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日,医院(医院)重症医学科在汤瑞婷主任的带领下,在援疆专家李景周医师的指导下,成功开展了首例经皮穿刺扩张气管切开术,标志着我院重症医学科的诊疗技术水平又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填补了我院在此技术的空白。该患者为男性,59岁,术后脑出血,反复出现喉鸣及吸气性呼吸困难,喉镜检查提示双侧声带麻痹,动脉血气分析提示患者已经存在呼吸衰竭,需要紧急实施气管切开术。通过与家属充分沟通,征得家属同意后,重症医学科为患者实施了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整个手术过程顺利,用时不到10分钟,出血量极少,为患者后续治疗提供了有力保障。相较于传统的气管切开术操作步骤复杂、用时长、切口大、创伤面大、出血量相对较多的问题,经皮气管切开术的优点在于:一、操作简单快捷,组织损伤小,无需逐层切开、止血、确认解剖关系及处理甲状腺峡部等,术前完成定位,手术操作仅需几分钟,大大降低了操作难度和时间,符合目前微创手术治疗趋势。传统气管切开术多需在手术室进行,要求有经验且技术娴熟的高年资医师操作,而经皮气切可由一线重症医师在床旁操作,不需要手术室的设备和条件,不仅节省了手术室费用,而且也减少了到手术室的风险;二、并发症较少。拔管后切口愈合好,瘢痕小;三、患者入住重症医学科的时间明显缩短;四、患者入住重症医学科的经济费用明显缩短。经皮气管切开微创术的开展是21世纪重症医学科的一个重要进展,在患者对当代医疗质量要求日益提高,主张微创治疗的今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于重症医学科的危重患者,尤其是需要紧急进行气管切开的患者,有很大的应用价值。通过此次援疆专家的实战教学,为我院人工气道建立开辟了新的途径,丰富了人工气道建立新理念,使危重症患者的抢救工作迈入了新台阶,进一步提升了气道管理水平。
科普知识
气道开放是危重患者救治过程中的一项普遍应用的重要技术,对于需要长时间气道开放和引流呼吸道分泌物的患者往往需要实行气管切开,传统开放式气管切开操作相对复杂,耗时较长,创伤相对较大,并发症较多。
经皮微创气管切开术相对于传统气管切开术,具有创伤小、感染少、操作迅速、相对禁忌症较少、重症监护室医护人员可控制整个过程等优点,更适合在内科、急诊科、重症医学科等科系开展。
经皮微创气管切开术的适应症包括:1.上呼吸道梗阻;2.气管保护性机制受损;3.昏迷、胸部外伤、胸廓活动或呼吸活动受限、胸腹部手术后等各种原因导致气管分泌物潴留;4.实施机械通气;5.其他手术的前置手术;6.已经行气管插管,但需要较长时间保留人工气管或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
如有相关方面的疑问,请拨打重症监护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sjingsr.com/sggzzz/48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