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管切开术是常见的危重病人抢救技术,气道湿化是人工气道管理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
气道护理不当,观察不到位,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症,而呼吸道梗阻是致命的并发症之一。
一、呼吸道功能呼吸道的主要功能:气体通道、清洁过滤、加温加湿、防御性反射
其他:发声、嗅觉等
(点开图片查看更清晰)
二、气管切开套管堵塞时患者主要表现:呼吸困难,口唇发绀,有痰鸣音,插入吸痰管受阻,吸不出痰液或只能吸出少量痰液。如果患者出现完全阻塞时,会表现为发绀逐渐加重,呼吸频率减慢,心率和血压升高,出汗等症状,吸痰管无法进入套管内,气管切开处无气流喷出。
■■■■■三、气管切开后气道湿化的管理:气体的加温和湿化在改善呼吸功能、防治各种并发症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充分的气道湿化,是保持气道通畅的关键。
1普通病房在管理气管切开患者时,要和家属做好沟通,在病房内配置温湿度仪,保证病室温度在20-22℃,湿度在60%-70%,如果病房湿度不够,可以通过拖地、配备湿化器等方式解决。
2
可以在气管切开口覆盖湿纱布或使用人工鼻来进行气道湿化。注意保持纱布的湿润和清洁,及时更换。
3
根据医嘱,及时进行雾化吸入治疗。严密观察患者痰液的性质和量。当痰液变粘稠,痰量变少,甚至出现血性痰的时候,要警惕痰痂的形成。及时报告医生,根据患者病情调整雾化吸入的频次及用药。
4
主动加温湿化,将无菌水加热,产生水蒸气,与吸入气体进行混合,从而达到对吸入气体进行加温加湿的目的,如文丘里湿化吸氧、高流量湿化氧疗。
5
严密监护患者出入量,保持患者出入量平衡。对于气管切开的病人,还要考虑患者汗液,痰液、气道水分的丢失等,指导患者达到足够的入量。尤其是发热、痰液粘稠的病人,更要督促增加进水量。
6
理想的气道湿化效果:分泌物稀薄,能顺利通过吸引管,导管内没有结痂痰液,患者安静,呼吸道通畅。
来源:联勤医院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本文无任何商业用途,若有文字、图片、视频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删除。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