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道异物梗阻是造成老人、儿童窒息死亡的主要原因。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因吞咽异物或气管异物阻塞等引起意外窒息而死亡的儿童近名。然而,面对气道异物梗阻的病人,大众仍然存在误区。因此,及时、正确地处理气道异物梗阻至关重要。
什么是气道异物阻梗?
气道异物梗阻是一种急症,是由于异物阻塞呼吸通道,出现呼吸困难,面部青紫,如不及时治疗,数分钟内即可导致窒息甚至死亡(这也就是为什么要自己学会这项技能的原因,因为叫救护车根本来不及),而气道异物梗阻可以发生在任何人的身上,发生梗阻的诱因主要有:生活中的不良习惯如边进食边说笑嬉戏、用嘴接抛出的食物、试图吞咽大块难以咀嚼的食物、醉酒后(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醉酒后死亡的原因)。婴儿和儿童窒息多发生在进食中,或由于非食物原因,如硬币、果核、果冻或玩具等。
气道异物梗阻识别
气道异物梗阻的早期发现是抢救成功的关键,患者表现为突然的剧烈呛咳、反射性呕吐、声音嘶哑、呼吸困难、发绀,常常不由自主地以两手手紧贴颈前喉部,呈现特殊的“V”型手势。
气道异物梗阻的表现
病人如只出现不完全梗阻症状,主要鼓励病人咳嗽,暂时不需要其他急救措施。若发现病人出现完全梗阻症状,施救者应立即海姆立克急救法。气道异物梗阻急救鼻祖
海姆立克是一位美国的外科大夫。20世纪60年代末,在美国的意外死亡中,气道异物窒息排在第6位,这让他感到很震惊。当时美国的医生在急救时多采取拍打背部的方法,认为这样能够把异物拍出来,或者用手指直接伸到患者咽喉里去抠,结果越弄越深,效果并不好。鉴于此,经过长期摸索,海姆立克发明了“腹部冲击法”。年10月,美国医学会以他的名字命名了这个急救方法,并在报刊电视等媒体广为宣传推荐,到年,短短4年时间里,美国就有多人因这种方法被抢救成功。到目前为止,此方法至少救活了10多万人的性命。《世界名人录》称海姆立克教授为“世界上拯救生命最多的人”。
海姆立克急救法原理
气道异物阻梗急救法
——海姆立克急救法
施救者位于伤者身后,一腿置于伤者两腿之间,弓步,身体贴近伤者后背。施救者一手握拳,拳眼对准伤者上腹部(肚脐以上两横指)另一手抓住拳头,用力快速往后上方冲击,直到异物排出或伤者失去反应。此法适用于清醒的、一岁以上儿童及成人。
对于气道梗阻、失去反应的儿童及成人,将伤者置于平卧位,实施心肺复苏,从胸外按压开始,每按压30次,检查口腔是否有异物排出,有,则小心清除;无,则人工呼吸2次。如此反复,直到急救人员到达。
1岁以下儿童气道异物阻梗处理主要采取两种方法:
1、背部叩击法。
具体方法:将婴儿的身体置于一侧的前臂上,同时手掌将后头颈部固定,头部低于躯干,用另一只手固定婴儿下颌角,并使婴儿头部轻度后仰,打开气道。
用另一只手的大拇指固定支撑婴儿的头,用另外1或2个手指放在下颌的另一边,用另一手的掌根部在两侧肩胛骨之间给予连续5次拍打。
2、胸部冲击法
适用于意识清醒,伴严重气道梗阻症状,5次背部叩击法不能解除气道梗阻的婴儿。
具体方法:两手及前臂将婴儿固定,翻转为仰卧的体位,头部向下;在两乳头连线中点,用两手指给予胸部冲击按压,重复5次。
主
孕妇及肥胖者气道异物阻梗急救
适用于孕妇或腹部肥胖者:救护者站在患者身后,双臂从患者腋下环绕其胸部;一手握空心拳,拇指侧置于患者胸骨中部,注意避开肋骨缘及剑突;另一只手紧握此拳向内、向上有节奏冲击5次。若无效,继续冲击5次,直至异物排出。
成人气道异物阻梗自救法
如果发生气道异物阻塞时,周围没有人帮助,一定要在最短的时间之内,趁着自己意识还清楚的时候赶快自救!可以利用桌子、椅子、床头,或是比较宽的窗台,顶在脐上两指位置,仰头,把气道拉直,伸直脖子,用力冲击,把异物冲出来。
气道异物梗阻预防
1.饮食注意:进食避免谈笑、哭闹或打骂小儿。要改掉边走边玩边进食的不良习惯,以免一旦跌交后啼哭,将口中食物吸入下呼吸道。
2.教育儿童不要把小玩具放在口中:发现儿童口中含有东西时要及时设法取出。但切不可强行夺取,以免哭闹后吸入。
3.工作习惯:成年人应改掉工作时把针、钉等物咬在嘴里的习惯,以防发生意外。对于昏迷或全麻后未清醒的病人,要细心护理:预先取下已摇动的假牙,呕吐时,头应转向一侧,以免呕吐物吸入下呼吸道。
4.对于老年人及某些疾病特别是脑血管病患者:饮水及进食时应特别注意,最好采取坐位或半卧位,切忌着急喂食,避免大口进食及饮水。
生命的拥抱——海姆立克急救
来源:医院急救中心
申明: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更
多
精
彩
请猛戳右边白癜风治疗湖北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