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管异物是较常见的儿童意外事故,每年假期是儿童气管异物的高发期,家长要特别注意,以防意外发生。
儿童的咳嗽反射及喉头保护性反射尚不成熟,进食时哭闹、嬉笑、跑跳或口内含着小物品突然深吸气后,极易将异物吸入气管中。最易引起气管阻塞的异物有花生米、黄豆,这两种物品遇水膨胀更不易取出;还有果冻、硬币、小纽扣等。
当异物落入气管后,最突出的症状是剧烈的刺激性呛咳,较大的或棱角小的异物(如大枣)可把大气管阻塞,短时间内即可发生憋喘死亡。还有一种软条状异物(如酸菜条),吸入后刚好跨置于气管分支的嵴上,像跨在马鞍上,虽只引起部分梗阻,却成为长期的气管内刺激物,患儿将长期咳嗽、发烧,甚至导致肺炎、肺脓肿形成,也可以置孩子于死地。
因此,家长要尽可能早地发现,及时去除异物。此时家庭急救法就显得尤为重要。
当孩子发生异物呛入气管时,家长不可过于惊慌而不知所措,先鼓励孩子自行咳嗽咳出异物,若不行可试用下列手法诱导异物排出:
01海姆立克急救法是一种利用儿童肺部残留气体,形成气流冲出异物的急救方法。救护者站在患儿身后,从背后抱住其腹部,双臂围环其腰腹部,一手握拳,拳心向内按压于患儿的肚脐和肋骨之间的部位;另一手捂按在拳头之上,双手急速用力向里向上挤压,反复实施,直至阻塞物吐出。
02推压腹部法将患儿仰卧于桌子上,抢救者用一只手放在其腹部脐与剑突之间,紧贴腹部向上适当加压;另一只手柔和地放在胸壁上,向上和向胸腔内适当加压,以增加腹腔和胸腔内压力,反复多次,可使异物咳出。
03拍打背法立位,抢救者站在儿童侧后方,一手臂置于儿童胸部,围扶儿童,另一手掌根在肩胛间区脊柱上给予连续、急促而有力的拍击,以利异物排出。
04倒立拍背法适用于较小的幼儿。倒提其两腿,使头向下垂,同时轻拍其背部,通过异物的自身重力和呛咳时胸腔内气体的冲力,迫使异物向外咳出。
若以上方法无效或情况紧急,医院。医院前一定不要吃饭喝水,以便医生能尽早手术。
9月份开学要上4年级的同学,请务必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