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说说关于气管插管的轴线注意点。
第一是轴线存在吗?当然是人为想象的。
第二是这些轴线很重要吗?
第三是这些轴线哪条很重要,哪条不太重要?
第四是这些轴线原本要说明什么问题,与实际相符合吗?我们在工作实践中,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客观描述方法有利于大家实用主义地拿来即可用呢。
这些轴线最早并非麻科医师的主意,而是ENT医师们创造出来的,他们在用直达喉镜检查的时候,希望病人的脖子后仰、脑袋下垂到床边缘下面,整个颈椎后弯几乎90度,如此使得直线状的喉镜插进入能接近声门。
这在早年的声带手术,以及气管异物的硬镜子检查中是常规的技术。且不说是否容易操作,就是病人的脖子长时间如此状态就是很危险的事情。现在很少用这些直行的喉镜了,弯曲的甚至软体的镜子就于此完全不同,因此说轴线的价值已经发生很大的改变。
在弯曲喉镜的检查中,我们要做的动作有二,一是将镜子的尖端放置到最佳位置,就是舌根和会厌相交界的谷底。第二就是将喉镜的尖端向前抬高,顶住舌根以及舌根下方的软组织,挤压它们向两个下颌骨中间的空隙移动,这些软组织移动的幅度越大,则舌根被压瘪的程度越大,会厌被向前上方带动的幅度越大,会厌越贴近舌根,此时舌根和会厌呈水平状态,舌根被挤压抬高扩大口腔内空间,于是我们通过口腔外面的视线,可以在舌根和咽腔之间的空隙中,形成一个看到声门的直线。
其实说了半天,就是喉镜形成的一个弯曲的弧线,和我们的直线的视线相交之处的空间大小,如果二者之间空间大,则声门视野就好,反之就差。当然这些的前提是正常的人,而不是口腔颈部有肿瘤之类。
1、影响弧线向下方变形移动的最重要因素,就是口腔底部的组织的可变形程度。有很多因素可以造成这个移动程度的变化,比如软组织的厚度(胖瘦)、硬度(放疗后皮革)、舌根部水肿、肿瘤、下颌骨支间的空隙大小(小下巴)等等,只要影响到这些组织的变形度,就会导致喉镜尖端不能压迫舌根等组织向下移位变形,于是感觉镜子就是不能将舌根抬起来,但是看上去病人可能很正常。
2、第二就是我们的视线,这是一条不会拐弯的直线,因此必须保持不被挡住直达声门才行。影响它的因素除了上述的曲线如何变得更向前。第二就是口内的空间大小,比如大嘴的人,口腔空间大,于是这条直线就不跟弧线向交,视野就大。
你有对此有什么看法呢,欢迎评论区留言~
编辑:陈松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