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幽门梗阻病因
肠梗阻病因
脑梗阻症状
肾梗阻症状
食道梗阻症状
食管梗阻症状

原创投稿振保的麻醉故事

振保的麻醉故事

时至今日振保还清晰地记得19岁时坐在饭桌旁和刚刚下手术台疲惫的老振保的一段对话。“你马上就要高考了,将来有什么打算?”老振保专心地吃着饭,没有抬头,一天的手术,午饭和晚饭一起吃,显得格外的香。“我想当小说家,写故事,暂时实现不了就考医学院,当医生。”振保的声音有些微弱。“胡闹!”老振保不情愿地放下筷子,桌子被无意识地拍响了,“你就安心考医学院吧。”

二十年来,振保的内心一直怀揣着两个梦想,一个是当麻醉医生,手起针落,提壶救世;一个是当小说家,舞文弄墨,描绘众生。时间久了,当麻醉医生的想法实现了,但终日循环往复的流程,让当初华丽的梦想变成了寒冷北方冬季身上的一件裘皮,不仅可以保暖,而且让你看上去很体面;日子长了,当小说家的想法无法实现,放弃梦想其实比坚持梦想更加艰难,当初遥远的憧憬变成了汗流浃背工作之后紧贴裆间的内裤,本来是用来遮羞的,如今变得让你局促不安。振保还是决定拿起笔,记下他麻醉生涯中那些波澜不惊的小故事。

1.圣诞

西方的节日东方人大张旗鼓的操办,总有一种怪怪的味道。北方的圣诞节寒冷到可以穿裘皮外出都不为过。回想起来,振保记得那天是圣诞夜,他急诊夜班领班。刚刚接班就有人从急诊术间跑过来,说来了个重患,很急。振保下意识地抓起听诊器,直奔急诊术间。男患,52岁,因为颈椎病2小时前刚刚做完间盘核出钢板内固定术,现在引流量ml,呼吸困难。术者很急,要求马上麻醉,振保看了一眼监护仪,HR:70次/分,BP:/70mmHg,SpO2:96%,安慰术者说,“现在问题不大,先别急。”振保让二班抽药,三班拿可视喉镜。“抽什么药?”二班询问,振保也在问自己。罗库,丙泊酚,芬太尼。黑白的可视喉镜推来了,“要不换彩色的?”念头只是一闪而过,振保没有作声。诱导,诱导,诱导!如履薄冰的时刻来到了,振保开始心跳加速。

mg异丙酚,20s推完,让三班准备好,随时推罗库,二班扣面罩,振保捏球,无法通气!无法通气!麻醉医生最棘手的时刻来临了!“拿有创环甲膜切开包?”念头一闪而过,没有作声,把可视递给二班,下镜,看不清,看不清,全是黑白的水肿组织。拿彩色可视好了,但是已经来不及了,振保拍了拍二班,接过可视喉镜,脉搏氧饱和度的声音已经开始低沉,振保用力抬了抬喉镜,好像看见了会厌,插管,病人屏气,声门紧闭,又转了转管子,声门还是闭的。好在丙泊酚的作用快,有点呛咳,管子进去了,接CO2,有波形,振保退出战场,瘫坐在麻醉机旁边。

还好,后来有了七氟烷。

2.画家

麻醉医生最担心有人在走廊拦住你问:“你还记得那天那个患者吗?”

无数个按部就班的早上,刚要进术间麻醉诱导,楼下的巡回护士上楼找振保,说,终于查到你啦,我费了好大的力气,10月份你在泌尿科做了一个麻醉,患者委托我一定要查到麻醉医生是谁。

振保心里一惊,难道出什么并发症了?

他画了一幅画让我转交给你,感谢你对他的帮助。

振保想起来事情的原委了。

患者因为膀胱乳头状瘤先后接受了六次手术,因为合并脾亢,凝血异常,也就先后接受了六次全麻。术前振保询问患者,这六次麻醉有什么感觉,患者说,还可以,就是每次苏醒过来都觉得憋气,喘气费力。振保跟术者沟通了一下,手术需要20分钟左右的时间,患者应该每次都是从肌松药残余的状态清醒过来的。

振保笑着跟患者保证,这次不会了。振保用了点丙泊酚加瑞芬,放置喉罩,没用肌松药,手术后患者醒了,笑着进了PACU.

四个月过去了,振保收到了患者画的盛开的牡丹,一如振保接到画时的心情。

3.窥胱

全麻还是半麻,这是一个问题。西方对于麻醉医生的规培是:患者拒绝是绝对禁忌。其实无论是患者本人还是术者,对于全麻还是半麻的选择,都是一知半解的。请尊重麻醉医生对麻醉方式的选择,因为他一生最为宝贵的执业经验会形成一种所谓的“直觉”,这种“直觉”对麻醉方式的决定会帮助所有人一次次闯过难关。但对于振保来说,不愿意选择全麻。振保觉得担负起一个患者把所有的生命安全全部交付于你的职责实在是太辛苦,如果能够满足手术要求,宁愿让患者醒着,自己保持警觉。

有时候全麻还是半麻的抉择可能要冒着生命的风险。男患,56岁,诊断为膀胱肿瘤,拟行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因为半麻有时候会出现闭孔神经反射,在切除肿瘤时因为局部对闭孔神经的刺激会诱发突然的腿跳动作,有膀胱穿孔的风险,所以这个患者的麻醉方式,外科医生坚持要求全麻,可以避免闭孔反射。这是让振保最为两难的选择,一面是因为一个小手术而承担整个人生命安全的责任,一面是合作伙伴要求安全顺利的完成手术,当然,手术安全是第一位的,这个患者术前身体状况很好,所以最后还是选择了全麻。

短短40分钟的手术,患者发生了严重的过敏反应,患者带着泵注的肾上腺素和瑞芬送到了PACU。患者一点点清醒过来,肾上腺素是减量还是加量?常规的做法是慢慢减量,病情平稳了才考虑气管拔管,但是患者清醒后气管导管的刺激会加重支气管痉挛,两难的选择。

振保正在犹豫,患者睁开了眼睛,开始呛咳,振保加大了肾上腺素的剂量,血压,脉搏开始飙升,脉搏血氧饱和度开始下降,90%,88%,85%,所有人都在等振保的决定,“抽好肌松药,推彩色可视喉镜,准备拔管!”“拔管?”所有人都疑惑,患者呛咳的剧烈,面色通红,脉搏血氧饱和度继续下降,83%,80%,78%,患者面色有通红变成灰暗,“拔管!”气管导管拔出来了,患者长咳一声,舒了口气,脉搏血氧饱和度77%,75%,73%,“深吸气,深吸气!”患者很配合,深吸一口气,一分钟仿佛凝固,监护仪血氧饱和度低沉的声音变得越来越响亮,这是振保听过最为美妙的音乐,85%,88%,90%。全麻还是半麻,这还是一个问题。

北方的清晨格外的清冷,但就是这样清冷的天气也是十分难得的,因为没有霾,可以看见低空中的乌鸦,乌鸦不像大雁排成人字往南飞,乌鸦在寒冷的冬天一样在城市的上空四处乱飞着觅食。振保夹紧裆间的内裤,裹了裹裘皮,加快了脚步奔向他人生的舞台——手术室,凛冽的北风刮到脸上有些疼,仿佛当年老振保放下筷子的响声,空中回荡着逝去的老振保的声音“有种!”。

新青年麻醉论坛

新青年新麻醉新思想

*合作,投稿,平台交流请加

共创麻醉人自己的微平台,欢迎投稿荐稿!请回复02查看方法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sjingsr.com/ymgzby/502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