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选自《中华全科医师杂志》,,18(5):-.
本指南涵盖概述,病因学分析,识别、诊断与转诊,治疗,疾病健康管理等内容,本文仅就治疗部分进行阐述,感兴趣读者可订阅中华全科医师杂志年第五期进行全文阅读。
治疗
(一)治疗步骤
上感一般无需积极抗病毒治疗,以对症处理、休息、戒烟、多饮水、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和防治继发细菌感染为主。一般不用抗菌药物,如合并有细菌感染,可根据上感常见病原菌经验性选用抗菌药物。
(二)治疗方案与具体治疗方法
1.基层医疗机构急诊处置:
(1)对症治疗:
①一般治疗:发热、病情较重或年老体弱者应卧床休息,多饮水,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防止受凉。
②解热镇痛药:有头痛、发热、全身肌肉酸痛等症状者,可酌情使用解热镇痛药,如对乙酰氨基酚、阿司匹林、布洛芬等。见表1。
表1常用解热镇痛类药物用法及注意事项
药物
用法
注意事项
对乙酰氨基酚
6~12岁儿童0.25g,12岁儿童或成人0.5g,每4~6小时1次
用于解热连续使用不超过3d,用于镇痛连续使用不超过5d
阿司匹林
儿童5~10mg·kg-1·次-1,3~4次/d;成人0.3~0.6g/次,必要时每4~6小时重复1次
用于解热连续使用不超过3d,用于镇痛连续使用不超过5d
布洛芬
口服常释剂型:儿童5~10mg·kg-1·次-1,3次/d,成人0.2~0.4g/次,每4~6小时1次
最大限量为2.4g/d,用于解热连续使用不超过3d,用于镇痛连续使用不超过5d
口服溶液剂型:12岁儿童按体重5~10mg·kg-1·次-1,必要时每隔4~6小时重复1次
每24小时用药不超过4次
缓释控释剂型:12岁儿童及成人每次0.3~0.6g,2次/d
赖氨匹林
成人0.9~1.8g/次,2次/d;儿童10~25mg·kg-1·d-1,肌肉或静脉注射
-
复方氨基比林
注射剂型:每次2ml,肌肉注射
不宜长期使用,造血功能障碍者禁用
口服剂型:1~2片/次,3次/d
去痛片
口服,1~2片/次,1~3次/d
长期使用导致肾功能损害
双氯芬酸
缓释控释剂型:成人50mg/次,1~2次/d
口服常释剂型:成人25~50mg/次,2~3次/d
24h用量不超过mg
吲哚美辛
缓释剂型:25~50mg,2次/d
-
注:-无
③抗鼻塞抗过敏的复方制剂:有鼻塞、鼻黏膜充血、水肿、咽痛等症状者,应用盐酸伪麻黄碱等可选择性收缩上呼吸道黏膜血管的药物,也可用1%麻黄碱滴鼻。有频繁喷嚏、多量流涕等症状的患者,可酌情选用马来酸氯苯那敏、氯雷他定或苯海拉明等抗过敏药物。临床常用于缓解感冒症状的药物均为复方非处方药(OTC)制剂,这类药物有头晕、嗜睡等不良反应,故宜在睡前服用,驾驶员和高空作业者避免使用。临床常用抗感冒药复方制剂的组成成分及作用见表2。
表2临床常用抗感冒药复方制剂的组成成分及作用
药品名
解热镇痛
抗过敏
收缩血管
镇咳
中枢兴奋剂
抗病毒
其他
美扑伪麻片
对乙酰氨基酚
氯苯那敏
伪麻黄碱
右美沙芬
-
-
-
复方氨酚伪麻缓释胶囊
-
氯苯那敏
伪麻黄碱
-
-
-
-
氨酚伪麻美芬片Ⅱ
对乙酰氨基酚
-
伪麻黄碱
右美沙芬
-
-
-
氨麻苯美片
对乙酰氨基酚
苯海拉明
伪麻黄碱
右美沙芬
-
-
-
复方氨酚烷胺片
对乙酰氨基酚
氯苯那敏
-
-
咖啡因
金刚烷胺
人工牛黄
复方氨酚烷胺胶囊
对乙酰氨基酚
氯苯那敏
-
-
咖啡因
金刚烷胺
人工牛黄
酚咖片
对乙酰氨基酚
-
-
-
咖啡因
-
-
氨咖黄敏胶囊
对乙酰氨基酚
氯苯那敏
-
-
咖啡因
-
人工牛黄
注:-无
④镇咳:对于咳嗽症状较为明显者,可给予氢溴酸右美沙芬、可待因等镇咳药。
(2)病因治疗:
①抗病毒药物治疗:一般无需积极抗病毒治疗。免疫缺陷患者可早期使用。广谱抗病毒药物利巴韦林和奥司他韦对呼吸道合胞病毒等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可缩短病程。
②抗菌药物治疗:单纯病毒感染无需使用抗菌药物,有白细胞计数升高、咽部脓苔、咳黄痰等细菌感染证据时,可酌情使用青霉素、第一代头孢菌素、大环内酯类或喹诺酮类。极少需要根据病原菌选用敏感的抗菌药物。
2.医院救治:
严重急性扁桃体炎、急性喉炎、急性会厌炎等出现呼吸困难的表现,存在窒息风险者:
(1)保持呼吸道通畅:
吸氧、雾化吸入,减轻黏膜水肿。
(2)控制感染:
及时静脉输入抗菌药物,一般给予青霉素、大环内酯类或头孢菌素类等,严重者予以2种以上抗生素。
(3)糖皮质激素:
应用抗菌药物同时给予糖皮质激素,以减轻喉头水肿,缓解症状,常用泼尼松,1~2mg·kg-1·d-1,分次口服;重症可用地塞米松静脉推注,每次2~5mg;继之1mg·kg-1·d-1静脉滴注,用2~3d,至症状缓解。
(4)对症治疗:
缺氧者予以吸氧,烦躁不安者可用异丙嗪,除镇静外还有减轻喉头水肿的作用,痰多者可止咳去痰,必要时直接喉镜吸痰。
(5)气管切开:
经上述处理仍有严重缺氧征或有Ⅲ度以上喉梗阻者,应及时行气管切开术。
3.中医辨证施治:
中医将感冒分为风寒感冒、风热感冒、暑湿感冒等类型,常挟痰、挟滞、挟惊。中医总的治疗原则是疏风解表或辛温解表、辛凉解表、清暑解表,挟痰则肃肺化痰,挟滞则消食导滞,挟惊则清热定惊。如葱豉汤、荆防败毒散辛温解表治疗风寒型感冒;银翘散或桑菊饮辛凉解表治疗风热型感冒;新加香薷饮祛暑清热化湿和中,藿香正气散解表化湿、理气和中均可用于治疗暑湿感冒。而其他中成药如银翘片、双黄连、抗病毒颗粒等,均有辛凉解表、清热解毒之功效,鱼腥草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中医中药治疗感冒有一定效果,但目前尚缺乏高质量的临床研究证据。
戳原文,更有料!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