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气管插管的固定
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合适固定方法。清醒能够配合的患者及昏迷患者可以选择不适用牙垫及口咽通气道。躁动及谵妄患者要将气管插管与口咽通气道或牙垫一起固定,可用胶布、寸带双固定,防止移位或脱出。寸带固定不宜过紧,以防管腔变形,定时测量气管插管与在门齿前的刻度,并记录。同时用约束带束缚双手,防止病人初醒或并发精神症状时自行拔管而损伤咽喉部。每日更换牙垫及胶布,并行口腔护理bid。使用清洁纱布或泡沫辅料,保护患者口角及颈后皮肤。
(1)双套结固定气管插管,注意不要固定气囊和声门下吸引管
(2)以°打结固定气管插管2次,第2次打死结
(3)放入口咽通气道
(4)固定口咽通气道
2.保持气管导管通畅
及时吸出口腔、气管内及声门下分泌物,吸痰时注意无菌操作,口腔、气管吸痰管要严格分开。吸痰管与吸氧管不宜超过气管导管内径的1/2,以免堵塞气道。每次吸痰做到一次一管一手套,吸痰管在气道内停留少于15秒。
3.保持气道内湿润
根据患者的痰液粘稠程度,调节呼吸机湿化等级。痰液粘稠时,每4小时雾化吸入一次。
4.随时了解气管导管的位置
可通过听诊双肺呼吸音或X线了解导管位置和深度,若发现一侧呼吸音消失,可能是气管插入一侧肺,需及时调整。
5.定时监测气囊压:带气囊的气管套管气囊压力应维持在25~30cmH2O,宜每4~6h监测气囊压力。可每4~6h放气1次,每次放气30min左右。对带有声门下吸引装置的套管,每次放气前应进行声门下分泌物吸引。
6.定时声门下吸引:Q1~2h
7.呼吸机管路位置:要低于气管插管开口位置,防治冷凝水倒流。及时倾倒积水瓶。
8.卧位:床头抬高30~45°
图文:张庆倩
编辑:张少雷
审校:毛峥嵘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