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
老人、小孩出现异物卡喉的情况,
相对比较常见,
一不小心还有窒息的风险。
当我们身边发生这种情况的时候,
怎么办?不要慌,
掌握海姆立克急救法,
关键时刻也许能救命。
海姆立克急救法,即海姆立克腹部冲击法,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兴起,常用于急性呼吸道异物堵塞,是目前公认的气道梗阻现场急救的最有效方法之一。因为操作时的姿势接近拥抱,所以这个急救法也被称为“生命的拥抱”。
原理海姆立克急救法的原理主要是冲击患者的上腹部,令腹部的膈肌迅速上抬,使胸腔的压力突然增加。由于胸腔是密闭的,只有气管一个开口,故胸腔(气管和肺)内的气体就会在压力的作用下自然地涌向气管,从而给气道一股向外的冲击力,促使梗塞气道的异物排出。
在使用海姆立克急救法时,
根据对象的不同,
需要变换不同的操作方法,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婴儿
●5次拍背
将患儿的身体扶于抢救者的前臂上,头部朝下,抢救者用手支撑患儿头部及颈部;用另一手掌掌根在患儿背部两肩胛骨之间拍击5次。
●5次压胸
如果堵塞物仍未排出,实施5次压胸法。首先使患儿平卧,面朝上,躺在坚硬的地面或床板上,抢救者跪下或立于其足侧(或取坐位,并使患儿骑在抢救者的两大腿上,面朝前)。抢救者将中指和食指并拢,放在患儿胸廓下和肚脐上的腹部,快速向上重击压迫,但要刚中带柔。重复以上操作,直至异物排出。
2.成人抢救者站在患者身后,
从背后抱住其腹部,
双臂环其腰腹部,
一手握拳,拳心向内,
按压于患者的肚脐上方两横指处,
另一手成掌捂按在拳头之上,
双手急速用力向里向上挤压,
反复实施,直至阻塞物吐出为止。
??
3.自救有两种方法:
●自己一手握成拳,另一手包裹住拳,快速向内向上冲击肚脐上两横指处,直到异物排出。
●若自身力气不够,则靠在一固定的水平物体上(如桌子边缘、椅背、扶手栏杆等),以物体边缘压迫上腹部,快速向上冲击。重复之,直至异物排出。
4.
新浪微博:
秀米XIUMI意识不清者
抢救者可以先使患者处于仰卧位,然后骑跨在患者大腿上或在患者两边,双手两掌重叠放置于患者肚脐上两横指处,用掌根向前向下突然施压,反复进行。
虽然海姆立克急救法在关键时刻能救命,
但是也存在一定的风险,
使用时,有以下注意事项须知:
仅仅适用于异物吸入气道,不能用于食道异物的紧急处理,且不要在看似气道梗阻,但仍能说话、呼吸的人身上使用。
一旦尝试海姆立克急救法不能将异物排出,患者的呛咳和呼吸困难还在持续,医院紧急抢救或拨打急救电话。
可能给患者带来一定的伤害,尤其对老年人,因其胸腹部组织的弹性和顺应性差,按压可能导致肋骨骨折,胸腔或腹腔内器官的破裂、出血,因此,发生气道异物阻塞时,应首先采取其他方法排出异物,在其他方法无效且患者情况危急时才考虑海姆立克急救法。
这个急救方法你学会了吗?
快去再复习回顾几遍吧!
信息来源:中国新闻网、人民日报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删)
图文编辑:蒙玉凤/传媒部
责任编辑:华南农业大学红十字会传媒部
初审:方霞
复审:杨晓仪
终审:朱文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