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肉鸡支气管堵塞并发大肠杆菌病的防治——案例分享篇
一、引言
在肉鸡养殖过程中,支气管堵塞的发病原理是无法进行预测,其突发性及易染性会造成鸡群出现大量死亡的情况,并且在此类病症发生时也易与大肠杆菌疾病并发,造成鸡群死亡率上升,因此需要依据其病理特征及发病情况及时的进行预防及防治,减少养殖户的经济损失。
二、临床症状
在遵义市余庆县某乡的刘老生是一位资深的肉鸡养殖户,凭借着资深的肉鸡养殖技术经验,在当地有着相当不错的影响力。恰巧在这个时候1羽的肉鸡有呼吸杂音、流涕偶有怪叫并出现轻微的腹泻然后死亡。因此,刘老生并不是太在意。但后面几天观察出现食欲不振、呆滞羽毛乱飞、食量减少、粪便稀黄等情况,最后出现仰面朝天,两爪伸长的猝死情况逐渐增多。这时刘老生意识到了危机,因此在鸡群中要注意观察是否有个别肉鸡存在咳喘、流鼻涕、采食量下降、粪便过稀等情况立即隔离或者进行无害处理。
三、剖检情况分析
由于支气管堵塞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发病前期没有明显现象。根据支气管堵塞并发大肠杆菌的病发特点来看,肉鸡多数会在夜间死亡,支气管堵塞病程较长,但是并发大肠杆菌将会造成肉鸡出现气囊炎等问题,治愈较难,通常在病发2~3天后突然死亡,呈现呼吸堵塞的憋死状态。
在剖检中,选择了患有此类疾病并死亡的肉鸡进行解剖。首先解剖肉鸡呼吸系统的主气管部分,并未发现明显病理特征,因此可判断此类疾病对主气管影响较小;之后对支气管部分进行深入解剖,其二、三级分叉支气管末端有严重的堵塞情况,其病发产生的栓塞物堵塞支气管及肺泡,因此可以判断病鸡主要受栓塞物的堵塞造成呼吸不畅,出现猝死;解剖至肠道发现肠壁存在不同程度的出血情况,肠黏膜出现严重脱落现象,胆囊破裂并有深绿色胆汁流出。
四、病因分析
(一)免疫因素
肉鸡呼吸系统较为脆弱,再加上呼吸系统疾病的频发造成肉鸡容易出现支气管疾病,同时免疫能力的下降使肉鸡容易感染大肠杆菌疾病,两种疾病的交叉感染及混合并发致使此类疾病治疗较难。肉鸡的生理构造比较特殊:肉鸡内部支气管与气囊、肺部、骨骼等有很强的联系,这些部分形成一个完整的呼吸循环系统,并且其所具有的半开放式的呼吸系统使其更易感染外界病毒,从而出现呼吸道感染,同时肉鸡的胸腔及腹腔相通,中间没有膈肌对细菌及病毒进行阻隔,因此在感染大肠杆菌后病原微生物会直接感染胸肺,在解剖时可以发现包心包肺的情况,造成肉鸡身体机能下降,而使死亡率升高。
(二)应激因素
鸡群在天气及温度骤变时会出现较为强烈的应激现象,从而导致肉鸡免疫能力下降,因此更易受病毒及细菌的入侵,再加上温度的变化增加了肉鸡感染呼吸系统疾病的风险,在冷热交替的刺激下出现支气管堵塞的病症,如果管理不精心,容易导致支气管堵塞并发大肠杆菌,致使鸡群死亡率增高。
五、预防措施
(一)饲料及温度
在进行饲料的配制上可以向其中加入适量的药物,从而提高肉鸡的体质,增强其免疫能力。同时需要注意季节及温度的变化,尽量使鸡舍保持在恒温状态,避免鸡群出现应激情况。
(二)清洁消毒
在鸡舍中需要定期的进行清洁消毒工作,避免病原微生物的滋生及传播,对鸡舍内的粪便需要及时处理,避免鸡粪污染料桶及水槽,降低大肠杆菌发生的几率。
(三)做好药物预防
在肉鸡饲料及饮水中可添加适当的药物控制疾病的发生,同时也需要预防易引发大肠杆菌的疾病,如霉形体病、生理性腹泻、环境性呼吸道疾病等。
六、治疗方法
(一)药物治疗:对于发病的肉鸡需要交由专业的兽医人员进行检查,以此来确定病鸡所患疾病类型及疾病感染程度,之后根据病鸡的实际情况科学的进行配药、施药,对于情况较为严重的病鸡需要进行隔离饲养。
(二)药物联用:由于肉鸡支气管堵塞并发大肠杆菌的情况较为复杂,两种疾病并发需要对药物进行合理的搭配,利用药物联用来增强药物治疗效果。
(三)标本兼治,挖掘疾病诱发因素:在大批量暴发肉鸡支气管堵塞并发大肠杆菌病情后,药物治疗是后续的补救措施,要通过患病的肉鸡来深入调查疾病的诱发因素,做到更好的防控措施,尽量降低鸡群的发病率。
七、结语
肉鸡是群居生活的家禽,在养殖过程中一定要加强饲养管理,切断疫病的传播途径和传染源。合理添加预防性药物,提高机体免疫力,保护易感动物。尽量减少一切不良应激因素的产生,降低传染病发生几率,从而使养殖利润最大化。
图:穆云青
文:白贞杰
排版:管彦富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