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幽门梗阻病因
肠梗阻病因
脑梗阻症状
肾梗阻症状
食道梗阻症状
食管梗阻症状

女医生不务正业,在重症ICU里弹琵琶

5月25日下午,一阵阵琵琶声从浙江大医院的ICU(重症加强护理病房)传了出来,时而高亢、时而低吟…ICU变成了演奏厅?医生改行当起了乐手?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华宁(化名),今年44岁,患肥厚性非梗阻性心肌病长达22年。年轻的时候,华宁是个不愿向命运低头的女子。24年前,当时正值花季的华宁被诊断出“肥厚性心肌病”。诊断后,华宁并没有陷入悲观,她安慰自己,自己的心脏只不过比别人“胖”了一些。后来,华宁和心爱的人结婚了。婚后,她在医生和家人的反对下连生两胎。在一胎准备生产时,她自己在签字栏上写下“如果实在没有办法让母子平安,请保小孩。”幸运的是,两胎全都是选择顺产。华宁说:“你的信心越大,生命就会越绚烂。”在8个月前,医院做检查。医生告诉她,心脏已经到了终末期了,唯一的办法就是等待心脏移植。“医生,我想听琵琶曲”昏迷13天后,她提出这样的要求8个月来,华宁生活几乎不能自理,稍一活动就胸闷气急,大多数的时间绝望地躺在家里的床上,几乎没有出过门。5月8日晚,华宁病情恶化,不省人事地被家人送进浙医二院综合ICU。送来时,她的心率一直往下降,伴有休克症状,危在旦夕。华宁昏迷了13天,当她再次醒来,医院陌生的环境,身体上插满管子。她开始害怕了,整宿整宿的做恶梦,像是有人抓着她不断向黑暗里沉。有一天,医院科室里说有几位年轻医生想组个业余乐队,华宁心里就在想,能不能听一首琵琶曲。5月25日上午,黄曼主任查房时,华宁对她说,“能让我听首琵琶曲么?”黄曼即刻说,当然可以。随后,黄曼就对当晚还要上夜班的张心怡说:“4点钟,带着琵琶来ICU。”“记得选一首欢快的、明朗的、有希望的曲目。”ICU单人间里响起琵琶古曲《六幺》等待捐献心脏的到来弹琵琶的医生张心怡,27岁,湖北人。她8岁开始学习琵琶,十几年前就考出了琵琶10级。年进入浙二滨江院区综合ICU工作。虽然工作很忙,她始终保持着每天至少练琵琶一个半小时以上的习惯。同科室还有一位男医生陈一冰,和她同年来到浙二,会吹陶笛。他俩组了一个两人乐队“心冰乐”,常医院排练。5月25日下午4时许,华宁斜坐在ICU单人病房的病榻上,将头发捋顺,戴上眼镜,极有仪式感地等待着。没过多久,抱着琵琶的张心怡进来,朝她笑了笑坐下。于是,在这个面积12平方米的ICU病房内,传来了那首古韵森森的琵琶古曲《六幺》。这是张心怡第一次在这样的场合演奏,也是华宁生命中第一次现场听琵琶演奏。病床旁,放置着维持华宁生命的心肺一体机ECMO。“我何德何能,能够在此听到如此美妙的音乐。”听罢,华宁激动地伸出大拇指。“您的手术一定能成功,加油!”说完这句话,张心怡才抱着琵琶走出去,她要去呼吸科进行轮转值班。这首歌颂大唐盛世的古曲,让刚从死神边缘走出的华宁,内心涌动出对未来强烈的渴望。目前,华宁已拔掉了气管插管,她的脏器各功能也逐渐好转,刚来时双臂完全没有力气的她,开始逐渐恢复臂腕力量。感受到希望和满足,这几天,华宁失眠的情况渐渐好了起来,心态也变得乐观开朗,现在的她正乐观等待着捐献心脏的到来。来源:新华网、都市快报、杭州日报养生道新晚报综合整理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责任编辑:姜学峰治人病,更疗人心!为白衣天使们点个

转载请注明:http://www.sjingsr.com/ngzzz/1098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