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实习的13级小伙伴们
医院过的好吗?
下面是一位去实习的小伙伴的故事
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年1月14日
湛江迎来了春节前最后一波寒潮,空气中氤氲着湿冷的味道。年1月14日,我,离开了这个生活了三年多的地方——广东医科大学。一直以为自己会有充分的时间来好好告别,但是日子一天一天溜走后,我却发现,很多人,很多事,很多地方,都只能一年后再见了。
医院实习守则
开往广州的车停在解剖楼前,车上坐着要走的人,车下围着送行的人。我不太喜欢离别这么伤感的事情,所以一直微笑地假装我只是去旅游,但是车发动的那一刻起,泪水终于决堤而出,瞥一眼窗外,送行的朋友也是如此。细雨斜斜地洒在车窗上,熟悉的学校、步行街、十字路口一一被抛在身后,广州,我来了。
年1月15日
好事多磨,我们去广州的车在半路出了点问题,由于发电机故障,我们半夜停在了阳西的某个服务站里,司机停车位置赫然写着“牲畜停车位”,我们看到这一场景也是无言以对。天蒙蒙亮的时候,故障貌似解决了,司机狂踩油门加速前进,只见窗外的绿化带不断倒退,成了一道黑影,困意袭来,当我再次醒来时,已经到广州市内了。
广州可真冷啊,下车后一群人围着行李瑟瑟发抖,来之前,和我同住的舍友家人帮忙找好了房子,我就“秃子跟着月亮走——借光”,住进了即将呆一年的小窝。我们用了大半天的时间收拾了住处,侦查了周围环境,我是个知足常乐的人,住的地方有利有弊,但我还是很满足。
明天会是怎样的一天呢?我充满着期待。
年1月16日
这是充满惊喜的一天。
科教科老师通知我们9点去报到,为了给老师留个好印象,医院门口集中,一起去报到。忙活着帮大家交押金、填报到表,一上午很快就过去了。“你们手续办完就去科室逛逛吧,熟悉一下环境。”科教科的老师说。于是,医院里到处找科室的场景。
我提前联系了麻醉科的老师,他们很热情地为我们指路,带我们逛手术室。一群“小白”左看看,右看看,一切都是那么新奇。“这就是餐厅了,你们去吃饭吧。”稀里糊涂地,我们被老师带去享用了手术餐。
手术餐
下午,几个“中二青年”(在中大第二附院实习的小伙伴)过来省医溜溜,我们几个新人冒充“老资格”有板有眼地介绍:这是食堂,这是办公楼……
明天就要正式上岗了,既紧张,又期待。
年1月17日
这是忙碌的一天。
省医的忙碌早有耳闻,六点半的闹钟一响,我们便起床洗漱。在路上匆忙地解决了早餐后,我们去手术室看自己的排班、领药品。
药品说明书
作为路痴的我,转悠了两层楼才找到我所在的26室,我把领来的药品摆好,便有点不知所措地站在一边,想按着老师以前教过的,先检查一下仪器设备,可是又怕自己做错了哪一步,弄坏机器铸成大错,只好继续不知所措地站在一边。
不一会儿,带教的麻醉医生来了,他看了我一眼:
“新来的?”
“嗯,今天第一天上班。”
“会抽药吗?”
“应该会吧。(我有点蒙)”
“那帮我抽肌松药,稀释成50ml,先抽盐水。”
我按着老师说的,先抽了盐水,再去抽药时,却发现根本抽不出来,无奈下只得求助老师。只见老师很麻利地拔出针筒,“要留一段空气,然后这样一边推一边抽,才能抽出来,明白吗?”我看着在我手里怎么抽却抽不动的药,在老师那里轻轻松松地抽了出来,仿佛发现新大陆一样,点了点头。
抽完药后,我跟着老师后面看他忙而不乱地接输注泵、接监护仪、给药、插管,一气呵成,还耐心地讲解插管步骤,对我提出的问题,也一一解答。
第一台手术结束送走病人后,我们马上又进行第二台手术。“你来扣面罩给氧,先托下颌。”老师开始教我动手操作。他示范着插入喉镜,对我说:“看到声门没有?”
“看到了。”我回答。
“拿着喉镜,导管尖端对着声门进去,然后退管芯。”
第一次尝试真人插管,紧张再加上技术不过关,我把导管插进了食管里,有点沮丧。老师迅速地拔出导管重新插入气管,“喉镜电池没电了,不亮。”他迅速地为我找了个理由。
在接下来的两台手术里,老师还是让我继续尝试插管,在他的“手把手”教学下,两次插管都成功了。
一天的手术跟完后,已经是晚上七点多了,期间只是去吃了两顿手术餐,很累,但是收获很多。
文字:胖英
责编:刘千云
小编有语:实习的小伙伴们,我们欢迎你们的来稿。快来分享你的实习故事吧,体裁不限,风格不限,最好附有照片哦。我们在“sydxsjz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