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小儿急性喉炎的神秘面纱
4月16日清晨,我科值班医生接到急诊电话一9月大婴儿声嘶、闷喘明显,存在喉梗阻,考虑急性喉炎,情况紧急,需住院治疗。医护人员立即进入“备战”状态,接诊时患儿烦躁、声嘶、闷喘明显,予吸氧、雾化、喷喉及抗感染等治疗,上级医师赵瑜查看患儿,根据患儿喉鸣特点判断不同于一般急性喉炎,需排除纤维素性喉支气管炎、喉或气管内肿物、异物等,急行胸部CT+气道重建示气管中上段管腔狭窄(声门下区为著),拟通知五官科行鼻咽喉镜检查。科主任王惠丽前往CT室与高克、陈瑞刚主任会诊再次阅片考虑纤维素性喉支气管炎、异物可能性不大,考虑气管内肿物。在充分评估支气管镜风险后由王惠丽主任亲自操镜,成功完成支气管镜检查并发现距声门下1cm左右有一长约1.5cm左右肿物,呼气相约占管腔3/4,考虑血管瘤、声门下肿瘤行下一步检查。正如王惠丽主任所说“星星还是那个星星,月亮还是那个月亮,喉炎不一定还是那个喉炎”。急性感染性喉炎为喉部黏膜弥漫性炎症,好发于声门下部,又称“急性声门下喉炎”。春、冬二季发病较多,常见于1~3岁幼儿。大多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一部分,常见病毒、细菌感染。由于小儿喉腔狭小,软骨软弱,黏膜内血管及淋巴结丰富,黏膜下组织松弛,易引起喉水肿;且咳嗽功能不强,致分泌物不易排出;神经敏感,受刺激后易引起喉痉挛,并发喉梗阻。表现为可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夜间突发声嘶,犬吠样咳嗽和吸气性呼吸困难,鼻翼扇动,吸气时出现三凹征。患者面色发绀,有不同程度的烦躁不安,咳出分泌物后可稍见缓解。白天症状较轻,夜间加剧(因入睡后喉部肌肉松弛,分泌物潴留阻塞喉部,刺激喉部发生喉痉挛)。少数患儿有呛食现象,哺乳或饮水即发呛,吃固体食物呛咳较轻。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就医,让专业医生判断喉梗阻程度,并实施治疗,以免延误治疗时机。王惠丽主任前往CT室与高克主任再次阅片,决定下一步诊疗。小儿急性喉炎发作快,有其特殊症状,声嘶、喉鸣、犬吠样咳嗽,吸气性呼吸困难,一般诊断无困难,但应与喉或气管异物、急性哮喘发作、急性会厌炎、先天性喉蹼、纤维素性喉支气管炎、咽喉部肿物、气管狭窄等鉴别。因小儿主诉不明,有时在病情危重来不及做更多辅助检查情况下在短时间内做岀诊断和鉴别诊断非常困难必须仔细全面认真分析病情,不仅考虑到常见病还应考虑到一些少见复杂病不为表面征象所迷惑。呼吸困难原因不明,可行支气管镜检查,摘掉面具,明确诊断及时治疗。医院呼吸科支气管镜检查为呼吸道疾病患儿的诊疗去伪存真,保驾护航。声门下约1cm处支气管镜下表现文:李园园(内二病区)
审核:憨贞慧王惠丽
编辑:宋歌(宣传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