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增强老师们面对突发事件和意外伤害的应急意识、提高教职工的安全应急能力,保障孩子的健康成长,经过近两个月的计划准备,年11月2日,我们邀请到我园特聘健康副校长---新都区妇幼保健院婴幼儿急救科室王雪老师为我园全体教职工开展了一场急救知识培训,此次培训主要向全体教职工普及了CPR急救、气管异物意外事故应急处理、现场心肺复苏术、胸外按压、针对幼儿的海姆立克急救法等理论与实操知识。
*理论知识培训
在王老师生动的讲解演示和实际模拟操作下,两项重点培训正式展开:一是:体外救治CPR(包括心肺复苏术以及人工呼吸),二是:气道异物堵塞及救治。
*体外CPR培训
在整个过程中,王雪老师一边讲解,一边让老师们进行模拟操作,老师们从中不仅学习了急救知识,更进一步的掌握了急救技巧,提高了我园教师就突发事故的急救能力。
*教职工进行实际操作
老师们积极参与、认真记录、思考提问,只为掌握正确的抢救步骤及方法。
*幼儿海姆立克法培训
通过这此培训,理论学习的基础之上加上实战演练,老师们学到了很多急救知识,深深地体会到了急救的意义,不仅掌握了紧急救护的正确方法,也感受到了掌握正确急救措施的重要性,同时呼吁了每个人都加强对急救的重视。
*海姆立克法实操
相信大家以后在遇到紧急情况时不会束手无策,而是能迅速地采取急救措施,有效地将意外事故带来的伤害降到最低,更为以后处理突发事件增强自信。做到遇事不慌,处事有方。
急救方法我知道青苹果·伊顿KA气道异物梗阻的应急救护气道异物梗阻是较常见的危及生命的急症之一,是指呼吸道被异物阻塞而不能正常呼吸,导致窒息,如不及时救治,迅速威胁患者生命,甚至死亡。
一、气道异物梗阻易发人群
1.儿童。3岁以前的孩子,因磨牙还没有长好,咀嚼的功能也不太好。咳嗽、吞咽等自我保护反射还没有发育完全,在玩要、哭、嬉戏、吸食、暇奶时较易发生气道梗阻。
2.老年人。老年人咀嚼功能差,会厌菱缩,进食过快或吃大块硬质的食物,如鸡块、排骨等。
3.醉酒者。醉酒者因呕吐而误吸。
4.脑血管疾病患者、进食说话者、吞咽过快者等
二、常见易梗阻物品
1.食物:花生米、黄豆、葡萄干、瓜子、核桃等以及果冻、软木塞、葡萄、樱桃、荔枝、桂圆、大块的硬质食物(肉类带骨)等。
2.物品:钮扣、小玩具、笔帽、橡皮、拼图贴图、硬币、弹珠、图钉、别针、螺丝钉、竹签、金属环、鱼钩、发夹、拉链、长命锁、苍耳球、狗尾巴草、生物试验针等。
三、气道异物梗阻的表现
1.气道异物不完全性阻塞
患者可以有咳嗽、喘气或咳嗽微弱无力,呼吸困难,张口吸气时可以听到异物冲击性的高哭啼,面色青紫,皮肤、甲床和口腔黏膜发绀。急救人员不易干扰患者自行排除异物的努力,但是要守在患者身旁,并监护患者的情况,如果气道部分梗阻仍不能解除,应迅速启动EMSS。
2.气道异物完全性阻塞
较大的异物堵住喉部、气道处,患者面色灰暗、发绀、不能说话、不能咳嗽、不能呼吸、昏迷倒地、窒息,呼吸停止。如不能及时解除梗阻,患者将丧失意识,甚至很快发生死亡。
四、气道异物梗阻现场急救原则
重要的是询问意识清楚的患者:“你被卡(呛)了吗?”清醒的患者会点头示意同意实施救治。救护员现场即刻实施救治,同时尽快呼叫,寻求帮助,拨打急救电话。
心肺复苏术之儿童心脏按压1.黄金急救4分钟。如果心脏停止跳动1分钟内开始实施心肺复苏,成活率90%以上。每延长时间1分钟,存活率下降10%。4分钟只剩60%的机会,超过10分钟成活率几乎为0。所以,心肺复苏越早成功率越高,救命的黄金时间在4-6分钟内。
2.应急救护原则。观察要四看,检査要全面,防护要做好,救治才安全。(1)观察四看:一看现场环境是否安全,二看伤员病情,三看自己有没能力单独施救,如果不能,要立即拨打急救电话或大声呼唤旁人帮助施救,四看救护员证件,取得现场人员认可。(2)检查。不断安抚伤病员,全面检查伤情,保证不遗漏。(3)防护。在处理伤口、血迹或呕吐物时,注意保护自己。常用防护用品有眼镜、口罩、不透水手套等。3.心肺复苏的操作流程(1)评估环境,做好防护。表明身份并征得伤病员或围观群众的同意,方可施救。(2)判断意识。轻拍重唤“喂,你怎么啦?”(3)高声呼救,求得周围人的帮助,包括指定人员找打急救电话,请求AED和现场人员的援助等。(4)将伤病员反转成复苏体位,注意翻转时保护脊柱。(5)判断呼吸。用5-10秒钟扫视伤病员胸、腹部有无起伏。(6)实施胸外心脏按压。对无意识、无效呼吸者,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压。(7)打开气道。采用仰头举颏法,使伤病员鼻孔朝天。抢救过程中始终保持气道打开状态(8)人工呼吸。救护员捏住伤病员鼻翼、包严伤病员的嘴,进行2次口对口吹气。吹气量约-毫升,使伤病员胸廓上拍,维持一秒钟以上。避免过度通气。两次吹气间要有间隔,便于气体回流。4.心肺复苏要点(1)手法必须正确,第一下按压要试探伤病员可承受的力度。(2)正确取位后向脊柱方向垂直按压,不可左右摇摆。(3)随时观察伤病员的反应和面色变化,连续CPR直至医生到达。(4)如果现场有超过2个急救员,应每隔2分钟左右交换人员进行CPR,以防止疲劳,并提高按压质量。交换时要将中断按压减到最少,10秒钟内交換完成。5.心肺复苏注意事项(1)只有进行正确的按压才能使心脏泵血,这一点至关重要。(2)未经过心肺复苏培训者,仅做胸外心脏按压。(3)经过心肺复苏培训者,按30:2操作心肺复苏。(4)严禁给有呼吸、有心跳的伤病员进行胸外心脏按压。6.胸外心脏按压并发症。即便按压手法正确,胸外心脏按压难免造成肋骨骨折、胸骨骨折、胸肋骨分离、气胸、血胸、肺挫伤、肝脾裂伤、脂肪栓塞等并发症。7.胸外心脏按压禁忌症。有开放性气胸、胸廓畸形、肋骨骨折、心包积液等症的患者不能进行胸外心脏按压。8.终止心肺复苏的指征(1)人救活了。(2)医务人员到达现场。(3)救护员精疲力竭。海姆拉克急救法食物、异物卡喉常见于进食或口含异物时嬉笑、打闹或啼哭而发生,尤其多见于儿童。
主要表现为突然呛咳、不能发音、呼吸急促、皮肤发紫,严重者可迅速出现意识丧失,甚至呼吸心跳停止。
海姆立克急救法怎么做?
01成人海姆立克急救法(1~8岁儿童采用同样方法)
施救者站在患者后面,脚成弓步状,前脚置於患者双脚间。以大拇指侧与食指侧对准患者剑突与肚脐之间的腹部,具体在肚脐上两横指处。
用左手将病人背部轻轻推向前,使病人处于前倾位,头部略低,嘴要张开,有利于呼吸道异物被排出。
另一手置于拳头上并握紧,双手急速冲击性地、向内上方压迫其腹部,反复有节奏、有力地进行,以形成的气流把异物冲出。
02海姆拉克自救方式如果是自己,周围无其他人,孤立无援时可以自救:
一手握拳,另一手成掌捂按在拳头之上,双手急速冲击性地、向内上方压迫自己的腹部,反复有节奏、有力地进行。
或稍稍弯下腰去,靠在一固定物体上(如桌子边缘、椅背、扶手栏杆等),以物体边缘压迫上腹部,快速向上冲击。重复之,直至异物排出。
03婴儿采用拍背压胸法(1岁以内)
先将婴儿趴在大人前臂,依靠在操作者的大腿上,头部稍向下前倾,在其背部两肩胛骨间拍背5次,依患者年纪决定力量的大小。再将婴儿翻正,在婴儿胸骨下半段,用食指及中指压胸5次,重覆上述动作直到异物吐出。
切忌将婴儿双脚抓起倒吊从背部拍打,因人体解剖关系,不仅无法将气管异物排出,还会增加婴儿颈椎受伤的危险。
海姆立克急救法的原理青苹果·伊顿KA1.精品小班化,师幼比佳
2.纯正的蒙台梭利,中国蒙台梭利专家协会认证教师,师从中国蒙台梭利权威专家范佩芬老师
3.标准国际英文课程;为幼儿提供双语语言环境
4.伊顿KA顶尖专家团队研发教材
5.全园教师%学前教育专业,%持有幼儿教师资格证,并持续接受全面专业的线上线下培训
6.丰富多彩的幼儿兴趣体验活动及亲子特色活动
年春季招生开始啦~
招生对象2-6岁健康幼儿
招生班级蒙氏国际班双语班欢迎家长带小朋友来园参观体验
或添加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