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上面“平南印象” 年底了,寒假、春节将至,又是儿童异物卡喉的高发时间,请广大家长警惕一颗糖酿成的惨剧。
事件回放“救命啊!救命啊!救命啊······”
11月11日下午5时许,一阵慌忙凄厉的呼救声医院儿科门诊部回荡着,所有人的目光聚焦了过去,只见一位中老年妇女抱着一个约两三岁的小女孩冲进了儿科门诊部,带着哭腔撕心裂肺地喊救命。
当时,儿科覃医生赶忙上前查看小女孩的情况,昏迷状,口唇紫绀,四肢冰冷,无自主呼吸,大动脉搏动消失,双瞳孔散大固定,对光反射消失,根据病史考虑误吞异物窒息,情况非常危急,立即予以抢救。
就近的临床科室医务人员拿着抢救物品闻讯赶来参与抢救,已经下班的麻醉科黄医生正好路过,也立刻上前和其他医务人员一起参与抢救。
在场的医护人员配合默契,抢救过程紧凑有序,紧急开放气道,夹出软糖,吸痰,胸外心脏按压,并行气管插管术,插管后予使用气囊辅助呼吸,静推肾上腺素强心等处理后,立即转至重症医学科进一步抢救治疗。
▲从患儿口中取出大小约2.3*2.3cm的软糖
但遗憾的是,最终小女孩因窒息时间过长、病情危重经抢救无效,不幸身亡。
据了解,医院前十多分钟,误吞一颗糖果后,无哭声,口唇、全身皮肤紫绀,无反应,家属立即找人骑摩托车送到该院就医。
▲点击查看现场视频
科普时间气道异物梗阻虽然在儿童中发生率不高但却是危险程度极高的一种急症,如不及时解除梗阻,数分钟内就可导致窒息死亡。婴儿和儿童的梗阻多发生在进食中,或由于非食物原因所造成,如吞食硬币、果核、果冻、软糖或玩具等。
常见的发生梗阻的诱因如下:试图吞咽大块难以咀嚼的食物、吃饭的时候跑跳、打闹或大笑等。
气道异物梗阻的表现为突然的剧烈呛咳,反射性呕吐,声音嘶哑,呼吸困难,发绀,常常不由自主地以一手呈“V”字状紧贴于颈前喉部。
由于气道梗阻很容易造成缺氧窒息,而大脑对氧的依赖非常高,缺氧超过4分钟,脑细胞就会开始进入死亡状态,患者即使被复苏成功,也非常有可能变成植物人。
所以,当我们发现有人发生气道异物梗阻,一定要争分夺秒进行抢救,挽救生命。
在此希望,平南的家长们必须掌握气道梗阻急救方法—海姆立克急救法。
▼点击查看海姆立克急救法
请把这篇文章转发分享,提醒家人和朋友!
▍内容来源:健康平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