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一气道异物梗阻示意图
早期发现是抢救成功的关键:宝宝表现为突然剧烈呛咳、反射性呕吐、声音嘶哑、呼吸困难、面唇青紫,常常不由自主地以一手紧贴颈前喉部。总结为以下5个特征:突然发作、呼吸困难、表情痛苦、不能言语、颜面青紫,只要出现一种,就很可能需要立即抢救。儿童气道异物梗阻的急救方法:海姆立克急救法,全称为海姆里克腹部冲击法(HeimlichManeuver)是全球抢救异物误入气管患者的标准方法,由美国医生海姆里克先生发明。年他首先应用该法成功抢救了一名因食物堵塞了呼吸道而发生窒息的患者,从此该法在全世界被广泛应用,拯救了无数患者,其中包括美国前总统里根、纽约前任市长埃德、著名女演员伊丽莎白·泰勒等等。因此该法被人们称为“生命的拥抱”。可以将人的肺部设想成一个气球,气管就是气球的气嘴儿,假如气嘴儿被异物阻塞,可以用手捏挤气球,气球受压球内空气上移,从而将阻塞气嘴儿的异物冲出,这就是海姆利克急救法的物理学原理。急救者环抱患者,突然向其上腹部施压,迫使其上腹部下陷,造成膈肌突然上升,这样就会使患者的胸腔压力骤然增加,由于胸腔是密闭的,只有气管一个开口,故胸腔(气管和肺)内的气体就会在压力的作用下自然地涌向气管,每次冲击将产生气体,从而就有可能将异物排出,恢复气道的通畅。对于1岁以上的孩子,采用海姆立克急救法:家长跪蹲在孩子的身后,双手环抱孩子,一手握拳,虎口贴在孩子剑突下,肚脐之上的腹部中央位置(上腹部),另外一手握住该手的手腕,然后突然用力收紧双臂,使握拳的虎口向孩子的腹部内上方猛烈回收。该方法使用膈肌上升的力量挤压肺及支气管,从而将异物从气管内冲出。如果异物没有冲出,家长要立即放松手臂,然后重复该动作,直到异物被排出,如下图所示的手法。图二1岁以上小儿气道梗阻海姆利克急救法示意图图三海姆利克急救法腹部冲击正面观对于1岁以内的婴儿,因为胃、肝脏、脾脏相对较大,海姆立克急救法并不适用,适用的急救手法为“拍背压胸法”。救护人应该马上把孩子抱起来,一只手捏住孩子颧骨两侧,手臂贴着孩子的前胸,另一只手托住孩子后颈部,让其脸朝下,斜躺于救护人前臂上或趴在救护人膝盖上。先在孩子后背肩胛骨之间用力向下冲击性的拍5次,约1秒1次;若拍背5次仍然不能将阻塞物排出,就开始压胸法。图四拍背法示意图压胸法是将婴儿夹紧翻转过来,令婴儿的背部仰卧在急救员的前臂或大腿上,用手支撑头颈部,婴儿的头超前、朝下,然后另一只手的中指和食指放在婴儿胸廓上两乳头连线下约1指的位置,快速压迫,压迫力度不能太小,深度约为小婴儿胸廓的1/3或者1/2,重复压迫5次,大约1秒1次。图五压胸法示意图拍背5次,压胸5次,如此反复,5次一交替直至异物冲出。如果发现异物已经在婴儿的唇边,要小心将其取出。以上操作时,一定要确保抱稳孩子。另外,要确保孩子处于头低脚高位置,方便异物冲出。上述急救措施反复数次后,仍不能排出异物的,应立即就诊,由耳鼻喉科医生喉镜下或纤维支气管镜下取物,必要时气管插管或环甲膜穿刺。儿童如何预防气道异物梗阻:1.进食时应避免嬉笑、哭泣、打闹、行走或跑步。2.不要给4岁内的孩子吃果冻、爆米花、瓜子、坚果。3.经常叮嘱宝宝不随便将东西放入口内,尤其是圆珠笔帽、口哨、硬币、纽扣,也不要将小东西放在孩子可接触到的地方。4.叮嘱宝宝养成充分咀嚼再吞食的习惯。5.尽量将食物切小切碎再食用。6.使用玩具前,先检查是否有零部件松散容易脱落等情况。这两种方法请多练习,宝爸宝妈、爷爷奶奶、照顾宝宝的保姆阿姨请一定要学会,关键时刻可以挽救生命,因为并不是所有意外事故的发生现场有医务人员,孩子窒息时间长,脑部缺氧,到医院抢救就来不及了。家中的小杂物不要让孩子接触,尤其幼儿一个人玩耍时更要注意。给孩子食用带硬壳的食物,一定要剥干净,并且在家长的看护下进食。预祝各位小朋友拥有一个愉快的六一儿童节!作者:湖南省妇幼保健院汪倩新生儿科副主任医师EN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