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的一则热搜新闻,刺痛了无数家长的心。
甘肃兰州一托幼机构里,一名孩子吃饭时突然被呛到,但因为没有及时发现抢救,最终孩子死亡。
看完整个视频,真的又急又心疼。
视频里,孩子吃饭时突然呛到向后仰,但老师并没有察觉到孩子异常,而是继续用手机录着孩子们的就餐视频。
期间有老师路过孩子身边,也没有发现呛到的孩子。
直到40秒后,老师才发现孩子不对劲。
老师赶紧抱起孩子,可此时的孩子已经呛到全身无力,更让人着急的是:蜂拥而至围成一群的老师和工作人员,没有一人会进行正确的急救,只能抱着孩子送医。
时间就这么一分一秒的流逝.......
但凡懂点急救知识的家长都知道,异物呛食无法呼吸,关键的抢救时间只有5分钟,超过这个时间,对孩子的伤害是不可逆的。
事情发生在4月12日,孩子最终在4月16日宣告救治无效死亡。
网友表示:作为幼儿园的老师,海姆利克急救法这样的基础急救知识还是应该掌握的。万一发生这样的事,也能让孩子及时得到救助。那么日常生活中我们该如何应对这样的垡情况?
①如果孩子被噎住,能咳嗽,能呼吸,能哭闹,能说话,这就说明没有堵住气管(至少气管没有被完全堵住),不要使用海姆立克急救法。
正确做法是:鼓励孩子自行咳嗽排出,如果无法排出,医院,在这期间要尽量安抚孩子。
②气道梗阻无法呼吸,不能说话,脸色唇色都憋青,要立即进行施救,海姆立克急救法。
③不要对自己的急救知识过于自信,家长施救时也要拨打急救电话,如果只有妈妈或一个看护者在旁,打开手机免提,一边急救一边呼救。
会急救非常重要,做好异物呛食的预防更重要。
除了学习必要的急救方法外,为了避免孩子进食时被噎,家长们也要提防高风险的食物,同时避免危险的喂养习惯。
1、容易呛噎孩子的高风险食物黑名单
①坚果。导致窒息的No.1,任何时候任何人,都不要给5岁以下的孩子喂食整颗坚果,要吃,磨成粉末或小碎块再吃。
②果冻。滑滑的果冻吞食时很容易吸入气管,加上果冻本身的张力和容易变形的特点,一旦堵住主气管,情况会十分危急。
③糖果。硬糖果难咬且光滑,容易噎住喉咙,软糖果有韧性难以咀嚼完全,也容易堵住呼吸道。
④圆形水果。葡萄、樱桃、龙眼等,孩子很容易整颗吞下,是高风险被噎食物,一定要安全处理后再给孩子吃。
圆形水果要经过安全处理再给孩子吃
⑤大块食物。太长的面条,大块的肉,如果孩子没有咀嚼充分,也很容易被噎到。
⑥黏性大的食物。汤圆、年糕等黏性较大的食物,容易粘在孩子的喉咙,吞不下也吐不出,不及时出来也会阻碍呼吸。
⑦未去骨的鱼和肉。这类食物不仅有被噎的风险,还有划伤孩子食道的风险。
2、高风险的喂养行为不要做
①孩子哭闹时不要强行喂饭。当宝宝哭闹时,父母强行喂饭容易导致孩子将食物吸入气管中,造成小孩呼吸困难或窒息,严重的将威胁孩子的生命。
②不要边走边吃东西。孩子的吞咽功能需要慢慢完善,一旦孩子吃东西时分心,很容易被呛到。
③不要在吃东西时逗孩子笑。任何时候都不要在孩子吃饭时逗孩子笑,别拿孩子的生命开玩笑。
在孩子的饮食中,一定要把好安全关,不要强行喂孩子吃东西,更不要胡乱喂孩子东西。
3、错误的施救方法不要用
①不要用手抠——除非东西卡得不深,孩子能通过发呕给吐出来,不然就是浪费抢救时间,而且还可能把位置较浅的异物推向深处。
②不要喂水——如果孩子是被容易发胀的食物噎住,一定不要喂水,食物吸水后会膨胀,更容易堵住喉咙,更是会让窒息情况加重。
③不要拍背——千万不要在孩子直立状态下拍背,不正确的拍背方式会震动异物,很可能会使异物把气管堵得更严实。
希望所有家长和孩子的看护者都能学会必要的急救知识,希望每个孩子都能健康成长。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