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姆立克教授是美国一位多年从事外科的医生。在临床实践中,他被大量的食物、异物窒息造成呼吸道梗阻致死的病例震惊了。在急救急诊中,医生常常采用拍打病人背部,或将手指伸进口腔咽喉去取的办法排除异物,其结果不仅无效反而使异物更深入呼吸道。他经过反复研究和多次的动物实验,终于发明了利用肺部残留气体,形成气流冲出异物的急救方法。年,他作了关于腹部冲击法解除气管异物的首次报告,于是医学界把他的这个方法称为海姆立克急救法。
海姆立克急救法的原理:利用冲击腹部--膈肌下软组织,被突然的冲击,产生向上的压力,压迫两肺下部,从而驱使肺部残留空气形成一股气流。这股带有冲击性、方向性的长驱直入于气管的气流,就能将堵住气管、喉部的食物硬块等异物驱除,使人获救。
成人患者清醒状态下:
成人患者昏迷状态下:
患者取仰卧位,开放患者气道。救护人两腿分开跪在病人大腿外侧地面上,双手叠放用手掌根顶住腹部(肚脐稍上、剑突以下),进行冲击性地、快速地、向前上方压迫,反复直至呼吸道异物被冲出。
婴幼儿患者:
患者若是3岁以下的孩子,救护人应该马上把孩子抱起来,一只手卡住孩子下巴,手臂贴住孩子的前胸,另一只手托住孩子后颈部,将孩子翻转使其面部朝下45°,趴在救护人大腿上。用掌根在孩子背部两肩胛骨之间连拍5次。然后观察异物有没有被吐出来。
如果没有吐出,立即翻转婴儿,使其仰卧于前臂,头低位,食指中指并拢,迅速冲击双乳头连线中点下方,重复5次。
如果异物仍然没有排出,再5次背部敲击和5次胸部冲击交替进行,直至异物咳出。
孕妇或肥胖患者:
对于极度肥胖及怀孕后期发生呼吸道异物堵塞的患者,应当采用胸部冲击法,姿势不变,只是将左手的虎口贴在患者胸骨下端即可,注意不要偏离胸骨,以免造成肋骨骨折。
患者自救:
一手握拳,将拇指一侧放在腹部肚脐稍上位置;另一手握住握拳之手,连续急速冲击性地、向内上方压迫其腹部,反复有节奏、有力地进行冲击,或如右图所示用带有圆角或钝角的椅背置于按压部位快速挤压腹部。在这种情况下,任何钝角物件都可以用来挤压腹部,使阻塞物排出。
注意事项
海氏冲击法虽然有一定的效果,但也可能带来一定的危害,尤其对老年人,因其胸腹部组织的弹性及顺应性差,故容易导致损伤的发生,如腹部或胸腔内脏的破裂、撕裂及出血、肋骨骨折等,故发生呼吸道堵塞时,应首先采用其他方法排除异物,在其他方法无效且患者情况紧急时才能使用该法。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