、解除气道异物梗阻的海姆立克急救法。理论课后,2位培训导师现场演绎了心肺复苏术和AED的使用:头低下平视胸廓起伏判断呼吸;食指和中指指尖先触及气管正中部位,然后向同侧旁开两指触摸颈动脉搏动;按压频率~次/分,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比例成人30:2,专业人员急救时儿童为15:2;成人按压深度5~6厘米,保证胸廓充分回弹,掌根不能离开按压处;婴儿按压深度为胸部前后径的1/3;使用AED时要严格按照提示音操作;AED放电时要再次确认没有人触碰病人……面对70名医护人员,培训导师从专业角度进行了详细讲解,在模型上一对一带教指导,提出了高标准的严格要求,组织了理论考试和操作考核,旨在提高专业医护人员的应急救灾能力。现场学员一致认为,作为基层医务人员,面对灾害除了要防患于未然,更要不断增强自身急救素养,以完善的救援机制和高质量的应急救援能力建立基层应急救灾队伍,保障社区居民和人民群众生命健康。近年来,长沙市急救中心除了给医护人员开展专业培训,同时还面向社会大众开展公益培训,进机关、社区、学校、企业、农村开展急救知识和技能培训年均近场。在地铁站等人员密集场地配备了AED,不断推进社会参与、多方协同的灾害风险救治建设,为防灾减灾做出了积极贡献。
转载请注明:http://www.sjingsr.com/cgzby/110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