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以一辈子用不上急救,但你不能不懂急救!”
日前,一名74岁的老人吃烧饼由于没有牙齿被噎,脸色发青,呼吸不畅。家中14岁的孙子用学校教的“海姆立克急救法”,在医务人员赶来前帮爷爷脱离危险。经过医务人员检查,老人生命体征平稳。
“海姆立克急救法”的起源
亨利·海姆立克教授是一位多年从事外科的医生。20世纪60年代末,他被大量的食物、异物窒息造成呼吸道梗阻致死的病例所震惊。当时因这种死亡,在美国意外死因排列表上名列第6。而人们在急救急诊中,医生常常采用拍打病人背部,认为有助于异物的排出,或者采用一种将手指伸进口腔咽喉去取的办法,其结果不仅无效反而使异物更深入呼吸道。年他作了关于这个腹部冲击法的首次报告。年10月,美国医学会以他的名字命名了这个急救方法,并经该学会推荐,在报刊电视等媒体广为宣传,仅四年时间至年,在美国就有多人用该法抢救窒息获得很大成功。至今,此方法至少救活了10万人的生命,其中包括美国前总统里根、纽约前任市长埃德、著名女演员伊丽莎白等等。《世界名人录》称海姆立克为“世界上拯救生命最多的人”。
现在海姆立克法已正式被列为CPR(心肺复苏术)的重要内容,是呼吸复苏中的大气道保持呼吸道通畅的重要方法。
成人海姆立克急救法
“海姆立克急救法”也就是腹部冲击法:先从背后环抱患者,握拳抵住其脐上两指的部位,再向上推压以增加气管压力,将咽喉中食物排出。利用冲击腹部——膈肌下软组织,被突然的冲击,产生向上的压力,压迫两肺下部,从而驱使肺部残留空气形成一股气流。这股带有冲击性、方向性的长驱直入于气管的气流,就能将堵住气管、喉部的食物硬块等异物驱除,使人获救。
婴儿海姆里克急救法
第一步:拍背法
将患者的身体扶于救护员的前臂上,头部朝下,救护员用手支撑伤病者头部及颈部;用另一手掌掌根在伤病者背部两肩胛骨之间拍击5次。
第二步:压胸法
如果堵塞物仍未排除,实施5次压胸法。使患儿平卧,面向上,躺在坚硬的地面或床板上,抢救者跪下或立于其足侧,或取坐位,并使患儿骑在抢救者的两大腿上,面朝前。抢救者以两手的中指或食指,放在患儿胸廓下和脐上的腹部,快速向上重击压迫,但要刚中带柔。重复之,直至异物排出。
这个技术就是多练习,很多在家里的爸爸妈妈,一定要学会,关键时刻可以救命的,因为并不是所有意外事故的发生,都像那个1岁半孩子那么幸运。孩子窒息时间长,脑部缺氧,到医院抢救就来不及了。
孕妇或肥胖者的海姆里克急救法
若患者为孕妇或非常肥胖导致施救者无法环抱其腹部做挤压,则在胸骨下半段中央垂直做胸部按压,直到气道梗阻症状解除。
自己是受害者,孤立无援
同成人的步骤,一手握拳抵住自己脐上两指的部位,另一只手掌猛击;
或用圆角或椅背快速挤压腹部,使阻塞物排出。
异物卡喉避免自救误区
使用吸尘器将咽喉异物吸出来的做法,如果不是迫于无奈,尽量不要使用。市民的喉咙如不慎卡入鱼刺、骨头、枣核等异物,如果卡的位置不深,可试着咳嗽几下,将它们从咽部咳出;但如果异物已经扎入黏膜,可让家人利用手电筒照着异物所处位置,用长镊子将异物轻轻夹出;对于看不到异物却有明显异物感的情形,医院耳鼻喉科就诊。
当然,重要的还在于预防进食时避免食物和异物卡住气管,应注意以下几点:
1.将食物切成细块;
2.充分咀嚼;
3.口中含有食物时,应避免大笑、讲话、行走或跑步;
4.不允许儿童将小的玩具放在口中。
5.有假牙者;
5.饮酒后进食者。
想要了解更多急救小知识,扫描下面的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