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幽门梗阻病因
肠梗阻病因
脑梗阻症状
肾梗阻症状
食道梗阻症状
食管梗阻症状

园林科普第期千日红

千日红

千日红(学名:GomphrenaglobosaL.)别名百日红、火球花,苋科、千日红属一年生直立草本植物,高20-60厘米;花果期6-9月。花色艳丽有光泽,花干后而不凋,经久不变,故得名千日红。

形态特征

一年生直立草本,高20-60厘米,茎粗壮,有分枝,枝略成四棱形,有灰色糙毛,幼时更密,节部稍膨大。叶片纸质,长椭圆形或矩圆状倒卵形,长3.5-13厘米,宽1.5-5厘米,顶端急尖或圆钝,凸尖,基部渐狭,边缘波状,两面有小斑点、白色长柔毛及缘毛,叶柄长1-1.5厘米,有灰色长柔毛。

花多数,密生,成顶生球形或矩圆形头状花序,单一或2-3个,直径2-2.5厘米,常紫红色,有时淡紫色或白色;总苞为2绿色对生叶状苞片而成,卵形或心形,长1-1.5厘米,两面有灰色长柔毛;苞片卵形,长3-5毫米,白色,顶端紫红色;小苞片三角状披针形,长1-1.2厘米,紫红色,内面凹陷,项端渐尖,背棱有细锯齿缘;花被片披针形,长5-6毫米,不展开,顶端渐尖,外面密生白色绵毛,花期后不变硬;雄蕊花丝连合成管状,顶端5浅裂,花药生在裂片的内面,微伸出;花柱条形,比雄蕊管短,柱头2,叉状分枝。胞果近球形,直径2-2.5毫米。

种子肾形,棕色,光亮。

生长习性

千日红对环境要求不严,性喜阳光,生性强健,早生,耐干热、耐旱、不耐寒、怕积水,喜疏松肥沃土壤,生长适温为20℃-25℃,在35℃-40℃范围内生长也良好,冬季温度低于10℃以下植株生长不良或受冻害。性强健,耐修剪,花后修剪可再萌发新枝,继续开花。花期7-10月。

产地分布

千日红原产热带美洲,为苋科千日红属植物。是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常见花卉,中国长江以南普遍种植。

繁殖技术

播种繁殖

9-10月采种,4-5月播种,6月定植。千日红幼苗生长缓慢,春季4-5月播于露地苗床。播种适温在20℃-25℃。因种子满布毛茸,因此出苗迟缓,为促使其快出苗,播种前要进行催芽处理。

播前可先用温水浸种一天或冷水浸种两天,然后挤出水分,稍干,拌以草木灰或细沙,用量为种子的2-3倍,使其松散便于播种。

扦插繁殖

在6-7月剪取健壮枝梢,长约3-6厘米,即3-4个节为适,将插入土层的节间叶片剪去,以减少叶面水分蒸发。插入沙床,温度控制在20℃-25℃,插后18-20天可移栽上盆。

栽培技术

施肥

除在定植时用腐熟鸡粪作为基肥外,生长旺盛阶段还应每隔半个月追施1次富含磷、钾、的稀薄液体肥料。

浇水

千日红喜微潮、偏干的土壤环境,较耐旱。因此当小苗重新长出新叶后,要适当控制浇水;当植株花芽分化后适当增加浇水量。

光照

千日红喜阳光充足的环境,栽培过程中,应保证植株每天不少于4个小时的直射阳光。栽培地点不可过于隐蔽,否则植株生长缓慢、花色暗淡。

花期管理

花朵开放后,保持盆土微潮状态即可,注意不要往花朵上喷水,要停止追施肥料,保持正常光照即可。花后应及时修剪。

常见病害

千日红苗期易发生立枯病。

防治方法:可于播种前5-6天,用倍液的立枯宁处理苗床;亦可用倍液的立枯宁对病株灌根。

主要价值千日红有很好的观赏作用,是城市绿化、公园还有家庭装饰的极好选择。一到千日红开花的时候,满眼尽是紫色,一片紫色的大花簇在绿叶的陪衬下,花朵上点缀着白色的绒毛,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

图文来源:网络

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归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邮箱:ptszyl

.

转载请注明:http://www.sjingsr.com/sggzzz/4462.html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