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岁小女孩小馨家住小金口,原本乖巧可爱,但近期反复“咳嗽”很长一段时间。医院检查胸部CT,显示“右上肺不张”(肺不张系指一个或多个肺段或肺叶的容量或含气量减少)及支原体感染,小馨在外院住院治疗1周,以为是常见的支原体感染引起,治疗多日也不见好转。后转诊医院普儿二区治疗,经儿科医生检查,发现小女孩的“肺不张”不像单纯的支原体感染。于是为小女孩施行了小儿支气管镜技术,通过灌洗,取出一白色树枝状物,原来是孩子的肺部突然长出了“人参”状物,严重堵塞气管支气管。这个“人参”状物就是咳嗽的元凶:塑形支气管炎。去除都市后,咳嗽症状立刻解除。
枝状物,也有称“人参”样物。
医院儿科自开展小儿支气管镜检查技术以来,短短2个月,已完成近10例小儿患者的检查及治疗,均收到良好效果。
由于小儿气道狭窄,且耐受性差,此项技术对医务人员操作水平要求较高。医院小儿支气管镜检查技术,代表了惠州这一领域的最高技术水平,使惠州地区小儿呼吸系统疾病的诊疗技术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供稿:儿科张欢、黄晓丽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