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澄城县妇幼保健院内儿科利用海姆立克急救法,成功抢救了一位2块软糖窒息气管患儿。
患儿,男,1岁4个月,数分钟前吃一块软糖(直径约2厘米)后呛入气管,急诊来我院,患儿颜面发青,呼吸困难,意识不清,诊断为支气管异物合并窒息。由于异物堵塞,阻塞呼吸道,造成患儿呼吸困难,我院内儿科主任李林萍立即组织相关人员,运用海姆立克急救法,约6分钟时间内,从1岁多患儿气管内排出了2块软糖,第一时间为患儿赢得了抢救时机,解除了患儿呼吸的症状,挽救了一个鲜活的生命。
在此,澄城县妇幼保健院提醒各位家长,婴幼儿是气管异物的高发,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已具备了动手能力,喜欢抓东西,这就很容易造成苦闹呛咳的时候吞进异物,一旦孩子气道进入异物,医院抢救,不能耽误最佳的5-6分钟抢救治疗时间。
什么是海姆立克急救法?
1.如果是成人,救护者站在受害者身后,从背后抱住其腹部,双臂围环其腰腹部,一手握拳,拳心向内按压于受害人的肚脐和肋骨之间的部位;另一手成掌捂按在拳头之上,双手急速用力向里向上挤压,反复实施,直至阻塞物吐出为止。
2.如果是3岁以下孩子,应该马上把孩子抱起来,一只手捏住孩子颧骨两侧,手臂贴着孩子的前胸,另一只手托住孩子后颈部,让其脸朝下,趴在救护人膝盖上。在孩子背上拍1-5次,并观察孩子是否将异物吐出。
3.婴儿版5次拍背法:将患者的身体扶于救护员的前臂上,头部朝下,救护员用手支撑伤病者头部及颈部;用另一手掌掌根在伤病者背部两肩胛骨之间拍击5次。
4. 5次压胸法:如果堵塞物仍未排除,实施5次压胸法。使患儿平卧,面向上,躺在坚硬的地面或床板上,抢救者跪下或立于其足侧,或取坐位,并使患儿骑在抢救者的两大腿上,面朝前。抢救者以两手的中指或食指,放在患儿胸廓下和脐上的腹部,快速向上重击压迫,但要刚中带柔。重复之,直至异物排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文章已于修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