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两条新闻在网上流传,两者意外事故原因类似,结局却截然不同令人遗憾。
一则是发生在5月14日,山东临沂。男孩吃樱桃卡喉窒息两分半钟,爸爸先用海姆立克急救法施救无果,想要等待救护车来现场抢救,孩子母亲则坚持即刻抢救,经过孩子父母轮流用海姆立克急救法多次施救,最终挽回孩子一命。
另一则发生在4月12日下午4时,甘肃兰州一幼儿在托护所吃饭时不慎被呛到,送医后不治身亡。公布出来的事发监控来看,该幼儿发生窒息40秒后被老师发现,并叫来其他老师,大家随后将呛饭的女童带出房间。从幼儿呛饭到被老师带出房间,期间持续了2分多钟。最后幼儿医院治疗。4月16日上午,幼儿家长称孩子救治无效宣告死亡。同样是儿童发生异物窒息一个当机立断迅速采取措施,转危为安,一个却因不懂急救错过了宝贵救治时间,导致一条生命的逝去,令人唏嘘。从视频可以看到如果幼儿园老师在第一时间采用急救措施是极有希望转危为安的。
人人懂得急救知识是非常必要的,关键时刻可以力挽狂澜也不为过。这里小编带你了解一下气道异物梗阻时采用的海姆立克急救手法:
人体的气管
人体的咽喉部位有两个重要的开口,一个是位于前方的气管开口,另一个是位于后方的食管开口。正常情况下我们的气管是只允许气体通过的,在气管的开口处有一个保护装置,形似帽檐,我们称之为会厌。
在我们做吞咽动作的时候,会厌会盖住气管的开口,这样就保证食物进入食管,而不会误入气管。在某些特殊的情况下,比如进食的时候大声说笑,已经关上的会厌会突然打开,食物可能误入气管。如果食物完全堵塞了气管,会导致患者不能呼吸,通常表现为双手扼颈,面色青紫,无法发音和咳嗽,此时就要采用海姆立克急救法。
下面让我们跟随急救专家们一起来学习“海姆立克急救法”:
A.拍背
急救者将婴儿的身体置于一侧的前臂上,用另一只手托住婴儿头部和下颌,头稍低于胸,打开气道,用手掌根叩击婴儿背部两肩胛骨之间5次。
B.压胸
将婴儿的身体置于一侧的前臂上呈仰卧位,同时手掌将后头颈部固定,用食指和中指快速按压婴儿两乳头连线正下方5次。重复A和B,直至异物排出或婴儿变得无反应。
“剪刀、石头、布”——海姆立克急救法的手法要点
剪刀
两个手指并拢,像一个闭合的剪刀。找到患者肚脐的位置,将两根并拢的手指横放在肚脐以上,按压部位为两横指上方人体中间部位。
石头
拳头。一手握拳,拇指侧的拳眼放在按压点上。
布
布,指的是另一只手抱拳,然后用向上、向内的力量,冲击患者的上腹部。
可以通过这个口诀,记忆海姆立克急救法的手法和作用位置。
施救者如果是右利手,就用右手握拳;如果是左利手,就用左手握拳。
需要提醒的是施救者要站在患者的后方,一般采取弓步,前腿放在患者的两腿之间,可以避免患者的位置左右挪动,也可以防止患者因窒息时间过长,导致昏迷、倒地受伤。
另外,练习海姆立克急救法,初学者一定要在模拟道具人身上进行,不得在正常人身上尝试。如果方法掌握不正确,可能对患者的内脏造成损伤。
急救医生提醒:我们生活中注意预防,养成正确良好的用餐习惯以及教育儿童不要将异物塞进嘴里,幼儿进食容易窒息风险的食物时需要大人随时监护。
供稿:新城站
部分图片、视频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温州市急救中心明德
仁医
博时
奉献
竭诚为市民服务!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