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幽门梗阻病因
肠梗阻病因
脑梗阻症状
肾梗阻症状
食道梗阻症状
食管梗阻症状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病人麻醉时应该注意的问

随着我国社会的老龄化及生活环境的变化,就医的人群中老年人逐渐增多。这其中,不仅心血管疾病的病人呈增长趋势,肺部疾病的病人也在逐年增长。尤其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es.COPD).简称慢阻肺。据世界卫生组织的一项研究预测:到年,慢阻肺将成为世界经济负担第五位的疾病。而其病死率目前排在世界主要死亡原因中的第四位。在21世纪初,一项在广东、北京、上海、重庆、辽宁、天津、陕西等省市的调查结果显示.40岁以上人群中COPD的发生率为8.2%.其中男性高于女性,城市高于农村,而吸烟者的发病率更是不吸烟者的2倍。

说了半天,那么究竟什么是慢阻肺呢。其实,它就是一种以气道气流受限为特征的疾病,并且其气流受限是完全不可逆呈进行性发展的,而且与肺部对有害颗粒物或有害气体异常炎症反应有关。简单点说,就是我们体内的呼吸道及肺泡由于各种原因(如感染、空气污染、吸烟等)长期处在一个炎症反应的状态中,而这种炎症反应状态就会使呼吸道的黏液渗出物增多、管壁增厚、管腔狭窄;肺内组织间的弹性成分大量被破坏,肺的回缩力减小,使得肺很容易被充起而不易回缩(见图5.8)。

这就表现为慢性的咳嗽、咳痰,以及逐渐出现及加重的气短或呼吸困难,久而久之,还可以发展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甚至是呼吸衰竭。慢阻肺属下一种慢性疾病,从发病到有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症状短则3-4年,长则数十年。而一些已知病因或具有气流受限为表现的疾病,如支气管扩张症、肺结核纤维化病变、肺囊性纤维化、弥漫性细支气管炎以及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等,均不属于COPD的范畴。遗憾的是,目前慢阻肺的诊出率非常低,大多数病人到了后医院就诊。而且由于目前医生认知的差异,小少病人被诊断为肺气肿、哮喘或慢性支气管炎。也就是说,有不少病人由于非肺部疾患就医需要实施手术的时候,才被检出或仍然不知道患有慢阻肺。

那么如果患有慢阻肺的病人要做手术,这个疾病对麻醉有什么影响呢,在手术麻醉前后病人应该注意什么呢?下面就详细地给你说一下:

慢阻肺对麻醉的影响

慢阻肺对于麻醉最大的影响就是增加了呼吸道管理的困难.麻醉过程中所说的呼吸道管理不仅仅是要保证把新鲜氧气输送到气道里,还要保证这些氧气能够顺利地到达肺泡进入肺静脉,而后经心脏泵给全身供机体代谢需要。也要保证机体内产生的废气(二氧化碳)能顺利地进入肺泡由毛细支气管、支气管、气管排出体外。而慢阻肺的病人恰恰是气体进出的通路即由气管开口处到达肺泡之间的气道出现了问题,氧气不容易进入肺泡,二氧化碳也不容易从肺泡排出。然而,迄今为止,医学上还没有办法将这部分气道的梗阻问题彻底解决。只能是排排痰,不要让狭小的气道更加梗阻;消消炎,减轻炎性刺激的水肿;用一用扩张气道的药物,在有限的条件下将气道扩张到最大。所以遇到这样的病人,麻醉医生会想尽办法避免任何加重气道狭窄的因素,尽力帮助氧气能够顺利地输送到肺泡。如尽量选择不触及呼吸道的麻醉方法(神经阻滞或椎管内麻醉),避免使用能增加气道分秘物的麻醉药物如氯胺酮,提前使用预防气道痉挛的药物等。

慢阻肺病人麻醉前应该注意什么?

首先,病人要详细地告诉麻醉医生自己的呼吸系统疾病史。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①有没有咳嗽。是长期咳嗽还是这几天才发生的?咳嗽是早晨起来明显还是全天都有,或是夜间明显?

②有没有咳痰。咳痰的量有多少?颜色,黏稠程度怎么样。还有就是痰中是否带血,

③有没有觉得气短、气憋。什么时候发生气短、气憋?(走路时?休息时?)觉得吸气费劲还是呼气费劲,要么是都费劲。

④要如实地告诉医生自己是否吸烟,吸烟的量有多少?还有自己住院的次数、时间,是否做过手术,

此外,这类病人除了常规的术前检查外,还要做一些特殊的检查。如肺功能,判断目前肺部通气及换气的能力,判断能否耐受麻醉及预测术中和术后发生肺部并发症的危险性。心脏超声,判断是否有肺动脉高压。抽取动脉血,进行动脉血中血氧含量测定,间接判断肺功能。

当然,麻醉前最主要的准备或注意事项就是改善呼吸功能,提高心肺代偿能力,增加病人对手术和麻醉的耐受。如必要的抗炎、平喘及扩张支气管的治疗。对于长期吸烟者,术前应尽可能地戒烟,并且越早越好。术前戒烟6-12周较为理想。因为禁烟超过两周以上,才能减少气道分泌物和改善通气。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呼吸锻炼(见图59)在胸式呼吸已不能有效增加肺通气量时,应练习深而慢的腹式呼吸(见图5.10–图5.12)。通过呼吸锻炼、自主深呼吸、咳嗽等手段可以有助于分泌物的排出及增加肺容量,降低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

慢阻肺病人麻醉方法是如何选择的?

局麻和神经阻滞对呼吸功能影响很小,保留自主呼吸,能主动咳出气道分泌物,用于合并呼吸系统疾患的病人较为安全,但上述麻醉方法的使用有一定局限性,神经阻滞只适用于颈部及四肢手术。椎管内阻滞镇痛和肌松的效果好适用于下腹部、下肢手术,但这其中的蛛网膜下隙麻醉由于对血压心率干扰较大,麻醉平面较难控制,使病人咳嗽及清除分泌物的能力下降,导致呼吸功能不全甚至呼吸衰竭,因此目前已经较少选用,而对于已有呼吸功能下降的病人,如高龄、体弱、盆腹腔巨大肿瘤、上腹部、开胸手术及时间较长复杂的手术均宜选用全身麻醉。在全身麻醉中使用气管内插管将更加便手术中呼吸道的管理,可保证术中充分的氧供。但同时由于这类病人肺部的质量及功能较差、易发生肺部感染、痰液较多、气道高反应等因素,使得麻醉过程中尤其是麻醉苏醒期,呼吸道并发症的发生概率明显升高,如呼吸道梗阻、气道痉挛等,增加了全身麻醉的风险性,并且常常会发生因无法脱离呼吸机而需要长时间呼吸支持治疗的情形,延长,住院天数和增加了病人的治疗费用。

慢阻肺病人麻醉后应该注意什么?

在慢阻肺病人术后死亡的病例中有13%-25%是死于肺部并发症的。因此,妥善的术后处理,对预防并发症,减少围手术期死亡率有着重要的意义。

首先就是要保持呼吸道通畅:尽量不要使颈部屈曲,保证头部后仰,确保口咽部通气顺畅.必要时可以将病人的下颌提起。因此,全麻且有呼吸系统疾患的病人术后回到病房后初期几个小时内不宜垫枕头,直至病人呼吸自如时。对于气道高反应的病人,要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要鼓励病人主动咳嗽、深呼吸,并拍击胸壁,结合体位引流,协助病人排痰。同时,使用祛痰药可使痰液变稀,黏稠度降低,易于咳出,改善痰液转运功能。或者尽早开始雾化吸入,将雾状微小颗粒的水溶性药物吸入呼吸道,可湿化呼吸道,使分泌物容易排出解除水肿和支气管痉挛。

其次就是适当的氧疗。吸氧可提升血液中的氧含量,纠正或缓解缺氧状态,防止重要器官的缺氧性损伤及代谢障碍。氧治疗对换气障碍所致的缺氧有良好效果。

再次就是创口疼痛处理。疼痛及疼痛治疗与术后呼吸系统并发症的关系日益受到重视,疼痛抑制了病人术后深呼吸的恢复及咳嗽排痰能力,易引起肺不张、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妨碍病人进行早期活动不利于病人的术后康复;进行有效镇痛并防止其副作用是减少术后呼吸系统并发症的关键。但是对呼吸功能不全者,术后全身应用麻醉性镇痛药应谨慎(这类药物可以抑制呼吸)麻醉医生会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术后镇痛方法和药物。

慢阻肺是可以预防的,主要就是避免发病的高危因素、急性加重的诱发因素以及增强机体免疫力。戒烟是预防慢阻肺的重要措施,也是最简单易行的措施,在疾病的任何阶段戒烟都有益于防止它的发生和发展。其次就是控制职业和环境污染,减少有害气体或有害颗粒的吸入,可减轻气道和肺的异常炎症反应。比如空气污染比较重的地方出门要戴好口罩,家里用天然气等燃气做饭的要保证通风另外,在婴幼儿和儿童期积极防治呼吸系统感染,可能有助于减少以后慢阻肺的发生。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可帮助改善机体一般状况。就如冠心病一样,慢阻肺的早期发现和早期干预重于治疗。作为麻醉医生,在病人已经患有慢阻肺的时候,会积极地指导并预防肺功能的进一步恶化。当然,麻醉医生更希望的是每个病人都拥有一个健康而有活力的肺。

来源:《带你走进麻醉世界》

赞赏

长按







































北京哪家白癜风医院便宜点
白癜风能治好么


转载请注明:http://www.sjingsr.com/ngzzz/842.html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