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4日公布,2月25日,首例新冠肺炎合并脑炎患者出院。新冠肺炎患者可合并ARDS、心肌损害、凝血功能异常、肾脏损伤、肝脏损害等多脏器损害,尚未发现有中枢神经系统受累的报道,此病例报道在全球尚属首例。
2月25日,56岁的许先生终于走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的大门。新冠肺炎危重型、合并脑炎,作为首例新冠肺炎并脑炎患者他的救治成功给医护人员带来的喜悦是巨大的,而主持救治工作的该院ICU主任刘景院却顾不上这些,他此时特别想提醒正在一线抗疫的战友们:「患者出现意识障碍,一定要考虑病毒有可能攻击中枢神经系统。」
图片来源:地坛重症医学
自今年1月12日收治2例新冠肺炎疑似病例(20日为确诊病例),截止3月4日7时,累计收治新冠肺炎患者人,许先生是唯一1例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并脑炎患者。
新冠肺炎患者可合并ARDS、心肌损害、凝血功能异常、肾脏损伤、肝脏损害等多脏器损害,尚未发现有中枢神经系统受累的报道,此病例报道在全球尚属首例。
许先生1月24日以新冠肺炎、危重型、呼吸衰竭收入院。入院后给予联合干扰素雾化、抗病毒治疗,预防细菌感染,并给予中医辨证用药。未见好转,高热,乏力,呼吸困难逐渐加重。
1月27日(起病第10天)胸部CT显示双肺磨玻璃密度影范围扩大,部分实变影。短暂予经鼻高流量吸氧,其呼吸窘迫无缓解,烦躁不安,呼吸50次/分,氧分压85%,在ICU进行气管插管,按照重度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呼吸通气原则进行机械通气。
治疗96小时后(起病第14天),患者出现颌面及口角频繁抽搐,伴持续呃逆,医生查体发现颈抵抗阳性,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迟钝,四肢肌张力升高,双侧膝反射亢进,双侧巴氏征及踝阵挛阳性,头颅CT颅内未见异常,测脑脊液压力大于mmH2O,脑脊液外观无色清亮,生化检测无异常。
医院重症医学科、检验科及中国疾控中心传染病所联合工作组对采集的脑脊液标本进行宏基因组二代测序、鉴定可能的感染病原体过程中,排除了其他病原体,获得了SARS-CoV-2病毒基因组序列。通过基因测序证实脑脊液中存在SARS-CoV-2,临床诊断病毒性脑炎。
医护人员经过对其14天机械通气和甘露醇控制颅压、咪唑安定控制抽搐、丙种球蛋白及甲基强的松龙抗炎等针对病毒性脑炎的处理,观察患者肺病影像学逐渐好转,神经系统症状消失。
2月10日(起病第24天)在充分评估患者呼吸及神经功能后拔出气管插管,给予鼻导管吸氧。2月18日(起病第32天)转出重症监护室,到新冠确诊病房继续接受治疗。
图片来源:地坛重症医学
医院ICU主任刘景院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已经成为一个全球公共卫生事件,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的救治仍然是一个巨大挑战,病毒对靶器官的直接损害以及因此而导致的全身炎症反应可能是SARS-CoV-2感染人体后主要的致病机制。
刘景院提醒抗疫救治一线中的医护人员,在临床观察中,不乏有颈抵抗,病理征阳性,突发意识障碍甚至昏迷的病例存在,面对此类患者,需要警惕新冠病毒感染可累及中枢神经系统,及时进行脑脊液等相关检查,并完善脑脊液SARS-CoV-2核酸及基因测序等工作,为更全面了解COVID-19做出探索,并积极处理相关神经系统并发症,从而进一步降低危重病人的病死率。
文章来源:医院陈明莲向攀
最早看红楼梦时,还是个少不更事的小孩。
10岁,不知愁滋味,看不懂宝黛钗的三角恋,看不懂贾府的兴衰。
却记得电视上的刘姥姥耍宝,一句“老刘,老刘,食量大似牛,吃一个老母猪不抬头”,笑得肚子都疼了。
18岁,争强好胜,信誓旦旦地把《红楼梦》列入必读书单。
可读了没几回就放弃了,实在读不下去晦涩的文字,也不懂为什么姑娘们居然都一致地爱上了宝玉这样的“渣男”?
30岁,一个人在他乡拼搏。穷过,哭过,经常熬夜到凌晨2点,却离理想的生活很远很远。
面对孤独的城市,我不知道应该咬牙坚持留下,还是回老家去寻找诗与远方?
直到听到电台里的一个磁性男声,他说:
大观园里两个最精彩的女孩子,一个宝钗,一个黛玉。她们两个一个出世,一个入世。黛玉在大观园里陪葬了她的青春,而宝钗决意入世。
她自认为不可能永远保有青春的天真无邪,必须进入充满纠结的现实世界。
听罢我才发现,我以为自己想成为黛玉,随心所欲地活着,但是内心深处的躁动却让我想做薛宝钗,在尘世中奋斗,做个有担当的人。
但是,单做林黛玉或薛宝钗,都不会幸福。
女人要做的,是学会在积极入世的同时,保持一颗宁静的心态。在大江奔流中,始终守住心中的岁月静好。
年少不懂红楼梦,读懂已是中年人。
直到听到这个男人对宝黛的解读,我才真正懂得了红楼梦里的大智慧。
从满清贵族,到一穷二白
这个男人说“红楼梦,是我自己的故事”
那天以后,我忍不住把这个男人的背景都扒出来看了一遍,结果欲罢不能。
原来,林青霞把他称为唯一偶像,每个周末从香港飞到台湾听他讲红楼。
他每开一场讲堂都座无虚席——上至豪门阔太企业金领,下至卖菜小贩服刑犯人,都赶来听他一席话。
一度,整个台湾都为他痴狂。
他就是蒋勋——红楼梦的摆渡人。
红楼梦,是蒋勋自己的故事。
蒋勋之母是清末正白旗贵族,家道中落,举家逃亡到台湾。原来的富贵人家,为了“活命”而四处奔波,转瞬身无分文。
家业衰败后,父亲对蒋勋极其严苛。小蒋勋一次去偷挖番薯,结果被老农民骂到口干舌燥,回来父亲就罚他跪下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初读红楼时,蒋勋吓了一大跳。他发现曹雪芹也是正白旗贵族,14岁就被抄家,像极了他的身世。
从那以后,顽石一般的蒋勋,发了疯似地读着红楼梦。
唯独在红楼之中,他孤独的心才有地方安放。
他成了华人圈家喻户晓的文化教父
因个性超脱而爆红网络
原来,命运早就自有安排。
长大后,蒋勋写的小说得过台湾省小说比赛第一名;电台节目获得了金钟奖;书籍写了70多本。对红楼梦的解读也爆红网络,受到上亿人追捧。
他成了华人圈家喻户晓的文化教父。
然而看遍了红楼中生命的大起大落,蒋勋却比普通人更舍得放下。
他舍得放下功名:很少人知道他曾被赋予担任要职,却断然拒绝,只因想做简单的自己。
他舍得抛弃利禄:可以仅仅因为看到一名学生在草地上读诗,心向往之,就立刻辞去做了7年的美术系主任。
就像贾宝玉一样,蒋勋“渴望摆脱大人加在他身上的虚假价值”,活出真正的自己。
一次他出行,地铁上人贴人,充斥着浓浓汗臭。
蒋勋心里正难受,又一想: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来共枕眠。这些人都是几百年才遇到的人,那就更舍不得错过了,立刻饶有兴趣地观察这些有缘人。
一次他讲课,有位女生不听讲,只顾在教室里哭。
蒋勋想要劝阻,却突然想到:她是不是跟林黛玉一样,是来还眼泪的?于是温柔地由她去了。
《人物周刊》这么描写他的一天:
每天黎明即起,打坐、抄经,“仿佛七八十岁的老僧”。
9点钟开始一天的工作,这时他是温厚的中年人。
晚上,学生常常带他去年轻人的夜店和欢场,他在那里看到以各种匪夷所思的方式浪掷的青春,宛如20岁青年。
在红楼梦的熏陶下,他能发自内心的尊重不同的活法,把每一种人生都活到极致。
他是林青霞的“唯一偶像”
连菜市场大妈都对他的声音“上瘾”
为什么蒋勋解读的红楼梦,得以在半个世纪内不断风靡,让人听了10遍,20遍,30遍都不过瘾?
海清说:蒋勋的渊博,让人想偷来填充自己。
张晓风说:蒋勋从容、雍雅、慧杰、自适。
就连林青霞——这个被导演徐克称为“五十年才出一个的美人”,每周必从香港飞到台湾听他讲红楼。
当时林青霞正处于人生低谷,是蒋勋的解读让她重新获得了宁静。她说:
“蒋勋的声音能给我安定的力量,就像半颗安眠药。”
蒋勋讲红楼梦中让人上瘾的,是他对红楼梦中人入木三分的人性解读。
谈到妙玉的不近人情,说那是一种防卫的硬壳:
“妙玉家道中落,心中积压着不可说的苦闷,对乡下来的刘姥姥嗤之以鼻。这样孤芳自赏的性格,即使在今日也难有朋友。
但她的孤芳自赏是一种怕受伤的保护,像最柔软的蛤蜊,往往需要最坚硬的外壳来防卫。”
谈到宝黛的爱情,他说:
黛玉天生喜散不喜聚,而宝玉天生喜聚不喜散。
黛玉觉得既然要散,为了不增添悲伤,不如不要开始和人交往,宝玉觉得情深难得,所以久一点柔情是一点。
“个性如此不同的人成为知己,是因为他们对生命的眷恋是一样的。”
谈到晴雯的悲剧,他说晴雯傲气的性格容易遭人怨恨,所以王夫人才会误会她勾引宝玉,将她逐出贾府。
晴雯心比天高,丫鬟是要做很多粗重的活的,但晴雯却留了3根慈禧太后那样的红指甲,因为那是金贵的象征。
病死之前,她凭着最后一丝力气将自己最宝贝的长指甲咬断,交给宝玉,令人动容。
就像许多出身卑微的人一样,她们不对世俗妥协,宁可受到误解,再平凡也要活出自己。
蒋勋对红楼的解读风靡了半个世纪,不但豪门阔太喜欢听,连卖菜的小贩都坐满了他一个班。
在课上,蒋勋说红楼里让他最震惊的就是晴雯之死。晴雯临死时,话都说不出来,为了表达爱意,她和宝玉交换了内衣。
结课后,菜贩子模仿晴雯对宝玉做的,送蒋勋一条红内裤,用最私密的衣物表达对他的感激。
蒋勋说:“曹雪芹了不得,他能看见所有的人。”
蒋勋了不得,他有一双曹雪芹般的眼睛,能够带你洞明人性。
30岁后,读懂《红楼梦》
做十分懂人性的女人
不知从何时开始,我害怕读红楼的人。
一跟他们交往,我就像一个透明人,他们似乎拥有一本“人性的百科全书”。
他们对人性的透彻认知,让我既想靠近,又害怕暴露出我的无知。
虽然很多人曾无数次地想要拿起书架上的《红楼梦》,却以失败告终:
“读过几次,每次连第一回都看不完。”
“动不动就来一首诗,赤裸裸地在挑战我的文学素养……”
“讲的都是生活琐事,黛玉和宝玉的感情线倒是有点进展啊!
20岁以前,你读不读红楼,可能是运气所限。
可是到了30、40、50岁,你读不读红楼,能不能够做到世事洞明,人情练达,是自己能够决定的。
现在为你带来蒋勋半个世纪以来、数十次阅读《红楼梦》,凝聚而成的《听蒋勋讲红楼梦》。
听蒋勋畅谈个章回
已更新完毕,支持反复回听
每天15分钟,听蒋勋解读不一样的红楼梦
洞察中国人性,治愈你我人心
仅需99元!
长按识别下方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