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4日下午7时许,警笛长鸣,一辆载着生命垂危患儿的医院的救护医院急诊科,早已做好急救准备的医护人员迅速将患儿推进了抢救室。
六个小时前,一位1岁半的小男孩因为气道异物,医院要求紧急转至我院救治。患儿抵达我院时,呼吸微弱,精神烦躁,全身发绀,血氧饱和度一直在60%-80%之间,呼吸心跳还一度停止,命悬一线。
急诊科医生徐海涛与儿科的医护人员一起紧急采取床旁心肺复苏,将患儿从死神手上抢救了回来。随后,麻醉科、耳鼻喉科医生决定对患儿实施气道插管。在插管的过程中,麻醉科医生陈龙平在患儿会厌与声门处发现了异物。通过喉镜观察,异物为一个类似塑料勺子状的物体,边口尖锐,已经给患儿气道造成损伤出血。
“赶紧开放气道,保持高浓度供氧!”在开放气道过程中,患儿肌肉张力大,牙关紧闭。在多名医护人员的协助下,陈龙平医生用缝合包里的止血钳将异物拨向一边,同时注射少量的镇静药物,以保持患儿自主呼吸与减少肌肉张力。渐渐地,气道打开了,患儿的发绀状态得以缓解。
下午7时20分许,患儿气道异物被成功取出,是一个被咬断了勺柄的取奶勺子。
输12
随后,在做了吸痰吸血等处置后,患儿插上呼吸管道后被送进儿科重症监护室继续接受治疗。截止5月25日上午11时,患儿生命体征平稳,血氧饱和度已达到95%以上。
在此次抢救案例中,医院MDT团队的救治水平再一次得到印证。医院医护人员的快速反应、积极配合、经验丰富、技术娴熟的救治能力得到医院医生的交口称赞!
又一次赢得了跟时间跟死神的赛跑,为我们优秀的可爱的兄弟姐妹们点赞!
(韦林川)
据了解,医院在日常接诊过程中,经常遇到孩子或老人异物卡入气道的情况,形形色色的异物都有。“大多数是年龄较小的孩子,取出的卡喉异物中,包括花生米、夏威夷果、开心果等。”
气道异物梗阻的易发因素:
?成年人进食急促,尤其在摄入大块、咀嚼不全的食物时,若大笑或说话,容易使食物滑入呼吸道。
?个别老年人因咳嗽,吞咽功能差可引发气道异物梗阻,或不慎将假牙或牙托误送入呼吸道。
?婴儿和儿童有口含异物的习惯,一旦嘻笑或啼哭时,可因误吸气而将口腔中的物品吸入呼吸道。
当异物卡住气道会有怎样的表现呢?
患者表现为突然的剧烈呛咳、反射性、声音嘶哑、呼吸困难、发绀,常常不由自主地双手贴于颈前喉部。
现场急救原则
救护员发现气道异物梗阻的患者时询问意识清楚的患者:“你是被卡(呛)了吗”如患者点头告知,同意救治,现场即刻实施救治,同事尽快呼叫,寻求帮助,拨打急救电话。
胸部按压法:适用于无意识或在腹部冲击时发生意识丧失的气道梗阻患者。操作方法与成人心肺复苏相同。
儿童急救方法与成人相同。
一岁以内的婴幼儿发生气道异物梗阻时应采用背部叩击法与胸部冲击法相结合。
气道异物梗阻的黄金抢救时间是4-6分钟,往往很医院,学习相关的急救方法非常有必要,同时也要注重预防,要特别提醒孩子,吃饭时尽量不说话,更不要逗孩子哭或笑,以免食物被误吸;也不要让孩子单独玩耍小于拳头大小的玩具、零件,以及硬币等,更不要往嘴里、耳朵、鼻孔里放。
(参考资料:人民卫生出版社“生命健康安全教育”救护系列教材《救护员》一书)
←
服务号:myszxyy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