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叶飘香,端午安康。在我国这个特别的传统节日里,我科为传播知识,传播健康理念继续奉上满满的干货。欢迎小伙伴们前来学习。
1
人工气道:是因各种疾病导致气道通气受阻时通过人工气道通畅的手段,指在生理气道与空气或者其他气源之间建立有效的链接,以保障气道通畅。
01
人工气道建立的目的
解除呼吸道梗阻;清除呼吸道分泌物
02
常见的人工气道
气管插管、气管切开
正常情况下,气体随呼吸进人鼻腔经鼻毛滤过,鼻腔内丰富的毛细血管网及潮湿的黏膜可将吸入气体加温、加湿。
人工气道的建立会使上呼吸道正常的湿化、加温、过滤及咳嗽功能消失,防御功能减弱;气管切开后,由于应激反应,经呼吸道水分丢失增多,可达ml左右。未经湿化的气体直接进入下呼吸道损伤呼吸道上皮细胞,导致气道组织发生病理学改变,引起一系列相关的并发症。因此,气道湿化在人工气道患者中至关重要。
问题
那么,什么是气道湿化呢?
气道湿化:在一定温度控制下,应用湿化器将水分散成极细的微粒,以增加吸入呼吸道的气体的湿度,达到湿润气道黏膜、稀释痰液、保持呼吸道粘膜纤毛系统的正常运动与廓清功能的一种物理方法。
气道湿化的标准:无论何种湿化,都要求近端气道内的气体温度达到37℃、相对湿度达到%。如何判断湿化有效:主要通过患者的临床表现、痰液的性状等来判断。湿化对照
常用湿化液选择01
生理盐水
生理盐水是最传统的基础气管湿化液,通常用于痰液较稀薄的患者。但生理盐水进入呼吸道后,随着呼吸时水分的蒸发,氯化钠的浓度会逐渐增高,使气道内形成高渗环境,导致痰液脱水、粘稠、不易咳出,甚至形成痰痂、痰栓,增加肺部的感染率。
02
0.45%氯化钠溶液
0.45%氯化钠溶液为低渗溶液,水分蒸发以后留在气道内的水分其渗透压符合生理需要,可达到使痰液较稀,保持呼吸道纤毛运动活跃,使痰液不易形成痰痂、痰栓,从而减少肺部感染的可能,是较为理想的湿化液体、可作为常用湿化液。
03
灭菌注射用水
灭菌注射用水为低渗液体,具有易于渗透入细胞膜和进入细胞内的特点。通过湿化吸入,可以为气管黏膜补充水分,从而保持黏膜一纤毛系统的正常功能。临床主要用于气道分泌物稠厚、量多、气道失水多及高热、脱水患者。
常用湿化方式01
人工鼻(HME)
人工鼻可分为具有细菌过滤功能的热湿交换滤器、热湿交换器、吸湿性冷凝湿化器和吸湿性冷凝湿化过滤器等,是由数层吸水材料及亲水化合物制成的细孔网纱结构装置。
其原理是:将呼出气体中的水分和热量吸收,用作吸入气体的加热湿化,减少呼吸道水分的丢失。
目前证据显示,人工鼻最大交换效率仅能保持呼出气湿度的70%~80%,加温湿化效果达不到标准,因此,人工鼻对于原来存在脱水、肺部疾患引起的分泌物滞留者及原有呼吸系统疾病者不适用。由于人工鼻使用方便,短期使用价格相对较低,只推荐短期机械通气、呼吸道黏膜条件好或有自主排痰能力的患者使用,不推荐人工鼻用于无创通气。
02
氧气驱动雾化加湿
是以氧气作为驱动力,利用气溶液发生装置将水和药物(溶液或粉末)形成气溶胶,使其悬浮于气体中,并推动雾化颗粒随着患者呼吸缓慢均匀地进入呼吸道及肺泡靶器官,达到治疗疾病,湿化稀释气道分泌物的作用。
相关研究提出:持续氧气雾化吸入可以减少痰痂形成、肺部感染、气道黏膜出血和刺激性咳嗽的发生,其气道湿化效果优于持续滴注湿化液。
临床上,对于气管切开患者可选用气管切开面罩。气管切开面罩由四部分组成,即气切面罩、抗折供氧管、小药杯和延长管。使用时,气管切开面罩可完全与颈部吻合,呼出气体的水分和温度可以保留在气切面罩中,有效保持气道湿化,且面罩侧孔可以保证呼出气体的排除,防止CO2潴留。
03
加热湿化器
原理是由湿化器加热湿化灌内的水并产生水蒸气,通过对吸人气体加温并增加水蒸气的含量达到加温、加湿的效果。是目前临床最有效的湿化方式,但也是最昂贵的方式。
相关研究显示:采用文丘里装置与呼吸机单独的电热恒温蒸汽发生器及湿化罐、一次性呼吸机管道及气管切开雾化面罩按照通气顺序相连,为气管切开病人进行持续湿化气道,能够改善气道湿化的效果。
主动加湿方式能为气道提供足够的湿度和温度,使气道分泌物减少,降低肺不张发生率,同时也能改善呼吸道黏膜干燥不适的症状。
04
气道滴注
气道滴注是指将湿化液从气管的导管口沿导管内壁滴入。临床上常采用间歇滴注湿化和持续滴注湿化。
1)持续滴注湿化法是采用各种持续湿化装置(输液泵、微量泵等),将湿化液持续泵入人工气道的方法。使用此湿化方法在气管切开病人的应用中效果较好,可明显减少并发症,减轻因吸痰所致的血氧饱和度下降的状况持续滴注湿化的效果优于间歇滴注湿化,它能使气道24h保持湿润,同时有研究显示:此方法湿化不均匀,难以满足持续湿化要求,而气道内持续滴注湿化液无加温作用,增加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存在较大弊端。
2)间断滴注湿化法是用一次性注射器脱去针头每隔30min-60min向气道内滴入3mL-5mL湿化液,达到气道的湿化目的。这一方法常用于吸痰前,目的是稀释痰液使其更容易吸出,从而保持呼吸道通畅。但此方法容易造成气道壁表面细菌移位,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发生,同时也容易刺激呼吸道黏膜影响呼吸功能。
相关研究显示:对于降低患者的刺激性咳嗽、气道黏膜出血、肺部感染、痰痂形成和痰细菌培养阳性率的效果方面,微量泵持续气道湿化法优于注射器间断气道湿化法。机械通气时应在管路中常规应用气道湿化装置,但不推荐在吸痰前常规进行气道内生理盐水湿化。
有研究通过比较主动湿化法、人工鼻湿化和氧气驱动雾化湿化,发现主动湿化法可明显降低肺部感染率:因此,主动加热湿化器湿化法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也可联合氧气驱动雾化湿化和人工鼻合理使用。
综上所述,气管切开术后气道湿化护理研究有了很大的进展,在对湿化液的选择,温度量,及速度,湿化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改进,各种湿化方法各有优点,应根据不同患者的个体情况,采取更安全有效的方法,促进呼吸道湿化,在临床工作中对于不同类型的湿化应该灵活应用,扬长避短,气道湿化将会取得更好的疗效。
附参考文献:
[1]翁洁清,两种湿化法在气管切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比较.国际护理学杂志..37(4):-
[2]谭莉娟.持续高压氧雾化湿化法在昏迷气管切开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国际护理学杂志..37(9):-
END
??????????
田佳佳,医院康复科护师,从事临床工作10余年,康复护理4年余。山西省首期康复专科护士并荣获优秀学员。山西省康复医学会康复护理专业委员会秘书。曾在年度山西省优质护理质量改善项目评比中荣获三等奖。年,获得院内卓越责任护士个案比赛一等奖。擅长脑卒中康复护理,神经源性膀胱护理。吕慧颐,医院康复科护士长,从事临床工作20余年,康复专科护理十余年。国家级康复专科护士,中国康复医学会表彰的“全国优秀康复护士”,中国康复医学会表彰的“科普先进个人”,山西省护理学会表彰的“优秀工作者”,山西省康复专科护士培训负责人及中华护理学会康复专科护士培训实践基地负责人。担任中国康复医学会康复护理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华护理学会康复专委会委员、中国心肺康复护理联盟常务委员、山西省护理学会康复护理专委会主任委员及山西省康复医学会康复护理专委会主任委员等社会任职。擅长脑卒中康复护理、神经源性膀胱管理。
山医大一院康复医学科
护理团队
山医大一院康复医学科始建于年,是集医疗、教学及科研于一体,山西省内规模最大和开展项目医院康复专科之一。康复护理团队是一支专业扎实、团结进取的队伍,是山西省康复专科护士规范化培训实践基地。获得的荣誉
年获得“文明和谐护理单元”
年获得“积极推进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先进集体”
年获得“优质护理服务‘创新基金’”二等奖
年获得“优质护理服务成果交流”二等奖
年获得“护理应急配合演练”比武大赛三等奖
年获得“拓展康复护理特色护理单元”
年获得“十佳优秀科室”
年获得康复专科护士实践基地
年获得山西省护理学会首届康复护理技能大赛团队一等奖、两项个人一等奖及一项个人三等奖;
年获得全国首届康复护理技能大赛,团体赛金奖及两个个人一等奖。
年获得中华护理学学会康复案例大赛二等奖
开展特色康复护理:卒中康复护理、呼吸康复、神经源性膀胱康复护理、吞咽护理管理、淋巴按摩、盆底康复等多项专科康复护理。
作者:田佳佳编辑:郝艳琴审校:吕慧颐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