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医院
随着一阵阵急促的救护车警报声传来
一名19个月的孩子
被急匆匆送进手术室
……
到底发生了什么呢?
原来在4小时前
孩子意外吞服了一枚戒指
若异物停留时间过长
容易导致胃肠道穿孔、梗阻
甚至影响患儿生命安全
消化内科随即给患儿开启绿色通道
联系麻醉科紧急会诊
在消化科团队和麻醉团队的共同努力下
手术成功!
小孩异物卡喉基本都是儿童无意吞入
小儿喜爱将东西放入嘴内玩耍
又没有辨别食物的能力
极易出现误食、误吞现象
下面让淳小妹带大家科普一下怎样有效预防,正确应对幼童误食、误吞吧~
那么,小孩易吞入的常见异物有哪些?
小孩误吞异物怎么办?
当家长发现小孩误吞异物后,只要当时没有呛咳、呼吸困难、口唇发紫等缺氧表现,不必过分紧张,不必刻意催吐,以防异物误吸入气管。
如果误吞钉子、大头针等异物,不能刻意导泻,因为导泻刺激肠蠕动后,尖锐的异物很可能钩到肠壁,甚至诱发肠穿孔。如果发生这些情况,医院就诊。
家长平时应该怎么有效预防孩子误食、误吞?
1.好好收拾家建议家长蹲下身
以孩子的高度在家里进行一次全面的排查,对孩子而言构成危险的物品,要放在它们不可触及的地方。绝不将过小的物品提供给孩子玩,如1元以下的硬币、各式钮扣等等,只要直径未超过3.17公分〈约喉咙的宽度〉、长度小于5.17公分的小物品,就不该让孩子任意取得。
2.好好检查玩具不要放过每个细节
要定期检查宝宝玩具。给孩子购买玩具时,一定要注意玩具是否能够拆卸,对于玩具上的一些小零件、螺母要注意。避免孩子不慎放入口中吞食。
此外,还要检查填充动物玩具和布娃娃的缝合处牢固结实,确信眼睛、鼻子、纽扣、带子或其他装饰品固定良好,不能被拉下或咬下。检查宝宝的玩具是否有零件松动,避免给宝宝有可拆卸成小块零件的玩具。
孩子误吞异物,家长应该怎么办?
1.家长务必保持淡定
有些家长碰到小孩误服或误吞异物,天塌下来了,各种哭各种闹,首先影响孩子情绪,孩子看家长哭,他就更慌了。其次,慌乱就会导致瞎乱搞,各种不理智的急救办法都会导致孩子病情加重。
2.别擅自采取催吐等措施
不能擅自采取催吐等措施,如异物卡在食道上,患儿可能会出现咽喉部的不适感、喉咙痛等,个别患儿还会有恶心、呕吐的症状。
异物卡在气管:这种情况是比较严重的,会出现呼吸困难、气促等窒息症状,情况就比较紧急,医院就诊。
异物在胃肠内:这个分两种情况
若误吞的是比较小、圆润的异物,并无明显的不适感,进食含粗纤维的食物如韭菜、芹菜等蔬菜,部分异物通常能经肠道排出,也就是说拉个便便就没事了;
如果是尖锐的异物,如不规则的金属、腐蚀性异物等则难以从消化道排出,就医院就诊、取出。若处理不及时,患者出现腹痛、发烧、腹泻,甚至是便血等情况,就可能是异物引起穿孔,如果胃镜、肠镜无法处理,将采取开刀、手术的方式处理。
老爸老妈们千万不要大意!
还愣着干什么?
赶紧收拾东西去!
来源:医院
编辑:李雪玲、诸慧岚(实习)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