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医学快速发展,电子支气管镜技术作为一项安全、有效的疾病诊疗手段,已经在儿科广泛普及,成为儿科医师临床诊断治疗疾病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近日,医院儿科顺利开展此项技术,为一名呼吸系统疑难重症疾病患儿解除病痛!
该患儿仅14个月大,反复喘息8个月,入院时呈重症肺炎表现。儿科一区主任李春华对该患儿高度重视,考虑到患儿病情重,常规抗感染、止咳化痰、雾化吸入等保守治疗效果不明显,如不及时治疗将会引起严重后遗症,于是组织科内病例讨论,决定为患者施行电子支气管镜技术。
经过术前严谨、慎密的精心准备,林国栋主治医师成功为该患儿进行了支气管镜镜检及灌洗术,术中发现患儿左肺上叶舌段开口狭窄,予反复冲洗解除气道痉挛、梗阻。术后,患儿恢复良好,受到家长的一致好评!
电子支气管镜技术主要适用范围×
1.喉鸣,反复或持续性喘息,局限性喘鸣;
2.不明原因的慢性咳嗽;
3.反复呼吸道感染;
4.可疑异物吸入;
5.咯血;
6.撤离呼吸机困难;
7.胸部影像学异常:①气管、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和/或畸形,②肺不张,③肺气肿,④肺部团块状病变,⑤肺部弥漫性疾病,⑥纵隔气肿,⑦气道、纵隔占位,血管、淋巴管、食管发育异常,胸膜腔病变需鉴别诊断者;
8.肺部感染性疾病的病原学诊断及治疗;
9.胸部外伤、怀疑有气管支气管裂伤或断裂者;
10.需经支气管镜行各种介入治疗者;
11.心胸外科围手术期患儿的气道评估和管理;
12.引导气管插管、胃管置入;
13.不明原因的生长发育迟缓、睡眠障碍等需鉴别诊断者等。
电子支气管镜的作用×
1.可直接、动态观察气道病变(有无畸形);
2.通过不同介入技术获取标本进行后续检测,协助判断肺炎难治的原因及感染的病原(查找病原);
3.联合多种呼吸内镜介入技术,解除气道阻塞(粘液栓、塑性等),促进肺炎尽早愈合,减少并发症发生,弥补内科常规诊治的不足。
电子支气管镜在诊治小儿呼吸系统疑难疾病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床旁电子支气管镜的应用,为危急重症患儿的救治提供了更多的可能。儿童电子支气管镜的开展,也使惠州三院儿科呼吸系统疾病的诊疗水平迈上一个新台阶!医生简介
林国栋,儿科主治医师,擅长儿童慢性咳嗽、各种儿童喘息性疾病、哮喘、迁延性细菌性支气管炎、肺间质病等呼吸内科常见病、疑难病的规范诊治。医院呼吸内科进修学习,熟练掌握儿童电子支气管镜、电子鼻咽镜、肺功能检查及治疗。
出诊时间:每周六,儿科诊室
图片来源
儿科一区
供稿
儿科任燕妮
编辑
宣传办许燕如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