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幽门梗阻病因
肠梗阻病因
脑梗阻症状
肾梗阻症状
食道梗阻症状
食管梗阻症状

气管插管患者口腔护理操作流程

口护包、吸痰管、胶原泡沫敷料、寸带约cm、手套1双、剪刀、手电筒、负压吸引装置、气囊压力表、压舌板、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口腔护理溶液及口腔溃疡用药、消毒液

1.1评估患者意识状态,是否能够配合,是否需要镇静,是否需要约束;如患者躁动不能配合,通知医生合理镇静、约束,或请求同事协助操作。

1.2充分吸痰,先气道,再口、鼻腔,再声门下吸引。

1.3妥善摆放呼吸机管路,防止牵拉气管插管。

1.1衣帽整齐、洗手、带口罩、手套

1.2打开口护包,用口护溶液湿润棉球,以不滴水为宜。清点棉球数,备颗

1.3核对患者气管插管型号、距门齿刻度

1.4去除旧敷料及固定存带

1.4.1可配合患者去除患者口角两侧的泡沫敷料,观察患者口唇有无破溃出血。夹取一颗棉球,湿润患者口唇。将患者气管插管的气囊及声门下吸引管放置到患者的远侧面颊。用剪刀从患者近侧面颊处剪断寸带,将其从气管插管上分离,弃去。取出口咽通气道,流动水冲洗,清除分泌物后擦拭待干。

1.4.2躁动患者由同事站在患者左侧床头,左手固定患者下颌,右手固定患者前额,防止患者躁动导致脱管。剪断旧固定寸带后,先在患者原放置口咽通气道对侧位置放置一个新的口咽通气道,再将旧口咽通气道取出,防止患者咬管,造成窒息、气管插管损坏或移位。

1.5操作者左手拇指、食指、中指固定气管插管,用小鱼际和患者面颊为支撑点。右手持止血钳夹取棉球,并锁死止血钳轴节,防止棉球脱落。按照顺序依次擦拭:右上外侧面-右上内侧面-右上咬合面-右下外侧面-右下内侧面-右下咬合面-右侧颊部;同法擦拭左侧;舌面-舌下-上颚。每次夹取一颗棉球,擦拭一个部位。

1.6再次擦拭口唇,左手保持固定气管插管,右手持手电,观察患者口腔黏膜有无破溃、出血,根据患者情况,合理使用口腔溃疡药物或消毒液。如发现患者门齿有松动,应使用手术缝线固定,并将末端留在患者口唇外,据实记录在特别护理单,每班交接。

1.7核对患者气管插管型号、深度,确认无误。将寸带对折后调整为一长一短,将对折处套于气管插管上,分离气囊充气管和声门下吸引管,固定打结;结点位于气管插管12点钟位置,再将寸带向下绕行打结,结点位于气管插管6点钟位置,再次向上绕行打死结,结点位于气管插管12点钟位置。

1.8将口咽通气道正确放入患者口腔内,放置在前次的对侧位置。将寸带长端打活结,,套于口咽通气道上,结点位于口咽通气道12点钟位置,将气囊充气管和声门下吸引管放置在另一侧。

1.9将寸带的长端从患者口咽通气道一侧面颊,经颈部后侧绕行,与短端打结;调整松紧,以“一指”为宜,打活结固定。在两侧口角垫入泡沫敷料后再次调整,松紧适宜后,将活结变为死结并再次打结固定。根据患者情况选择胶原泡沫敷料保护颈部皮肤。结点应位于患者口咽通气道的对侧或操作者近侧,便于调整松紧。避免气囊充气管和声门下吸引管压在寸带之下。

1.10再次核对气管插管型号、距门齿刻度,确认无误。测量气囊压,维持在25-30mmHg。调整呼吸机管路,倾倒冷凝水,及时添加灭菌注射用水。

1.11整理用物,再次评估患者:生命体征、痰液情况、体位、呼吸机设置参数。

1.12洗手。将患者气管插管深度、口腔黏膜情况据实描述在护理记录单中。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sjingsr.com/sggzzz/414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