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是指机械通气48h后至拔管后48h内出现的肺炎;而VAP的主要发病机制是口咽部定植菌的误吸,而口腔护理是预防口咽部病原微生物定植,减少VAP发生的重要干预措施;研究发现,在插管后4h内介入首次口腔护理,可以降低患者的早发性VAP的发生率和死亡率,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入住ICU时间;研究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纳入标准:
①首次入ICU的气管插管患者;
②年龄≥18岁;
③预计机械通气时间>48h
排除标准:
①原有肺部疾病或有肺部感染;
②48h内重复插管;
③无牙齿;
④吸入性烧伤
方法
三组从首次介入口腔护理的时间不同外,均采用统一的护理和治疗措施,如:
①加强消毒隔离,严格执行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②每日口腔护理两次,方法为棉球擦洗法,溶液为0.12%复方氯己定含漱液
③按需吸痰
④床头抬高30°~45°
⑤每4h监测一次气囊压力,保持在20~30cmH2O
⑥通气时间>72h的患者常规行声门下分泌物吸引
⑦应用镇静剂的患者采取每日唤醒,评估患者自主呼吸能力及脱机指证
⑧留置胃管,给予适当营养支持
⑨应用抑酸剂预防消化性溃疡
⑩呼吸机管道、湿化器每周更换一次,及时清除呼吸机管路及集水杯内冷凝水
观察指标
①早发性VAP相关检测指标:胸片、血常规、体温、痰液性质、听诊等来判断是否发生早发VAP
②其他预后指标:记录患者的脱机时间和死亡人数,计算总的机械通气时间、ICU入住时间及死亡率。
VAP诊断标准(早发性VAP发生在机械通气≤4d,晚发性VAP发生在机械通气≤5d)
①使用呼吸机48h之后发病;②与机械通气前胸片比较,出现肺内浸润性阴影或者显示新的炎性病变;③体温>38℃,呼吸道出现脓性分泌物;④发病后从支气管分泌物中分离到新的病原体
结果
讨论
在临床实际工作中,插管后患者首次口腔护理时间的选择,通常是根据临床具体情况和护士的工作负担量来确定;研究发现,随着首次口腔护理时间的向后推迟,患者早发性VAP发生率和死亡率逐渐升高;出现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是由于早期应用氯己定行口腔护理,会使患者口腔定植菌数量短期内明显减少,从而减少定植菌误吸的数量,进一步减少早发性VAP发生率和死亡率。
研究发现,插管后4h内介入首次口腔护理,可明显降低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和入住ICU时间,并且随着首次口腔护理时间的向后推迟,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入住ICU时间逐渐延长。导致这种结果出现的原因,考虑是由于早期介入口腔护理,降低了患者早发性VAP发生率,缩短了患者的上机时间,进而缩短了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和入住ICU时间。
结论
在严格执行其他集束化干预措施的基础上,于插管后4h内介入首次口腔护理,可以降低患者早发性VAP发生率与病死率,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入住ICU时间,最大限度的改善患者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编者:医院徐艳朵)
参考文献:
[1]杨慧宁,王鲜平,张娜,等.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病原菌分包及耐药性研究[J].医院感染学杂志,,22(3):-
[2]卢玉林,陈剑,周友全,等.经口气管插管前口腔清洁对减少口咽部细菌黏附的作用[J].中华护理杂志,,44(12):-
[3]MunroCL,GrapMJ,SesslerCN,etal.Preintubationapplicationoforalchlorhexidinedoesnotprovideadditionalbenefitinpreventionofearly-onsetventilator-associatedpneumonia[J].Chest,,(2):-
[4]护士进修杂志年3月第31卷第6期
精彩内容推荐:
“”:WHO对牙齿健康的标准
ICU综合征,你了解多少?
实用!怎样测血糖不疼?
水银体温计意外破碎的紧急处理流程
要点
血液安全
温馨提示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