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关将近
家家户户都开始张罗着过年
年味渐浓
大家正忙忙碌碌准备年货中
而春节走亲访友
各种意外事件也伺机而动
有调查显示
春节期间1至5岁儿童中
意外事件以异物卡喉伤害最为高发
而烧伤、烫伤、溺水、走失也是高发意外
近期,在市一院就接诊了多例异物卡喉的案例。
案例一
其中,一位有多种慢病的老者,在家中进食馒头突发呼吸困难,症状无法缓解,随后出现意识丧失,不省人事,无法自主呼吸,家属马上拨打,并根据指挥中心指导心脏按压,医护人员到达现场,评估后立即予以心脏按压,气管插管等一系列救治措施,喉镜下可见一大团“馒头”。
案例2
另有一位仅2岁多的孩子在进食稀粥后出现呕吐、呛咳,逐渐出现颜面紫绀、意识不清,家属立即拨打,同时予“按压人中、心脏按压、人工呼吸”等处理。急救车到达给予气管插管,气管插管内可吸出较多粥样物,经过一系列抢救患儿恢复自主心率,后转运至儿科重症监护室进一步抢救。
临近春节
大朋友、小朋友吃鱼、鹅、
烤鸭、坚果等比较多
食道卡异物发生的可能性比较大
市一院提醒
食道卡异物异常凶险
但完全可以避免
容易发生“卡喉”的人群,应该如何防范?
医院急诊医学科副主任医师杨国华指出,如及时解除梗阻的异物,那么一般患者的预后还是较为良好,但如果处理不及时,病人病情易致严重,可迅速出现意识的丧失,甚至呼吸心跳停止。其实食管异物卡喉,没有季节性,任何时候都可能发生。
一般多见于老年人和婴幼儿,老年人常发生于进食的时候说笑、吃大块的食物速度较快、咀嚼不全、吞咽过猛的时候。对于婴幼儿好发于三岁以下,常见口含异物说笑、打闹或运动之时,口含物容易被吸入气管引起气管阻塞导致窒息。
由于老人食管的蠕动和排空较慢,这个年龄也是佩戴假牙或者牙齿不全的时候,易导致食物不能充分咀嚼,咳嗽反射的动作较为迟缓。部分老年人因脑卒中遗留下吞咽功能的下降,因此异物梗阻在老年人较为多见。其次就是幼儿与喝醉酒的人。
我们可以这样防范:
1.将食物切成小块细碎些。
2.充分咀嚼食物。
3.口中含有食物时应避免大笑、说话、行走、跑步等。
4.不允许儿童将小玩具放在口中。
5.对于有假牙的老人,应警惕假牙脱落造成误吞,对于饮酒后进食的人,应避免酒醉呕吐物导致窒息。
6.老人应清淡饮食,吃容易消化的食物。
7.对于老人与幼儿,应避免食用果冻,麻花,糖果,纤维过长的鱿鱼丝或牛肉干,粘稠食物如花生酱,坚果类如葡萄干、核桃等,小巧水果如葡萄、樱桃、龙眼,肉肠,大块肉,长面,多刺的鱼,汤圆,肉丸,多纤维的蔬菜如芹菜、豆芽以及奶茶里的珍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