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
我们发了篇幼儿园孩子的文章
(点击图片可查看全文)
▽
其中这个画面
戳中了好多爸妈的泪点
▽
图中的孩子吃发糕被噎
而老师却刚好走开了
无助的他只能
捂住嘴巴、不停咳嗽
最后难受得直跺脚、跳起来
孩子的妈妈看回监控
急得嚎啕大哭
“3分钟怎么还没人救他?”
不少爸妈看完后直呼
大写的心疼!!
▽
这事给很多家长和幼儿园老师都敲了一记警钟
没想到“钟声”未落
深圳又出了一单
12月10日,深圳骤降的气温,冷得让人直哆嗦。
一位婆婆因为心疼媳妇儿,煮了一锅热腾腾的板栗给媳妇儿吃。
家中1岁大的男娃,看到大人在吃也馋得直流口水,便从大人手里“抢”一些过来。
吃完后,一切还很“正常”——孩子没有呛咳,但也没有变得乖乖的,反而一直哭闹。
来源:soogif
直到凌晨,爸妈才发现异常——孩子喘不上气了!
“医生,救命啊!”
凌晨04:30,当大家还在寒冬温暖的被窝中时,一个呼救的声音响彻了深圳市宝安区妇幼保健院的急诊大厅。
医生王春凤跑过来看了下孩子,发现他声音嘶哑、烦躁不安、面色苍白、口唇发绀、呼吸困难......不排除是喉炎、喉梗阻。
于是,医院马上开通了绿色通道,孩子被送到了儿童重症监护病房(PICU)。
值班医生谢红波马上给孩子适当处理,看到床边胸片提示肺部感染征象,当机立断给他气管插管,快要被憋死的孩子呼吸一下子顺畅了。
来源:soogif
尽管如此,医生还是觉得有点不对劲——
“
这个孩子有点与众不同,入院时的症状和体征不能完全用喉炎解释。
——宝安区妇幼保健院PICU医生谢红波
于是,她再次跟孩子父母追问详细病史,这才知道孩子曾吃过板栗的事。
通过胸部CT检查和电子支气管镜,医生真的发现孩子的气管内,卡住了个不规则黑色异物!
他们分别从孩子气管里“夹”出了2枚1.0x0.8cm和0.5x0.3cm板栗壳。
后来,还在气管另一处又发现了1枚0.5x0.4cm的板栗壳。
终于,孩子的气道恢复了畅通,并转危为安,很快撤机。
爸妈来探视时还惊魂未定,他们紧紧抓住孩子的小手,生怕再也感觉不到他的温度。
给孩子吃东西,必须百般谨慎。
板栗这种又硬又带壳的东西,可以说是婴幼儿的“高危”食物。
这类食物常常让孩子(甚至老人)卡喉窒息,早被急救医生们列入了“黑名单”。要给孩子吃也可以,但必须先去掉风险,比如先说磨碎、捣烂。
①坚果类
颗粒比较小,很容易未经充分咀嚼就吞食,坚果几乎是窒息食物黑名单的No.1。给3岁以下孩子喂食坚果,必须研磨成粉末或是小颗粒。
②果冻
果冻的形状很像一个“塞子”,容易卡在喉咙,给小孩吃果冻的时候,不要给一整颗,可以先弄碎。
③糖果
包括硬糖、软糖、小熊糖等,都有可能让孩子噎住。
④大勺花生酱
黏稠度过高,容易粘在喉咙口,不适合老人和小孩吞食;可以将花生酱薄薄地涂在饼干或面包上给孩子吃。
图片来源:giphy.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