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是通过自然或人工腔道观察人体病变的工具,集中了传统光学、人体工程学、精密机械、现代电子、数学、软件等于一体的检测仪器。包括工业内镜与医用内镜。医用内镜中用于呼吸系统检查和治疗者统称为呼吸内镜,包括鼻内镜、喉镜、支气管镜、胸腔镜和纵隔镜。在呼吸内科或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最常用的为支气管镜,包括硬镜和软镜,以及内科胸腔镜。呼吸内镜在学科的发展过程中起了巨大作用,但同时又存在许多需要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呼吸内镜在学科发展中的作用
1呼吸内镜是呼吸与危重症医学学科发展的基石: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要诊治涉及呼吸系统主要是支气管和肺及相关组织的所有疾病,主要为各种原因导致的肺结核等感染性疾病、肺癌等良恶性肿瘤、慢阻肺、哮喘等慢性气道疾病、间质性肺疾病、肺血栓栓塞和肺动脉高压等肺血管疾病,这几类疾病中,肺部感染性疾病即使是在今天的抗生素时代随着耐药菌/病毒的进化仍然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问题,全世界因肺部感染而失去生命的病人(数量?);慢阻肺的发病率在40岁以上人群中是13.7%,全国约有万人群;哮喘的发病率为5.5%,这两类疾病约占总人口的8%左右。肺癌所导致的死亡在中国和全世界都是位居第一,约占17.9%,其发病率目前仍呈上升趋势。诊治如此巨大的病人群体的专科医生一直以来号称为有三大法宝“一张片子(影像)、一根管子(听诊器)、一条镜子(支气管镜)”,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治过程中涉及诊断和治疗,“诊、治”两条腿缺一不可。
(1)肺部感染性疾病病原学的获取:以支气管为代表的呼吸内镜在肺部感染的诊断和治疗过程中均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最基本的检查如支气管肺泡灌洗术获取的肺泡灌洗液(BALF)对于肺部感染病原学的确立具有根本性的作用,众所周知今年的新冠大流行,在流行早期就是接诊单位的医护冒着被传染的风险获取BALF并进一步分析,在年1月5日就初步确定这是一种新的病毒,对于新冠大流行的控制起了巨大的作用。而新冠疫苗的研发成功更得益于病毒基因全序列的解析成功。对于常见病原导致的肺部感染获取病原学是治疗正确的前提和基础,对于特异性和少见病原学的感染,如结核、隐球菌、卡氏肺孢子菌、马尔尼菲青霉等导致的感染更是极其重要。
(2)良恶性肿瘤的诊断和治疗:对于肺癌来说,支气管镜不仅对于病理标本的获取等诊断方面、在肺癌的治疗特别是晚期中央型肺癌导致大气道狭窄的病人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央型肺癌导致的气道狭窄除了解除梗阻外别无迅速挽救生命的手段。对于中央气道内的新生物经硬镜下的治疗对于争取救治时间诊断病情是必须的措施。
(3)在呼吸疾病的急诊急救方面:各种气道异物的取出、困难气道的插管、急性大咯血的局部清除、大量气道分泌物导致的气道梗阻、气管支气管相邻组织器官压迫等导致的气管支气管受压导致的呼吸困难均需要呼吸内镜的治疗。特别是对中央型肺癌导致的气道梗阻呼吸内镜下的冷或热消融、支架植入等措施缓解症状后为后续治疗准备了条件。气管插管后肉芽组织增生导致的上气道挛缩常常是影响呼吸机治疗后撤机的重要因素,呼吸内镜的检查和治疗关乎整个治疗的预后。更何况,对于极少数疾病如累及气管支气管的复发性多软骨炎及气管骨化症等,呼吸内镜下的支架植入可能是唯一有效的治疗,为这些病人找开了生的通道。
(4)在各种原因导致的呼吸系统疾病诊断:长期咳嗽、间断咯血、不明原因的活动性气急、反复肺部感染等都可能由不同原因导致,但要追根求源,离不开呼吸内镜的作用。这些症状可能分别由支气管结核或异物吸入、中央型肺癌的腔内累及所致。我们学科临床上就曾诊断过一例异物吸入18年而未知因反复肺部感染诊断为支气管扩张的病人。
总之,由于呼吸系统的特殊结构和功能、呼吸内镜的介入是呼吸系统疾病治疗和治疗的三架马车之一,没有呼吸内镜的参与是不可能完成的,只有呼吸内镜的参与,提高了诊断正确率,才能提高治疗的有效率,才能更多地吸引病人,创造经济和社会效益,学科才能越来越强大。
2呼吸内镜推动呼吸与危重症科的学科发展
(1)呼吸内镜的引入推动呼吸与危重症科的成长和壮大: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学科的诊疗范围是呼吸危重症、慢性气道疾病、呼吸系统感染、间质性肺疾病、肺血管病、呼吸介入和肺癌。一个学科实力雄厚、在国内享有盛誉的呼吸与危重症科在各个亚专科是全面发展、相互促进的。如广医附院的广州呼吸病研究所、医院的国家呼吸临床诊治中心、上海中山的呼吸病研究所、医院的呼吸与危重症科,医院、医院医院(多是从原来的结核病防治院脱胎而来),在呼吸病诊治方面的全面发展成为吸引病人和家属的主要原因。呼吸内镜的引入使得内科学外科化、微创化,减少了病人的等待时间、减少了对外科的依赖,扩大了学科影响。
(2)呼吸内镜推动了呼吸与危重症科的新亚专业介入肺脏病学的诞生和发展:介入肺脏病学起源大约20年左右,年正式有美国作者提出,在年NEGM(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DanelH.Sterman撰文介绍了介入肺脏病学的定义:将先进的支气管镜和胸腔镜技术应用到以气管支气管狭窄及恶性肿瘤等引起的胸腔积液等疾病的一系列治疗。此后英美两大呼吸协会共同制定了介入肺脏病学的纲领性文件,指导这一学科的发展。因此,可以说,没有呼吸内镜就没有介入肺脏病学这一亚专科。自诞生后,介入肺脏病学迅速发展起来,并带动了呼吸与危重症医学学科的迅猛发展,这一点在有些原以肺结核的医院更为明显。详细内容可参见以下PPT(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