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幽门梗阻病因
肠梗阻病因
脑梗阻症状
肾梗阻症状
食道梗阻症状
食管梗阻症状

芝子保健明恩芝子幼儿园急救培训人人学

为了加强幼儿园安全保健工作的管理,提高每位教职工的安全应急能力,让教师们能在幼儿园突发事件中运用一些简单易行的急救知识去进行急救,8月31日晚上18:00,明恩芝子幼儿园特邀中国安全健康教育中心宴波老师对全园教师进行了急救知识培训。特别对气管异物堵塞的处理和心肺复苏、高烧惊厥等基本程序通过PPT展示、现场示范等进行了深入的介绍!教师们认真聆听、积极提问、踊跃尝试并进行模拟操作。气道异物梗阻的应急救护

气道异物梗阻是较常见的危及生命的急症之一,是指呼吸道被异物阻塞而不能正常呼吸,导致窒息,如不及时救治,迅速威胁患者生命,甚至死亡。

一、气道异物梗阻易发人群

1.儿童。3岁以前的孩子,因磨牙还没有长好,咀嚼的功能也不太好。咳嗽、吞咽等自我保护反射还没有发育完全,在玩要、哭、嬉戏、吸食、暇奶时较易发生气道梗阻。

2.老年人。老年人咀嚼功能差,会厌菱缩,进食过快或吃大块硬质的食物,如鸡块、排骨等。

3.醉酒者。醉酒者因呕吐而误吸。

4.脑血管疾病患者、进食说话者、吞咽过快者等

二、常见易梗阻物品

1.食物:花生米、黄豆、葡萄干、瓜子、核桃等以及果冻、软木塞、葡萄、樱桃、荔枝、桂圆、大块的硬质食物(肉类带骨)等。

2.物品:钮扣、小玩具、笔帽、橡皮、拼图贴图、硬币、弹珠、图钉、别针、螺丝钉、竹签、金属环、鱼钩、发夹、拉链、长命锁、苍耳球、狗尾巴草、生物试验针等。

三、气道异物梗阻的表现

1.气道异物不完全性阻塞

患者可以有咳嗽、喘气或咳嗽微弱无力,呼吸困难,张口吸气时可以听到异物冲击性的高啼声,面色青紫,皮肤、甲床和口腔黏膜发绀。急救人员不易干扰患者自行排除异物的努力,但是要守在患者身旁,并监护患者的情况,如果气道部分梗阻仍不能解除,应迅速启动EMSS。

2.气道异物完全性阻塞

较大的异物堵住喉部、气道处,患者面色灰暗、发绀、不能说话、不能咳嗽、不能呼吸、昏迷倒地、室息,呼吸停止。如不能及时解除梗阻,患者将丧失意识,甚至很快发生死亡。

四、气道异物梗阻现场急救原则

重要的是询问意识清楚的患者:“你被卡(呛)了吗?”清醒的患者会点头示意同意实施救治。救护员现场即刻实施救治,同时尽快呼叫,寻求帮助,拨打急救电话。

气道异物梗阻之自救法

看:宴老师讲的

多详细

创伤救护之止血

一、创伤救护概述

创伤主要指机械性致伤因素(或外力)造成的机体损伤。广义创伤的原因还包括物理、化学、生物等因素。常见创伤原因有交通事故中发生的撞击、碾轧、减速等,日常生产、生活中意外发生的切割、烧烫、电击、坠落、跌倒等,以及自然灾害或武装冲突中发生的硬埋、挤压、枪击、爆炸等。这些都会造成各种损伤,导致人体组织结构的损害和功能障碍。

创伤的特点是发生率高、危害大,对严重的创伤如救治不及时,将导致东和威胁生命。

二、创伤救护检伤程序:依次从头、颈、胸、腹、背、下肢、上肢进行检查。

三、血量计算:成人的血液约占自身体重的8%(女性血量为体重的7.8%,男性为体重的7.5%)。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浆约占全血体积的55%,血细胞约占全血体积的45%。

四、出血类型和症状

1、按部位分。分为外出血和内出血。

(1)外出血:皮肤破损即可造成外出血。处理原则为直接压迫止血。

(2)内出血:创伤、坠落伤、击打伤、腹部锐器伤或钝器伤均可造成内出血。创伤后,局部压痛、擦斑、血管丰富器官的体表衣物压痕、腹部僵硬、血性呕吐物、便血、尿血、无明显原因的体克等均应考虑有内出血。内出血的处理原则为抬高下肢,但是颅内出血禁止拍高下肢。

2、按性质分。分为动脉出血、静脉出血、毛细血管出血。

(1)动脉出血:鲜红、喷射状、危险大。

(2)静脉出血:暗红、涌出状、可压迫止血

(3)毛细血管出血:鲜红、渗出状、危险小。

五、出血后果

1、小于5%(m1):可通过身体调节,完成自动代偿

2、大于20%(m1):面色苍白、肢体湿冷进入休克。

3、大于40%(以上):休克,逐渐进入死亡。

六、止血方法

1、直接压迫止血。敷料盖于伤口,压迫止血。如果出血持续,再加更多的敷料,用更大的力量压迫,直至医生到达。

直接压迫止血方法:拍高伤肢,敷料覆盖,加压包扎:伤口处有骨折,用厚敷料垫好,才可包扎;救护员要戴医用一次性手套,避免直接接触血液。

2、间接压迫止血。不拔出异物,以免大出血,难以止血。间接压追止血方法:在伤口四周施加压力,置大量敷料于异物周围作固定及止血。

瞧:我们的老师

听得多认真!

心肺复苏术

1.黄金急救4分钟。如果心脏停止跳动1分钟内开始实施心肺复苏,成活率90%以上。每延长时间1分钟,存活率下降10%。4分钟只剩60%的机会,超过10分钟成活率几平为0。所以,心肺复苏越早成功率越高,救命的黄金时间在4-6分钟内。

2.应急救护原则。观察要四看,检査要全面,防护要做好,救治才安全。(1)观察四看:一看现场环境是否安全,二看伤员病情,三看自己有没能力单独施救,如果不能,要立即拨打急救电话或大声呼唤旁人帮助施救,四看救护员证件,取得现场人员认可。(2)检查。不断安抚伤病员,全面检查伤情,保证不遗漏。(3)防护。在处理伤口、血迹或呕吐物时,注意保护自己。常用防护用品有眼镜、口罩、不透水手套等。3.心肺复苏的操作流程(1)评估环境,做好防护。表明身份并征得伤病员或围观群众的同意,方可施救。(2)判断意识。轻拍重唤“喂,你怎么啦?”(3)高声呼救,求得周围人的帮助,包括指定人员找打急救电话,请求AED和现场人员的援助等。(4)将伤病员反转成复苏体位,注意翻转时保护脊柱。(5)判断呼吸。用5-10秒钟扫视伤病员胸、腹部有无起伏。(6)实施胸外心脏按压。对无意识、无效呼吸者,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压。(7)打开气道。采用仰头举颏法,使伤病员鼻孔朝天。抢救过程中始终保持气道打开状态(8)人工呼吸。救护员捏住伤病员鼻翼、包严伤病员的嘴,进行2次口对口吹气。吹气量约-毫升,使伤病员胸廓上拍,维持一秒钟以上。避免过度通气。两次吹气间要有间隔,便于气体回流。4.心肺复苏要点(1)手法必须正确,第一下按压要试探伤病员可承受的力度。(2)正确取位后向脊柱方向垂直按压,不可左右摇摆。(3)随时观察伤病员的反应和面色变化,连续CPR直至医生到达。(4)如果现场有超过2个急救员,应每隔2分钟左右交换人员进行CPR,以防止疲劳,并提高按压质量。交换时要将中断按压减到最少,10秒钟内交換完成。5.心肺复苏注意事项(1)只有进行正确的按压才能使心脏泵血,这一点至关重要。(2)未经过心肺复苏培训者,仅做胸外心脏按压。(3)经过心肺复苏培训者,按30:2操作心肺复苏。(4)严禁给有呼吸、有心跳的伤病员进行胸外心脏按压。6.胸外心脏按压并发症。即便按压手法正确,胸外心脏按压难免造成肋骨骨折、胸骨骨折、胸肋骨分离、气胸、血胸、肺挫伤、肝脾裂伤、脂肪栓塞等并发症。7.胸外心脏按压禁忌症。有开放性气胸、胸廓畸形、肋骨骨折、心包积液等症的患者不能进行胸外心脏按压。8.终止心肺复苏的指征(1)人救活了。(2)医务人员到达现场。(3)救护员精疲力竭。

心肺复苏术之儿童心脏按压

心肺复苏术之成人心脏按压

海姆立克急救法

食物、异物卡喉常见于进食或口含异物时嬉笑、打闹或啼哭而发生,尤其多见于儿童。

主要表现为突然呛咳、不能发音、呼吸急促、皮肤发紫,严重者可迅速出现意识丧失,甚至呼吸心跳停止。

海姆立克急救法怎么做?01

成人海姆立克急救法(1~8岁儿童采用同样方法):

施救者站在患者后面,脚成弓步状,前脚置於患者双脚间。以大拇指侧与食指侧对准患者剑突与肚脐之间的腹部,具体在肚脐上两横指处。

用左手将病人背部轻轻推向前,使病人处于前倾位,头部略低,嘴要张开,有利于呼吸道异物被排出。

另一手置于拳头上并握紧,双手急速冲击性地、向内上方压迫其腹部,反复有节奏、有力地进行,以形成的气流把异物冲出。

02

如果是自己,周围无其他人,孤立无援时可以自救:

一手握拳,另一手成掌捂按在拳头之上,双手急速冲击性地、向内上方压迫自己的腹部,反复有节奏、有力地进行。

或稍稍弯下腰去,靠在一固定物体上(如桌子边缘、椅背、扶手栏杆等),以物体边缘压迫上腹部,快速向上冲击。重复之,直至异物排出。

03

婴儿采用拍背压胸法(1岁以内):

先将婴儿趴在大人前臂,依靠在操作者的大腿上,头部稍向下前倾,在其背部两肩胛骨间拍背5次,依患者年纪决定力量的大小。再将婴儿翻正,在婴儿胸骨下半段,用食指及中指压胸5次,重覆上述动作直到异物吐出。

切忌将婴儿双脚抓起倒吊从背部拍打,因人体解剖关系,不仅无法将气管异物排出,还会增加婴儿颈椎受伤的危险。

海姆立克急救法的原理通过此次培训,进一步提升了教师们的应急处理能力,让大家感受到了急救的意义,体会到了掌握急救知识和能力的必要性,教师们掌握了很多急救要领,在生活中、工作中也能够运用急救知识进行紧急救护,为应对突发事故做到未雨绸缪,为每一位在园幼儿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明恩芝子幼稚园不仅有一流的硬件设施、优秀的师资、丰富的课程,还有孩子们脸上自信的笑容、努力的身影和不畏艰难勇于探索的精神。孩子们,我们期待着你的到来!

明恩芝子幼稚园 

明恩芝子幼稚园年9月份招生

名额预定中

招生-

(张老师)

(虢老师)

(张老师)

招生对象:小班(2个)

提供材料:

1.幼儿一寸彩照

2.户口簿复印件(父母、户主、幼儿栏各一份)

3.父母任何一方身份证复印件

4.体检合格表



转载请注明:http://www.sjingsr.com/jgzzz/452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