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通讯员)3月10日,医院重症医学科(ICU)成功完成了一例重度肥胖患者困难气道经皮扩张微创气管切开术(MIPDT)。
近日,医院收治了一名因“失语、肢体乏力四天”入院的患者,后因“继发性癫痫发作并呼吸衰竭”紧急转入ICU。患者重度肥胖,体重约kg,腹围cm,身高cm,颈短脖子粗,甲颏间距不到2横指,有脑出血、脑梗塞等病史,是一名典型的困难气道患者。
医护人员在纤支镜辅助下立即进行了气管插管,有效保证了患者通气,使其生命体征充分稳定。但是患者痰多粘稠、配合度差且随时可能再发癫痫,短时间内无法脱离呼吸机,需要有安全有效的气道保护,需进行气管切开。
当天,ICU主任涂学平便组织科内医务人员对该患者就术前评估、术中及术后可能发生的并发症进行讨论,并制定了相关应急预案。在管床医生郭磊的协助下,涂学平主任主刀,利落、精准地顺利完成了恩施市首例“重度肥胖困难气道患者的经皮扩张微创气管切开术”。术后患者生命体征稳定,气管切开处无渗血。患者目前已脱离呼吸机辅助呼吸,生命体征平稳,意识清楚,已在死亡线上成功脱离。
据介绍,经皮扩张微创气管切开术的患者选择尤为重要,应充分评估患者病理生理、解剖特征,严格掌握MIPDT适应症和禁忌症。涂主任还提到,操作经皮扩张微创气管切开术首先要“抓住关键、精准定位”,即找准解剖位置,以第1~2或第2~3气管软骨环间气管正中纵轴线作穿刺点;其次,扩张采取逐步化过程,准确把握每个操作环节是手术成功的重点所在。
经皮扩张微创气管切开术在重度肥胖困难气道患者身上的成功应用为患者带来福音的同时,也反映出我科在做好充足准备的基础上,具备了娴熟开展MIPDT的能力。目前我科已有一套较为完整的“气道解决方案”,不同的患者选择不同的方案,能完美地解决气道通气问题。
传统的经口、经鼻气管插管术:主要针对气道易于开放的患者;
可视喉镜下经口气管插管术:主要针对声门难以暴露的患者;
环甲膜穿刺术:上气道梗阻需要紧急开放气道的患者,如喉头水肿等;
环甲膜穿刺逆行引导气管插管术:主要针对口腔巨大肿瘤或者口腔颜面部巨大创伤的患者,一般经口插管无法顺利完成手术的患者;
纤支镜辅助下气管插管术:主要用于因误吸而至窒息的危重患者,既可以引导插管且可以进行有效地异物吸引;
经皮扩张微创气管切开术:可以用于危重患者的气道紧急开放,也适合短时间无法脱离呼吸机或者需要特殊气道保护的患者。
气道开放是危重患者救治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急救技术。在现代医学发展的潮流中,医疗操作技术呈现出微创化趋势。优于传统气管切开技术的经皮扩张微创气管切开术自年Ciaglia提出以来,已在精益求精的改良后投入日益普遍的应用。我科也将在后续的临床实践中,恰当地提高MIPDT应用水平,积极做好救治危重患者的能力储备。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