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普及救护知识
提高社区居民和单位的自救互救能力
彭浦新村街道红十字会
于日前在街道红十字服务总站
组织开展了共8个课时的
社区居民现场初级急救普及培训班
培训中
培训老师采用理论和实际操作
相结合的方式
并结合真实的突发事件案例
教导学员们
?如何实施心肺复苏
?如何操作除颤仪
?气道异物梗塞如何急救
?如何进行创伤包扎
?如何应急处置突发事件
等急救内容
更多急救知识了解一下
可以跟着视频学哦↓
心肺复苏当患者发生心脏骤停,如得不到及时的抢救复苏,则会对大脑和其它人体重要器官造成不可逆的损害,而心肺复苏正是针对骤停的心脏和呼吸采取的应急救护措施,正确地实行心肺复苏,可以为进一步抢救直至挽回心脏骤停患者的生命赢得最宝贵的时间。(视频时长1分05秒)AED(自动体外除颤器)AED(自动体外除颤器)是一种便携式医疗设备,是可以被非专业人员使用的用于抢救心脏骤停患者的医疗设备。据介绍,目前,红十字会已经在上海的各类公共场所配备了余台AED(自动体外除颤器),及时、得当地使用AED(自动体外除颤器)对心脏骤停患者实施电击除颤,可让患者心脏恢复有规律的跳动,使院前急救生存率显著提高。(视频时长1分钟)海姆立克急救法气道异物梗阻在生活中并不少见,它是导致心脏骤停的主要原因之一。气道异物梗阻又可以分为不完全性气道异物梗阻和完全性气道异物梗阻。(视频时长1分12秒)不完全性气道异物梗阻表现为剧烈咳嗽、呼吸困难、面色青紫等,此时可通过海姆立克急救法帮助患者及时排出异物,避免因窒息而导致的心脏骤停。而完全性气道异物梗阻表现为面色灰暗、不能说话、不能咳嗽、不能呼吸、昏迷倒地、窒息,甚至呼吸停止。当患者发生完全性气道异物梗阻,需及时实行心肺复苏。记者、图片:邢蓓琳部分来源:上海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