询问意识清楚的伤病员:“你被卡(呛)了吗?”如点头告知,同意救治,现场即刻实施救治,同时尽快呼叫,寻求帮助,拨打急救电话。
气道异物梗阻的急救方法PART1成人、儿童现场急救法1、背部叩击法适用于意识清楚,梗阻症状严重的伤病员。
鼓励大声咳嗽,如果仍不能解除,就应启动EMSS。
背部叩击法最多进行5次。
2·1自救腹部冲击法适用于不完全气道梗阻伤病员,意识清醒,而且具有一定救护知识、技能,又无他人在场相助。
选择冲击部位:剑突下脐上腹中线部位。
腹部冲击:用力快速向上、向内冲击5次,重复操作直至异物排除。
也可将自己抵压在坚硬的平面上向上、向内冲击。
2·2互救腹部冲击法(海氏)适用于意识清醒,症状严重5次背部叩击法不能解除气道梗阻的患者。
分用力快速向上、向内冲击5次,重复重复5次,继续交替进行背部叩击法,直至异物排除。
选择冲击部位腹部冲击海氏手法原理通过冲击患者腹部,使横膈肌急速提升,呼吸道内压力骤然升高,让气流将异物从呼吸道内排出。
3、胸部冲击法适用于不宜采用腹部冲击法的伤病员,如孕妇和肥胖者等。
救护员站在患者的背后,两臂从患者腋下环绕其胸部。
一手握空心拳,拇指置于患者胸骨中部,注意避开肋骨缘及剑突。
另一手紧握此拳向内、向上有节奏冲击5次。
4、胸部按压法适用于无意识或在腹部冲击时发生意识丧失的气道梗阻患者。操作方法同成人心肺复苏。
患者仰卧位,救护员位于患者一侧。
按压部位与心脏复苏时胸外心脏按压部位相同。
5、流程图PART2婴儿现场急救法1、背部叩击法救护员抱起婴儿,将婴儿的身体置于一侧的前臂上,同时手掌将后头颈部固定,头部低于躯干。
用另一手固定婴儿下颌角,并使婴儿头部轻度后仰,打开气道。
两前臂将婴儿固定,翻转成俯卧位,保持头向下,利用重力帮助移除异物。救护员采取坐或跪的姿势,使婴儿安全地躺在腿上。
用一手的大拇指固定支撑婴儿的头,另外1或2个手指放在下颌的另一边。保持下颌的角度,不要挤压下颌软组织。用另一手的掌部在肩胛骨之间给与5次快速的拍打。
检查每次拍打背部是否解除气道梗阻,如解除,不一定要做足5次。
抱起婴儿保护头颈部翻身固定下颌角背部叩击2、胸部冲击法适用于意识清醒,伴严重气道梗阻症状,5次背部叩击法不能解除气道梗阻的婴儿。
两手及前臂将婴儿固定,翻转为仰卧位,头部向下。
在两乳头连线中点给与胸部冲击按压,深度约为胸廓前后径的1/3。重复5次。
如果仍不能解除梗阻,继续交替进行5次背部叩击和5次胸部冲击。
3、取异物4、胸部按压法适用于无意识、意识不清或是在背部叩击和胸部冲击实施中发生意识丧失的气道梗阻婴儿。
按压方法:按压部位紧贴胸部正中乳头连接线下方水平,采用双指按压法,按压频率~次/分钟,按压幅度至少为胸廓前后径的1/3,每次按压后胸廓复位。
注意事项尽早、尽快识别气道异物梗阻的表现,迅速做出判断。
实施腹部冲击,定位要准确,不要把手放在胸骨的剑突上或肋缘下。腹部冲击时要注意胃反流导致误吸。
预防气道异物梗阻的发生,如将食物切成小条,缓慢完全咀嚼,儿童口含食物时不要跑步或玩耍等。
气道异物梗阻的救治方法适用于医务工作者或经过红十字会救护技术培训、具有救护技能的救护员在现场对患者的救护。
5、流程图来源:“生命健康安全教育”系列教材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