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分钟学会气管异物阻塞的救生之法
——“海姆立克法”
年1月3日,广西玉林,一名6岁男孩在家吃饭时,不慎被花生米堵塞气管,导致窒息。孩子气管堵塞之后,家长非常着急和担心。电梯的监控视频显示,慌忙中,该家长将孩子倒挂在肩上,企图将异物抖出来,然后把小孩抱在怀中,一直在按压孩子胸口。不幸的是,医院时,就已经没有了心跳呼吸,经抢救无效死亡。气管异物阻塞是耳鼻咽喉头颈科临床常见急症。异物是指不是气管内生长的,而是自人体外部进入气道内的外来物品,儿童多为坚果、果冻,还有纽扣、电池笔、玩具配件等;成人可为果核、坚硬食物、假牙等。异物可存留在喉咽腔、喉腔、气管和支气管内,轻则可引起声嘶、咳嗽、疼痛等,重则呼吸困难甚至窒息等。以上这位患儿便是死于气管异物阻塞引发的窒息。根据调查显示,气道异物阻塞已经成为导致人类意外死亡的重要原因。而面对这种情况,我们需要掌握互救、自救知识——“海姆立克法”,解救因气道阻塞而导致的呼吸困难,防止悲剧发生。异物进入上下呼吸道的任何一个部位都会使呼吸不畅甚至完全中断,我们称之为气道异物阻塞。症状表现为:突然不能说话、面色潮红、口唇甲床青紫以及双手、指向或握住颈部、出现将手呈现V字型紧贴喉部的“海姆立克征”等呼吸不畅等表现,尤其是在进食时(儿童可表现为面色青紫,哭闹无力等),即可判断为气道异物阻塞引发的呼吸困难。当我们发现有人出现以上症状时,须立即快速进行以下急救行为:
1、快速拨打急救电话;
2、禁止通过大量饮水或进食将异物强行下咽或催吐,安抚患者情绪(防止儿童哭闹),且不可随意移动患者,导致异物移位,引发窒息。
3、科学正确地施行’海姆立克法”。
4、如“海姆立克法”无效,请快速就医。
海姆立克急救法原理,是用外力来冲击腹部和膈肌下的软组织,产生向上的压力,压迫两肺的下部,驱使肺部残留的空气形成一股气流,这股气流带有冲击性和方向性,能够在气道内长驱直入,从而就有可能将阻塞气道的异物排出。
操作方法如下:
一、施救:
1、婴幼儿(1岁以下):首先,施救者一只手固定住患儿头部,将其面部朝下,保持头低脚高,用另一只手掌根部连续叩击肩胛骨连线中点处5次。然后,将患儿翻转成面部朝上,保持头低脚高,检查有无异物排出。如未发现异物,立即用中指和食指按压患儿两乳头连线中点处5次。反复交替操作上述两个步骤,直到异物排出。(如下)
2、站立位施救(1岁以上儿童或成人):意识清醒者让患者站立,施救者站其身后。儿童或身高较矮者,施救者站到患者背后,施救者可跪在其身后,施救者一条腿在前,插入患者两腿之间呈弓步,另一条腿在后伸直。两手臂环绕并抱住患者的腰部;一手握拳,将拳头的拇指一侧放在患者胸廓以下和脐以上之间的腹部;另一手抓住拳头、快速向上冲击压迫患者的腹部,直到异物排出。(如下)
3、坐位施救(1岁以上儿童或成人)。如果患者处于坐位,施救者需弯下腰或者跪下,采用和站立位完全相同急救手法即可。
4、平卧位施救(1岁以上儿童或成人)。这时,首先要将患者仰卧,施救者骑跨在患者的髋部,双手重叠,将下面手的手掌根放置在患者的胸廓以下、脐以上之间的腹部,双侧手臂绷直,再用施救者身体的重量,快速冲击患者腹部,直到异物排出。(如下)
二、自救:
如果自己不小心因异物阻塞引发了呼吸困难,可以以自救版“海姆立克法”进行急救。靠在固定的水平物体上(椅背、桌边、扶手、窗台),用物体的边缘压迫自己的上腹部,快速向上冲击直到异物排出。如果实在找不到此类物品,自己用拳头来冲击腹部施救,也具有良好的救治效果。(如下)
救治成功的标志为:成人患者能自由呼吸、开口说话、面色转为红润,婴幼儿则面色转为红润,哭声响亮,或者直接看到异物排出体外。如果施救中发现患者出现心跳呼吸骤停,则立即进行徒手心肺复苏,并且大声呼救。我科医生提醒广大人民:海姆立克法看似简单,但是如果能快速正确地运用在危急关头,却能在短短几分钟之间挽救生命。小技巧大作用,熟练掌握海姆立克急救法,等于对他人或自己多了一份生命保险!审核:张金桃
编辑:韦凌霜
排版:韦凌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文章已于修改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