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果的悲剧,这个春节不要再发生!
易引发儿童窒息的食品10大黑名单+详细急救教程
文妈咪知道
春节期间,很多家庭都准备了不少干货,有些家长喜欢用这些东西引逗孩子,或者孩子趁家长不注意时可能会吃,殊不知这些坚果并不适合小小孩食用。
案例:幼儿吃坚果卡喉事件频发
案例1:年2月1日,大连一名两岁半的孩子随妈妈参加家庭聚会,一位亲友给孩子喂食了一粒开心果,结果呛入了气管,家医院。当天下午,医院接受了气管切开手术,遗憾的是,15时18分,孩子被宣布不治身亡。
案例2:年春节期间,西安一位宝宝在家庭聚会时被亲戚喂了一粒开心果,呛入气管后因窒息不治身亡。
案例:3:年1月5日,安徽3岁的留守女童吃蚕豆时被噎到,最终抢救无效窒息死亡。
案例4:年6月23日,温州6个月大宝宝吃磨牙棒突然噎住窒息身亡。
还有更多没有列举出来的案例,触目惊心的案例背后,是家属们的悔恨和泪水。春节到了,家长们一定要警惕,不要让小宝宝吃坚果,更要阻止亲戚朋友们的“友爱”喂食。
5岁以下幼儿最易异物卡喉
耳鼻喉科专科医师黄少鹏介绍说,气管、支气管异物是儿童耳鼻咽喉科最常见的危重急诊之一,约80%发生在5岁以下的幼儿,治疗不及时,可发生严重并发症甚至窒息、死亡。
黄少鹏进一步解释,异物进入气管,会引起剧烈的呛咳、憋气;如果异物卡在喉部最窄的声门,可导致高度呼吸困难甚至窒息;当异物进入更深的支气管内(一般只进入一侧),症状反而缓解,但若未及时发现,或不能及时取出异物,时间一长,异物周围的气管黏膜组织会产生继发性炎症或被肉芽包裹,阻塞支气管,导致肺气肿或肺不张,可能出现反复发热、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异物卡入婴幼儿的气管、支气管,自行咳出的几率比较小,很多需要通过手术取出,手术的风险很大。
易引发儿童窒息的食品10大黑名单
以下是容易使老人和小孩发生气管堵塞的食物,家长一定要注意:
1、果冻:给老人和小孩吃果冻的时候,不要一整颗给,可以先弄碎后再给老人和小孩食用。
2、麻花、糖果:不好咬的食物,本来就容易噎住喉咙,不适合老人和小孩食用,如果真的要给老人和小孩食用,建议先切成丁状。
3、鱿鱼丝:纤维过长,咬感过硬的零食,包括鱿鱼丝、牛肉干都不适合给老人和小孩吃。
4、花生酱:黏稠度过高,不适合老人和小孩吞食。
5、坚果类:体积太小,有时老人和小孩可能来不及咀嚼就吞食下肚,容易噎到。
6、小巧水果:小巧圆形但里面带核的水果并不适合给老人和小孩食用,如龙眼、葡萄、樱桃等,可剥开去核后再给老人和小孩食用。
7、多纤维蔬菜:维纤多且不易咬烂的蔬菜不适合老人和小孩,如芹菜、豆芽。
8、大肉块:大块的肉块老人和小孩无法咬烂,若强吞下很容易噎到,应该切成薄肉片或肉丁。
9、太长的面条:太长的面条老人和小孩不易吞食,若以吸食的方式食用也容易噎到,烹调时可先切成小段再烹煮。
10、多刺的鱼:建议选择鱼刺较少的鱼类烹煮,否则容易噎到并会刺伤老人和小孩食道与口腔。
春节到了,果盘里的果冻、坚果、糖果、龙眼、樱桃等都是孩子安全的重灾区,请各位家长务必务必看管好自己的孩子。
为了安全,请让孩子远离上述食物!
为了安全,我们拒绝亲友擅自喂食!
但很多事情不在我们的控制范围,孩子也做不到一分钟不离开视线对不对?那么,一起来学习下必要的急救知识吧。
为什么老人孩子易发生噎食窒息?
异物阻塞呼吸道常发生在3岁以下的小孩或老年人,因其咽喉防御功能不健全或衰退,在进食或玩耍时口中含有瓜子、花生米、枣核、大块食物或其他异物,突然大哭或咳嗽后大口吸气时,异物会突然阻塞气道。这时病人立即不能说话,会用手伸向喉部表示哽咽窒息,表情惊恐万状,几秒内嘴唇和皮肤由苍白转为青紫,意识随即丧失。若不能在4分钟内解除梗阻,可因严重缺氧、心跳骤停而死亡。即使抢救成活,也会因脑缺氧时间过长,遗留瘫痪、失语、智力障碍等严重并发症。
防异物卡喉做到以下3点:
1.孩子吃东西时别逗乐
婴幼儿后牙尚未长出,咀嚼功能差,经常吞咽一大块食物,且喉头保护性反射功能不良,容易使食物呛入气管。小孩吃东西时,若同时说话、哭笑,或遭到惊吓,就很容易将口含物吸入气管内,引起气管阻塞。因此,在孩子吃东西时,大人千万不要逗乐,也不要在孩子哭闹时给强行孩子喂食。
2.3岁以下孩子最好别吃坚果
医院耳鼻喉科主任黄群表示,3周岁以下的孩子尽量不要食用瓜子、花生蚕豆、开心果一类的坚果,另外果冻、软硬糖也都不行。黄群特别提醒家长,有亲戚给孩子吃东西的时候,如果不适合小小孩吃,家长一定要说“不”。
3.叮嘱孩子不要随意将东西放入口中
家长要经常叮嘱宝宝,不要随便将东西放入口内,也不要将小东西放在孩子身边;每次把玩具给孩子玩之前,都先检查是否有零部件松散易脱落的情况;不要把硬币、钥匙、螺丝钉等小物品给孩子当玩具。
异物卡喉必学海氏急救法
尽快解除呼吸道阻塞是挽救生命的关键,时间就是生命,每个人都应该学会异物阻塞的急救。家长一旦发现孩子吃坚果时发生剧烈呛咳、憋气或呼吸困难,可在急救车赶到前试试“海姆立克急救法”,具体为:
海姆立克教授是美国一位多年从事外科的医生。在临床实践中,他被大量的食物、异物窒息造成呼吸道梗阻致死的病例震惊了。他经过反复研究和多次的动物实验,终于发明了利用肺部残留气体,形成气流冲出异物的急救方法。因为这一创造性的发明,海姆立克被称为“世界上拯救生命最多的人”。
5次拍背法:将患儿的身体扶于救护员的前臂上,头部朝下,救护员用手支撑伤病者头部及颈部;用另一手掌掌根在伤病者背部两肩胛骨之间拍击5次。
5次压胸法:如果堵塞物仍未排除,实施5次压胸法。使患儿平卧,面向上,躺在坚硬的地面或床上,抢救者跪下或立于其足侧,或取坐位,并使患儿骑在抢救者的两大腿上,面朝前。抢救者以两手的中指或食指,放在患儿胸廓下和脐上的腹部,快速向上重击压迫,动作要轻柔。然后重复,直到异物排出。相关阅读:每个家长都要学会的“海姆立克急救法”
(来源:民间智库)
改变教育,从这里开始——校长传媒(我们唯一的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