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血氧变化、球囊注水加压、置入支架、调整方向”,随着一声声指令坚定而准确地下达,在监护仪一串串闪烁的数字和滴答声中,我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第一例电子支气管镜下行气管重度狭窄瘢痕电切松解术+气管球囊扩张术+金属支架置入术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病情:呼吸困难,有窒息感
陈女士今年43岁,年初曾因重症医院行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后患者成功拔除气管插管,病情好转。然而,每当陈女士活动后她仍会出现呼吸困难等症状,甚至夜间不能平卧,呼吸困难逐日加重。尤其是有痰的时候,陈女士就会出现窒息感。
△陈女士气管内瘢痕增生导致气管重度狭窄
为进一步治疗,陈女士转到我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在紧急行支气管镜检查及胸部CT检查发现后,其气管内瘢痕增生导致气管重度狭窄,气管上段管腔狭窄至3-4mm,堵塞管腔约80%,她时而气若游丝、时而神情烦躁,最让人担心的是一旦痰堵或气道痉挛,陈女士随时有窒息的危险。
◆术前:多科协作,患友支持
呼吸与危重医学科张丽主任第一时间组织科室讨论,并联合疼痛科一起制定麻醉及介入治疗方案。
张丽主任将陈女士的病情和治疗方案与家属充分沟通后,决定尽快给陈女士全麻下行气道内瘢痕松解术+气管球囊扩张术+气管支架置入术,这一方案立刻得到陈女士和家属的理解和支持。
◆术中:在气管上放个支架
这天下午,张丽主任及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团队在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陈小波教授的指导下,在我院疼痛科张建辉主任及同事紧密配合下,紧张而有序地开展了我院首例气管内重度狭窄的介入治疗手术,经支气管镜分别于气管3、9、12点钟方向行电切松解粘连的粘膜,其后气管球囊反复扩张,后经支气管镜通过狭窄气道置入支架。
△张丽主任团队在给陈女士做治疗
◆术后:自由呼吸回来了
经过约40分钟有条不紊的操作,手术非常顺利,陈女士的气管管腔明显扩大通畅。术后当晚陈女士呼吸困难即得到明显缓解。
△术后陈女士气管管腔明显扩大通畅
术后第2天查房,陈女士表示呼吸困难症状基本消失。
久违的自由呼吸又回来了,陈女士和家属很是高兴,对我们医护人员的技术水平赞不绝口,并对团队成员的工作表示了真挚的感谢。
气管支架置入术
张丽主任介绍,气管、支气管狭窄是危及生命的急症,对此类疾病的处理彰显着科室的整体技术水平。常规内科治疗不能直接解决气道阻塞症状,而外科手术治疗相对创伤大,不能反复进行。内镜介入治疗不仅创伤小,还能够快速解决气道狭窄。
近年来,随着支气管镜介入技术的发展,经支气管镜气管支架植入术作为一种快速有效的方法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应用。
优势:创口小,可以帮助患者很好解决气管狭窄引起的呼吸急促、气管食管瘘继发吸入性肺炎等问题。
适用范围:①气管管壁出现软化;②狭窄瘢痕型气管经过球囊扩张气道后治疗效果差;③肉芽肿型或溃疡坏死型支气管结核,经各种介入治疗后气管狭窄仍然无改善,并且出现远端肺不张;④患者有气管、支气管狭窄的临床表现。
医院呼吸内科
近年来,我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大力发展内镜介入诊疗技术,始终秉承“以创新求发展、以病人需要为科室发展导向”的理念,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综合治疗方案。本例气管严重狭窄急危重症的成功救治,充分展示了我院呼吸与危重症科在支气管介入治疗方面的整体实力。
呼吸内镜室配备有先进超声支气管镜(EBUS)、高频电刀、氩气刀、冷冻仪等先进的诊疗设备。科室大力开展的呼吸内镜介入技术以其高效、微创的优点,极大地推动了呼吸病学的进步,在东莞地区起到了引领和带头作用。
此外,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还与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医院、中山大学等省内龙头专科共同合作,全方位地提高了我院呼吸与危重症专业诊疗水准,更好地造福东莞老百姓。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