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幽门梗阻病因
肠梗阻病因
脑梗阻症状
肾梗阻症状
食道梗阻症状
食管梗阻症状

中国灸艾针灸常见病症及注意事项

什么是艾针灸答

[艾针灸]是秉承传统灸法扶正袪邪、治病求本的原理,采用现代科技,充分利用热疗、药疗、灸疗、“三效合一”的方法,针对人体经络、穴位、脉象、阴阳失调的问题进行“内病外治”的一种全新的治疗方法。具有灸疗和药疗双重作用。

[艾针灸]的三大治病机理答

通过热疗,灸疗,药疗,三效合一,三种功效相辅相成,共同作用,立体治疗,是一种没有毒副作用的绿色治疗。

什么是药疗答

近靶点透皮给药,快速精确。[艾针灸]系列产品药物微粒处于游离状态,温热效应使皮肤的毛细孔充分张开,在温热效应作用下,药物分子活性大大强化,纳米级的药物粒子液化气化,迅速透入皮下,达到病灶靶点。不通过内脏器官,无任何毒副作用,是真正的“绿色疗法”。

什么是热疗答

加速血液循环,活血化瘀。[艾针灸]贴敷在穴位上,激活人体的经络系统、免疫系统。灸疗调节白细胞的吞噬功能,就是调节了人体的自愈免疫系统的内源性药物,这种内源性药物和[艾针灸]自身的外源性药物,双效叠加,会使病灶区的病变迅速解除、消失,恢复人体正常的状态。

什么是灸疗答

激生内源性药物,强化免疫力。[艾针灸]自动发热,产生46-53度左右的恒温度达8-12小时,温度还可以人工调整,通过高温,起到活血化淤的作用,和让药物快速吸收,以及刺激经络,让人体产生更强的自愈能力。

[艾针灸]三效合一的优势答

远远超过西医的常规治疗方式,是对局部病患的显性症状和隐性症状同时得以消除,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远远超过西医的常规治疗方式,是对局部病患的显性症状和隐性症状同时得以消除,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艾针灸]的作用答

总结实践经验,[中国灸·艾针灸]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作用。(1)温经散寒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有赖于气血的作用,气行则血行,气止则血止,血气在经脉中流行,完全是由于“气”的推送。通过热灸对经络穴位的温热性刺激,可以温经散寒,加强机体气血运行,达到临床治疗目的。所以灸法可用于血寒运行不畅,留滞凝涩引起的痹证、腹泻等疾病,效果甚为显著。(2)行气通络灸治一定的穴位,可以起到调和气血,疏通经络,平衡机能的作用,临床上可用于疮疡疖肿、冻伤、癃闭、不孕症、扭挫伤等,尤以外科、伤科应用较多。(3)扶阳固脱由于艾叶有纯阳的性质,再加上火本属阳,两阳相得,往往可以起到扶阳固脱,回阳救逆,挽救垂危之疾的作用,在临床上常用于中风脱症、急性腹痛吐泻、痢疾等急症的急救。(4)拔毒泄热[中国灸·艾针灸]既能散寒,又能清热,对机体原来的功能状态起双向调节作用。(5)防病保健我国古代医家中早就认识到预防疾病的重要性,并提出了“防病于未然”、“治未病”的学术思想,而[中国灸·艾针灸]除了有治疗作用外,还有预防疾病和保健的作用。

[艾针灸]的构造是什么答

[艾针灸]是类似一个口罩的贴剂,一共分两层,第一层是药物层,第二层是发热和恒温层,可以长达12-16小时恒温,温度可通过温控贴减少氧气的进入而达到调节目的。

常见病症艾针灸方子

病症

常见艾针灸穴位

1积食

中脘+身柱+神阙+足三里

2肾阳虚

命门+肾俞+腰阳关

3肾阴虚

三阴交+太溪+涌泉

4强身健体

身柱+天枢

5健脾胃

中脘+脾俞+神阙+天枢

6补益气

风门+肺俞+身柱+大椎+膏盲

7健脑益智

身柱+大椎+膏盲+肾俞。

8糖尿病

大椎+神阙+肺俞+脾俞+关元+太溪

9盆腔炎

三阴交+足三里+神阙+气海+中极+归来+肾俞+大肠俞+次髎+七天一疗程

10月经不调

膻中+关元+归来+子宫+足三里+三阴交+太冲+肩井+命门+八髎+涌泉+七天一疗程+3-5个疗程。

11痛经

①三阴交+足三里+气海+关元+中极+水道

②肾俞+次髎+地机。

七天一疗程+2-3个疗程

12手脚冰凉

大椎+关元+足三里+合谷+配合腹泻灸命门

13瘦脸

天突+承浆+地仓+颊车

14儿童咽炎

神阙+足三里+涌泉

15喉炎

大椎+肺俞+天突+神阙+涌泉

16调理脾胃

中脘+内关+脾俞+阴陵泉+足三里

17小儿积食

足三里+天枢

18慢性咽炎

大椎+天突+合谷+孔最

19膀胱炎

三焦俞+气海+中极+归来+太溪+涌泉

20颈椎病

肩井+外关+缺盆+曲池+(大椎+天宗+哑门+肩井+阿是穴)

21腰肌劳损

阿是穴+命门+腰阳关+大肠俞+肾俞+委中

22肝火旺

手三里+太冲+期门+日月穴

23内分泌失调

气海+关元+肾俞+血海+三阴交+足三里

24腰部肉多

带脉+中脘+神阙+关元。

25哮喘

做灸疗时前三次用艾针灸,后面用哮喘贴灸。在早上九点是贴灸!

穴位配伍

处方:1实证:肺俞+膻中+天突+尺泽。风寒者配风门,风热配大椎,曲池,肝郁配太冲,痰盛配丰隆,喘盛配定喘。

虚症:肺俞+肾俞+膏肓+太渊。肺气虚配气海,肾气虚配太溪,盗汗配阴郗,喘盛配定喘,天突。

以上根据患者情况而定,一般连续六次能见效果。

26急性支气管炎

肺俞+定喘+合谷

27慢性支气管炎

肺俞+膻中+脾俞+膏盲俞+太渊

28支气管哮喘

定喘+肺俞+膻中

29支气管扩张

孔最+尺泽+膻中

30肺结核

肺俞+太渊+三阴交+膏盲+足三里+太溪

31胸膜炎

肺俞+内关+期门+阴陵泉+侠溪+膻中

32膈肌痉挛

中脘+足三里+内关+巨阙

33急性胃肠炎

天枢+中脘+气海+上巨虚

34腹痛

气海+中脘+内庭+脾俞

35胃下垂

百会+足三里+中脘+梁门+关元

36胃痉挛

天枢+中脘+梁丘+幽门

37消化性溃疡

中脘+梁门+足三里+胃枢

38肠梗阻

足三里+天枢+支沟+下巨虚

39便秘

足三里+天枢+大横+大肠俞+支沟

40失眠

三阴交+内关+足三里+百会

41贫血

足三里+关元

42高血压

足三里+绝谷+曲池+血海+石门

43心绞痛

心俞+至阳+厥阴俞+膻中+少海+内关

44无脉症

心俞+内关+太渊+厥阴俞

45脱肛

长强+百会+足三里

46胆囊炎

阳陵泉+期门+日月穴+胆俞+太冲+足临泣

47肝硬化

章门+期门+中脘+足三里+水分+三阴交+阴陵泉+阳陵泉

48遗尿

关元+足三里

49尿潴留

三阴交+中极+膀胱俞

50颈椎病伴头痛

百会+太阳+风池

51扁桃体发炎

阿是穴或者发大椎+天突+合谷+人迎+神阙

52过敏性鼻炎

风池+足三里+迎香+脾俞+肾俞

52孩子胃口不好呕吐

胃俞+脾俞+中脘+大椎+膻中

53胃痛

中脘+足三里+合谷+胃俞+期门

54腹泻(大人)

神阙+足三里+脾俞+肾俞

腹泻(小孩)

神阙+关元+足三里

55脚后跟骨刺

阿是穴+太溪+昆仑

56阳痿

肾俞+腰阳关+关元+中极+神阙+足三里

57膝关节骨刺

先用醋热敷。阿是穴+委中+膝眼+梁丘

58腰椎间盘突出引起腿疼

环跳+委中+承山+上面灸腰俞+腰阳关+肾俞

59子宫腺肌症

中脘+神阙+关元+子宫+归来+足三里+八髎+三阴交

60盆腔积液

关元+子宫+中极+至阳+次髎+三阴交

61腰椎压迫神经导致脚麻

腰阳关+环跳+委中+承山

62口腔溃疡

足三里+阴陵泉+血海+中脘

63前列腺炎

阴陵泉+三阴交+气海+中极+会阴+腰阳关

64前列腺增生(肥大)

关元+曲谷+肾俞+命门

65阳痿

中极+关元+肾俞+命门

66男性不育

气海+关元+三阴交+命门+足三里

67遗精

中极+肾俞+三阴交+关元+志室

68中风偏瘫

上肢偏瘫肩井+手三里+曲池+外关+合谷。

下肢偏瘫伏兔+阳陵泉+三阴交+足三里

69癫痫

鸠尾+风府+筋缩+内关+丰隆。

70风湿性关节炎

曲池+足三里+血海+肝俞

71类风湿性关节炎

曲池+足三里+八风+八邪

72去湿气

中脘+解溪+关元+丰隆

73清热泄火

足三里+天枢+大肠俞

74儿童扁桃体发炎

太渊+神阙+涌泉

75乳腺炎

肩井+乳根+曲池

76打呼噜

中脘+内关+关元+气海+肺俞+天突。

77肩周炎

肩髃+肩贞+天宗。

78大腿根部塑型

承扶+殿门+环跳。

79提臀

承扶+长强+环跳。

80腱鞘炎

曲池+列缺+阿是穴+外关

81乳腺增生

太冲+三阴交+阴陵泉+乳根+膻中+天溪+七天一疗程+3-5个疗程。

82油脂分泌旺盛

肺俞+丰隆+三阴交

83提高免疫力增高

身柱+足三里

84降血压

足三里+曲池+太冲

85打嗝

内关+膈俞+合谷+膻中+中脘

86胃寒

中脘+胃俞+足三里+神阙

87静脉曲张

大椎+肺俞+心俞+膏盲

88小儿流涎

脾俞+合谷+足三里+天枢+涌泉

89颈椎引起手臂痛

阿是穴+大椎+肩井+曲池

90坐骨神经痛

环跳+命门+解溪+委中+足三里

91去火

足三里+太冲+涌泉+合谷

92补气血

气海+关元+足三里+三阴交

93崩漏

关元+命门+三阴交+肾俞

94腰椎间盘突出

次髎+命门+腰阳关+肾俞

95宫寒

①三阴交+关元+中极+气海+血海+命门+足三里。

②关元+子宫+神阙+中脘+命门+八髎+三阴交

交替轮流灸

96落枕

阿是穴+大椎+肩井+风池

97减肥

阳池+三焦俞+天枢+气海+血海

98淡斑祛痘

曲池+合谷+足三里

99乳痛症

膻中+阿是穴+期门+七天一疗程+1-2个疗程

乙肝

肝俞+脾俞+期门+章门+足三里+三阴交

扭挫伤

阿是穴+阳凌泉+肾俞

高烧

曲池+合谷+涌泉+风门+阳凌泉

荨麻疹

肺俞+曲池+大椎+神阙+血海+脾俞+阴陵泉+肝俞+阳陵泉

手足口病

脾俞+天枢+合谷+公孙

牙痛

痛点+反方向合谷

风寒感冒

大椎+合谷+迎香(鼻塞加上)

风热感冒

大椎+太溪+曲池(清热解毒)+神阙(补气)

感冒发热

大椎+合谷+太溪或涌泉二选一

普通感冒

身柱+天突+膻中(或者孔最+化痰去湿)

支气管炎咳嗽

身柱+曲池+太渊+丰隆+颤中(化痰袪湿)

咳嗽并伴有哮喘

身柱+神阙+列缺+足三里

扁桃体发炎

身柱+神阙+太渊(止咳)+涌泉(或者太溪)

咽喉炎

身柱+神阙+足三里+涌泉(或者太溪)

肺炎

身柱+膻中+定喘+曲池

鼻窦炎的灸法

第一天灸的穴位:印堂+肺俞+合谷+神阙

第二天:印堂+中脘+神阙(肚脐眼)+足三里

第三天:印堂+期门+太冲+神阙(肚脐)

第四天:印堂+肾俞+关元+神阙+涌泉

慢性鼻炎(包括过敏性鼻炎)

慢性鼻炎(包括过敏性鼻炎)成人:

第一天:印堂十迎香穴(成人40分钟),然后取下贴足三里和大椎穴,贴到第二天起床。

第二天:印堂十迎香穴(成人40分钟),然后取下贴足三里十肺俞穴(两侧)至第二天起床。

第三天:印堂十迎香穴(成人40分钟),然后取下贴足三里穴十肾俞穴(两侧)至第二天起床。就是这样交替丶轮流着灸!

慢性鼻炎(包括过敏性鼻炎)小孩:

第一天:印堂十迎香穴(小孩:20分钟;),然后取下贴风门和大椎穴,贴到第二天起床。

第二天:印堂十迎香穴(小孩:20分钟),然后取下贴风门十肺俞穴(两侧)至第二天起床。

第三天:印堂十迎香穴(小孩:20分钟),然后取下贴风门十肾俞穴(两侧)至第二天起床。就是这样交替丶轮流着灸!

首选需要对需要艾针灸的皮肤进行清洁,以免影响灸贴效果。

第一步:取出控温贴;

第二步:将控温贴边上的空心贴固定在虎口穴,在需要艾针灸的地方按摩1-3分钟,加速血液循环,促进药物的吸收。

第三步:揭开贴片防粘膜,将贴片贴于相关穴位,按揉1~3分钟;

第四步:因本品与皮肤结合后会开始升温,感觉热热的,15分钟时粘孔控温,温度可自己把控;

?最全面的艾针灸用灸原则:

1、面部,头部、喉部,肚脐眼不用艾草膏

2、时间:大人胸腹部2小时,四肢背部4小时或更长时间,面部20-30分钟;小孩面部时间一样,身体1-2小时。每天每穴一次,小孩每次3-4个穴位,大人每次5-6个穴位。脸部胸部开袋即用半圆温控贴。其他部位可等发热15分钟再贴温控贴。

3、顺序:先阳后阴(先背后腹),先上后下。先四肢后躯干。

4、灸后1-2小时不能洗澡,要洗只能洗热水澡。用灸期间多喝温水,促进排毒,喝水不够容易上火!出汗了只能用热毛巾擦拭。

5、不适宜用灸的情况:癌症,恶性肿瘤、孕妇,经期,过饱,过饥,醉酒等,阴虚阳亢,阴虚内热容易咳血吐血,中风,高热,多梦遗精的,大病初愈,重症患者谨慎。

我们是健康灸疗工作者,是绿色治疗推广者!!也是中国灸代理商、一款方便、简单快捷的灸系产品,中国灸自用或代理创业均可!

赞赏

长按







































白驳风那里治得最好
北京中科白殿风医院怎样


转载请注明:http://www.sjingsr.com/ymgzby/1374.html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