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在身边,师者先行,作为一名幸福的教育工作者,作为孩子们的陪伴者和引导者,承载这份信任的同时,我们时刻把幼儿的安全放在工作的首位。
为了能在突发事件中掌握运用简单易行的急救知识进行急救,我们请来了儿童保健科李丽峰主任为我们全体教职工进行培训。
异物梗阻
处理方法:
1.鼓励孩子咳嗽
2.拍背法---让孩子趴在救护者膝盖上,头朝下,托其胸,拍其背部,使孩子咯出异物。
3.催吐法---用手指伸进口腔,刺激舌根催吐,适用于较靠近喉部的气管异物。
4.海姆立克急救法——儿童“海姆立克”急救手法如果是儿童(1~8岁)发生气管异物哽塞,其海姆立克法要领和成人相同。救护者站在受害者身后,从背后抱住其腹部,双臂围环其腰腹部,一手握拳,以大拇指侧与食指侧对准患者的肚脐和剑突之间的部位,具体在肚脐上两横指处;另一手成掌捂按在拳头之上,双手急速用力向里向上挤压,反复实施,直至阻塞物吐出为止。
李主任进行实操演练示范
保健医老师进行实操演练学习
关键词:
拍背、催吐
心脏复苏
医生进行现场示范
掌握动作要点
一唤,判断是否有意识:
二看,判断是否有呼吸和脉搏:
三呼,呼叫急救系统:
四复苏,开始心肺复苏。
老师进行学习和演练
骨折时的紧急处理
处理方法:
骨折固定原则有三个:
第一,要找一个坚实的固定物对它进行固定,固定物要放在肢体的外侧,同时不要覆盖伤口;第二,固定物的长度,上肢要超过两个关节,下肢最好要超过三个关节,因为下肢的肌肉比较坚韧,只有超过三个关节长度的固定物才能达到有效固定的作用;第三,在捆绑固定物的同时,打结一定要打在固定物上,这个结不要直接打在病人的伤肢上,减轻打结的压迫伤害。
通过此次培训,进一步提升了老师们的应急处理能力,让大家感受到了急救的意义,体会到了掌握急救知识和能力的必要性,知道在生活、工作中正确运用急救知识进行紧急救护,为应对突发事故做到未雨绸缪,为每一位在园幼儿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点“在看”给我一朵小黄花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