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感染性喉炎病人的护理
概述
喉部黏膜急性弥漫性炎症,以犬吠样咳嗽、声音嘶哑、喉鸣和吸气性呼吸困难为特征。
多发生于冬春季节,婴幼儿多见。
病因
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有时在一些急性传染病病程中并发。小儿喉腔狭小,软骨柔软,黏膜血管丰富,炎症时易充血、水肿而出现不同程度的喉梗阻,如处理不当,可造成死亡。
临床表现
起病急,症状重,犬吠样咳嗽、声音嘶哑、吸气性喉鸣和三凹征。严重者迅速出现烦躁不安、吸气性呼吸困难、青紫、心率加快等缺氧症状。
体检:咽部充血,喉镜检查可见喉部及声带充血、水肿。
呼气性多见于小气道阻塞
吸气性多见于大气道阻塞
比较:吸气性和呼气性呼吸困难
喉梗阻的分度
临床表现
体征
Ⅰ度
仅于活动后出现吸气性喉鸣和呼吸困难
呼吸音及心率无改变
Ⅱ度
安静时有喉鸣和吸气性呼吸困难
可闻喉传导音或管状呼吸音,心率加快
Ⅲ度
喉鸣和吸气性呼吸困难,烦躁不安、口唇及指趾端发绀,双眼圆睁,惊恐万状,头面出汗
呼吸音明显减弱,心音低钝,心率快
Ⅳ度
渐显衰竭,昏睡状态,由于无力呼吸,三凹征可不明显,面色苍白发灰
呼吸音几乎消失,心音低钝,心率不齐
治疗原则
1.保持呼吸道通畅 肾上腺皮质激素雾化,消除黏膜水肿。
2.控制感染 选择敏感抗生素,常用青霉素类、氨基糖苷类或头孢菌素类。
3.肾上腺皮质激素 可减轻喉头水肿,缓解症状。
4.对症治疗 缺氧者予以吸氧;烦躁不安者可用异丙嗪镇静;痰多者可选用祛痰剂。
5.经上述处理后仍严重缺氧或有Ⅲ度以上喉梗阻者,应立即进行气管切开术。
护理问题
1.低效性呼吸型态 与喉头水肿有关。
2.有窒息的危险 与喉梗阻有关。
3.体温过高 与感染有关。
护理措施
1.改善呼吸功能,保持呼吸道通畅 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置患儿舒适体位,及时吸氧,保持安静,遵医嘱给予雾化吸入,有利于缓解喉头水肿。
2.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观察患儿的呼吸、心率、精神状态、呼吸困难的程度,做好气管切开的准备,以备急救。
3.保证营养和水分 耐心喂养,避免呛咳,必要时静脉补液。
健康教育
关心患儿,及时向家长解释病情的发展和可能采取的治疗方案,指导家长正确护理患儿,定期预防接种。
急性感染性喉炎病人的护理《样题》
一、A1
1、下列属于年长儿上感主要症状的是
A、发热、乏力
B、流涕、咳嗽
C、畏寒、呕吐
D、烦躁不安
E、头痛、高热惊厥
2、判断急性喉炎的体征除外
A、犬吠样咳嗽
B、发热
C、咽喉痛
D、呼气性喉鸣
E、声音嘶哑
二、A2
1、患儿女,10个月。1天前出现发热、T38.8℃,犬吠样咳嗽、声音嘶哑、烦躁不安、安静时有吸气性喉鸣,听诊双肺可闻及喉传导音或管状呼吸音,心率加快。此患儿被诊断为急性感染性喉炎,其喉梗阻程度为
A、Ⅰ度
B、Ⅱ度
C、Ⅲ度
D、Ⅳ度
E、V度
2、患者女性,20岁。受凉打喷嚏、咳嗽、鼻塞、流涕,开始为清水样,3天后变稠,伴有咽痛,轻度头痛。对该患者的护理措施正确的是
A、绝对卧床休息
B、注意隔离,病室关闭门窗,注意保暖
C、限制水分摄入
D、给予高蛋白质、低盐饮食
E、咽痛时遵医嘱可予以消炎含片
3、患儿男,1岁,发热2天,犬吠样咳嗽、声音嘶哑、喉鸣和吸气性呼吸困难入院求诊。检查后诊断为急性感染性喉炎Ⅲ度。下列表现不符合该分度的是
A、呼吸音明显减弱
B、心音低钝,心率快
C、仅有气管传导音
D、口唇及指趾端发绀
E、双眼圆睁,惊恐万状,头面出汗
答案部分
一、A1
1、
B
此题选择B。其余选项也是上感的临床表现,但是主要和普遍症状是流涕、咳嗽。
2、
D
急性喉炎起病急,症状重,可有不同程度的发热、犬吠样咳嗽、声音嘶哑、吸气性喉鸣和三凹征,选择答案D。
二、A2
1、
B
Ⅱ度喉梗阻:安静时有喉鸣和吸气性呼吸困难,体征可闻喉传导音或管状呼吸音,心率加快。
2、
E
题干给出患者受凉打喷嚏、咳嗽、鼻塞、流涕,开始为清水样,3天后变稠,伴有咽痛,轻度头痛。首先应该对症治疗,给予消炎含片缓解咽痛,故正确答案为E。
3、
C
喉梗阻Ⅲ度,临床表现为喉鸣和吸气性呼吸困难,烦躁不安,口唇及指趾端发绀,双眼圆睁,惊恐万状,头面出汗。体征为呼吸音明显减弱,心音低钝,心率快。故选择C。
急性支气管炎病人的护理
概述
急性支气管炎是指由于各种致病原引起的支气管黏膜的急性炎症,气管常同时受累,故又称为急性气管支气管炎。
病因
凡能引起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均可引起支气管炎,常为混合感染。
免疫功能低下、特异性体质、营养不良、佝偻病和支气管局部结构异常等患儿常易反复发生支气管炎。
临床表现
先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以咳嗽为主。
婴幼儿全身症状较明显,常有发热、乏力、食欲缺乏、呕吐、腹胀、腹泻等症状,无气促和发绀。
体检肺部呼吸音粗,可闻及不固定的散在干、湿啰音。
特殊类型
婴幼儿可发生一种特殊类型的支气管炎,称为哮喘性支气管炎,又称喘息性支气管炎
指一组以喘息为突出表现的婴幼儿急性支气管感染。患儿除有上述临床表现外,主要特点包括:①多见于有湿疹或其他过敏史的婴幼儿;②有类似哮喘的临床表现,如呼气性呼吸困难,肺部叩诊呈鼓音,听诊两肺布满哮鸣音及少量粗湿啰音;③有反复发作倾向,但多数患儿预后良好。
咳+喘
辅助检查
病毒感染者白细胞正常或偏低
细菌感染者白细胞增高。
X线检查多无异常改变,或有肺纹理增粗,肺门阴影增深。
治疗原则
主要是控制感染和止咳、化痰、平喘等对症治疗。
常口服祛痰剂如复方甘草合剂等止咳祛痰,口服氨茶碱止喘,也可行超声雾化吸入。一般不用镇咳剂或镇静剂,以免抑制咳嗽反射,影响痰液咳出。
护理问题
1.体温过高 与细菌感染或病毒感染有关
2.清理呼吸道无效 与呼吸道分泌物过多、痰液黏稠有关
护理措施
(一)保持呼吸道通畅
1.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温湿度适宜,减少对支气管黏膜的刺激,以利于排痰。
2.注意休息,经常变换患儿体位,拍击背部,指导并鼓励患儿有效咳嗽,必要时行超声雾化吸入,以湿化呼吸道,利于排痰,促进炎症消散。
3.遵医嘱使用抗生素、止咳祛痰剂、平喘剂。
4.哮喘性支气管炎的患儿,注意观察有无缺氧症状,必要时给予吸氧。
(二)发热的护理
1.密切观察体温变化,体温超过38.5℃时采取物理降温或遵医嘱给予药物降温,以防发生惊厥。
2.保证充足的水分及营养的供给:多饮水,给营养丰富、易于消化的饮食。保持口腔清洁。
急性支气管炎病人的护理《样题》
一、A1
1、慢性支气管炎的最突出症状是
A、反复发热
B、反复咳嗽、咳痰
C、少量咯血
D、胸部刺痛
E、间断喘息
2、老年急性支气管炎的护理重点是
A、提供足够的营养
B、促进排痰
C、注意观察生命体征
D、保持舒适体位
E、注意观察用药反应
二、A2
1、患者男性,23岁。4天前出现频繁干咳,伴有胸骨后不适。乏力,未予重视。昨日出现咳嗽、咳黏液脓痰,痰中偶有血丝。体检:肺部散在干、湿啰音,X线示肺纹理增粗。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普通感冒
B、急性病毒性支气管炎
C、急性支气管炎
D、肺结核
E、支气管肺癌
2、患儿男,1岁。咳嗽、咳痰加重3天入院,诊断为急性支气管炎。评估患儿痰液粘稠,患儿自己难以咳出。清理患儿呼吸道首先应选用的方法是
A、继续鼓励患儿咳嗽排痰
B、少量多次饮水
C、体位引流
D、超声雾化吸入
E、负压吸痰
3、患者,男性,55岁。咳嗽,咳黄黏痰不易咳出2天。评估:双肺呼吸音粗,胸片示双肺纹理粗,吸烟史30余年。以“急性支气管炎”收入院。主要的护理问题是
A、清理呼吸道无效
B、气体交换受损
C、低效性呼吸型态改变
D、活动无耐力
E、舒适的改变
答案部分
一、A1
1、
B
慢性支气管炎(简称慢支)是指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临床上以咳嗽、咳痰、喘息及反复发生感染为特征,常可并发慢性阻塞性肺气肿。
2、
B
老年急性支气管炎的护理重点是促进排痰。
二、A2
1、
C
题干患者频繁干咳,后有痰。体检:肺部散在干、湿啰音,X线示肺纹理增粗。都符合急性支气管炎的临床表现。
2、
D
题干中为1岁患儿,年龄小,所以咳嗽排痰时容易无效,故首先进行雾化吸入,稀释痰液,促进痰液排出。
3、
A
该患者痰不易咳出提示主要的护理问题是清理呼吸道无效。清理呼吸道无效:由于各种原因所致的个体不能将呼吸道中的分泌物、阻塞物清除,而使得呼吸道不能维持其通畅功能。
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护理
病因
主要由呼吸道合胞病毒引起,副流感病毒、鼻病毒、某些腺病毒等及肺炎支原体也可引起本病。
下列可引起毛细支气管炎的是
A.腺病毒
B.呼吸道合胞病毒
C.衣原体
D.支原体
E.金黄色葡萄球菌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毛细支气管炎主要由呼吸道合胞病毒引起。
临床表现
常发生于2岁以下婴儿,多数在6个月以内。
喘息和肺部哮鸣音为其突出表现。
主要表现为出现呼气性呼吸困难呼吸相延长伴喘息。严重发作者,可见面色苍白、烦躁不安,口周和口唇发绀。
全身中毒症状较轻,少见高热。
体征
呼吸浅而快,60~80次/分,甚至次/分,伴鼻翼鼻翕动和三凹征,心率加快,可达~次/分。
肺部体征主要为呼气相哮鸣音,亦可闻及中细湿啰音,叩诊可呈过清音。
辅助检查
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及分类大多在正常范围内。
采集咽拭子或分泌物,可明确病原。
胸部X线检查可见不同程度的肺充气过度或肺不张等;
血气分析可了解患儿缺氧和CO2潴留程度。
治疗原则
1.氧疗
2.控制喘息 重症患儿可试用支气管扩张剂雾化吸入。糖皮质激素用于严重的喘息发作者,甲泼尼松龙、琥珀酸氢化可的松静脉滴注,也可采用吸入型糖皮质激素(如布地奈德悬液等)。
3.抗感染治疗 可用利巴韦林静脉滴注或雾化吸入,亦可酌情使用中药制剂。继发细菌感染者应用适当的抗菌药物。
重点梳理
1.肺炎分类:①大叶、小叶、间质:大叶(肺泡,实变,肺链,最多见)小叶(支气管,斑片,金葡)。
②社区(肺炎链球菌最常见)、医院获得性肺炎。
2.肺炎球菌肺炎地标词
受凉,淋雨,劳累,醉酒,青壮年。
铁锈色痰,高热,寒战。
肺实变体征(呼吸活动度减低,语颤增强,叩诊浊音,异常支气管呼吸音)。
胸片:大片均匀致密的阴影。
3.链球菌肺炎治疗:首选青霉素。停药:体温正常三天。
4.小儿支气管肺炎(小儿肺炎中最常见)
轻症:仅有呼吸系统损伤
重症:呼吸系统+循环、神经、消化系统损伤
心衰:呼吸加快(60次/分)心率增快(婴儿次/分,幼儿次/分)肝增大、水肿、奔马律。
并发症:脓胸、脓气胸(体温不降、体温降而复升)。
5.支原体肺炎:不典型,咳嗽,咽痛。
6.毛细支气管炎:呼吸道合胞病毒引起。
小婴儿、喘憋明显。
肺炎病人的护理
病因与分类:按解剖位置分类
大叶性肺炎
炎症起于肺泡,通过肺泡间孔向其他肺泡蔓延,以致一个肺段或肺叶发生炎症(肺实变),故又称为肺泡性肺炎。致病菌多为肺炎链球菌。
大叶性肺炎考点小结:
肺泡炎
肺段肺叶
肺实变
肺炎链球菌(最常见的肺炎)
小叶性(支气管)肺炎
病理改变:(支气管侵入)细支气管、终末细支气管及肺泡炎症。又称为支气管肺炎。
临床表现:无实变体征。
X线:沿肺纹理分布的不规则斑片状阴影。
致病菌:葡萄球菌、军团菌等。
间质性肺炎
病理改变:肺间质为主的炎症。
致病菌:支原体、衣原体、病毒或真菌。
按病因学分类
1.细菌性肺炎最为常见,最常见的病原菌是肺炎链球菌,其次为葡萄球菌、肺炎杆菌。
2.病毒性肺炎如冠状病毒、流感病毒、麻疹病毒、腺病毒等感染。
3.非典型病原体肺炎如支原体、衣原体、军团菌等感染。
4.真菌性肺炎如白色念珠菌、放线菌等感染。
5.理化因素所致的肺炎如放射线损伤引起的放射性肺炎;吸入刺激性气体、液体等化学物质,亦可引起化学性肺炎。
按感染来源分类
1.社区获得性肺炎
在医院外罹患的感染性肺实质炎症。
主要病原菌为肺炎链球菌、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等。
2.医院获得性肺炎
病人入院时不存在,也不处于感染潜伏期,而在入院48医院内发生肺炎。
常见病原菌为革兰阴性杆菌,包括铜绿假单胞菌、肺炎杆菌、肠杆菌等。
小结:
肺炎链球菌的几个最
1.最常见肺炎类型
2.最常见的社区肺炎
3.最常见的大叶性肺炎
肺炎的特点
常见症状为发热、咳嗽、咳痰,伴或不伴胸痛。
病变范围大者可有呼吸困难,呼吸窘迫。
肺实变时有典型的体征出现,如叩诊浊音、触觉语颤增强和支气管呼吸音等,也可闻及湿性啰音。
肺炎链球菌肺炎
病因
寄居的正常菌群-------进入肺泡----整个肺叶或肺段炎症
免疫功能降低
临床表现
1.症状
(1)前驱症状或诱因:青壮年多发
诱发因素:受凉、淋雨、疲劳、醉酒、病毒感染史
前驱症状:上呼吸道感染
(2)全身中毒症状
起病急骤
高热、寒战:稽留热
全身肌肉酸痛
消化道症状
神经系统症状
(3)呼吸系统症状
咳嗽、咳痰:铁锈色痰
胸痛
气促
2.体征
(1)急性病容:
面颊绯红、鼻翼扇动、呼吸浅快、口唇青紫。
(2)肺实变:
呼吸运动减弱
语颤增强
叩诊浊音
听诊出现支气管呼吸音,干湿性啰音,累及胸膜时,可闻胸膜摩擦音。
呼吸动度减弱
小结:
叩诊
气很多—鼓音(气胸)
气多—过清音(肺气肿)
气正常—清音(正常肺)
气少—浊音(肺实变,胸腔积液)
致密
---有利于呼吸音传递
听诊
闻及异常支气管呼吸音
(管样呼吸音)
休克型肺炎:休克症状体征
血压下降;
意识模糊、烦躁不安、嗜睡、谵妄、昏迷等神经精神症状;
面色苍白、发绀、出冷汗、四肢厥冷;
少尿或无尿。
核心症状:血压下降
辅助检查
1.血象检查
白细胞计数可达10×~30×/L,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多,在80%以上。
2.X线胸片
实变期可见大片均匀致密的阴影。
治疗原则
1.肺炎链球菌肺炎
首选青霉素治疗。青霉素过敏者,可用红霉素、林可霉素、头孢菌素。
如抗生素治疗有效,24~72小时后体温即可恢复正常,抗生素疗程一般为7天,或热退后3天即可停药。
休克型肺炎治疗
首先应注意补充血容量,可根据中心静脉压调整补液速度;使用适量的血管活性药物,维持收缩压在90~l00mmHg;
宜选用2~3种广谱抗生素联合、大剂量、静脉给药;
对病情严重者可考虑使用糖皮质激素;
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失衡。
护理问题
1.体温过高 与感染有关
2.气体交换受损 与肺部感染引起呼吸面积减少有关
3.疼痛 与胸膜炎症有关
4.潜在并发症:感染性休克
护理措施
1.缓解不适,促进身心休息
(1)卧床休息,给予高蛋白质、高热、高维生素、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鼓励多饮水,每日饮水量在0~0ml。
(2)寒战时可用暖水袋或电热毯保暖,适当增加被褥。
(3)高热者于头部、腋下、腹股沟等处置冰袋,或乙醇擦浴降温,或按医嘱给予小剂量退热剂。退热时需补充液体,以防虚脱。
(4)胸痛时嘱病人患侧卧位。
2.促进排痰,改善呼吸
遵医嘱给予氧气吸入,流量2~4L/min。痰黏不易咳出时,可鼓励病人多饮水,亦可给予雾化吸入,或遵医嘱给予祛痰剂,以稀释痰液,并配合翻身拍背促进痰液排出。
3.密切观察
生命体征和神志、尿量的变化,下列情况应考虑有休克中毒型肺炎的可能:
(1)出现精神症状;
(2)体温不升或过高;
(3)心率次/分;
(4)血压逐步下降或降至正常以下;
(5)脉搏细弱,四肢厥冷,冷汗多,发绀,少尿或无尿;
(6)白细胞过高(30×l09/L)或过低(4×/L)。
4.休克中毒型肺炎的抢救与护理
(1)病人取仰卧中凹位,头胸部抬高约20°,下肢抬高约30°,保温、给氧。
(2)迅速建立两条静脉通道,保证液体及药物输入;可根据中心静脉压调整输液速度。
(3)严密观察病情,注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及神志的变化,记录24小时出入量;同时配合医师做好抢救工作。
(4)进行抗休克与抗感染治疗:
1)纠正血容量:遵医嘱补液,一般先静脉输入5%葡萄糖氯化钠溶液或低分子右旋糖酐,以维持血容量,预防血管内凝血;
2)按医嘱给以血管活性药(如异丙基肾上腺素等),或用血管扩张药改善微循环;严密监测血压变化;
3)注意水、电解质和酸碱失衡
4)监测血气及电解质
5)抗感染治疗:按医嘱给予抗生素,注意其不良反应。
健康教育
1.向病人宣传肺炎的基本知识,强调预防的重要性。
2.指导病人增加营养,保证充足的休息时间,以增强机体对感染的抵抗能力。
3.纠正吸烟等不良习惯,避免受寒、过劳、酗酒等诱因。
4.对老年人及原患慢性病的病人尤应注意气温变化时随时增减衣服,预防上呼吸道感染。对年老体弱、免疫功能减退的病人,可注射疫苗,预防再次感染。
5.对出院后需继续用药的病人应做好用药指导,告之复诊时间及复诊时应携带的有关资料(如X线胸片)。
支气管扩张病人的护理
概述
是指各种原因导致的支气管结构破坏,引起支气管异常和持久性扩张。
感染和支气管阻塞是支扩主要病因。
病因
1.婴幼儿期支气管-肺组织感染是支气管扩张最常见的原因。病因以婴幼儿期的麻疹、百日咳、支气管肺炎最为常见。
2.肺结核、重症肺炎、COPD等也可引起。
3.先天性支气管发育缺损和遗传因素。
4.其他全身性疾病 目前已发现类风湿关节炎、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系统性红斑狼疮、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等疾病可同时伴有支气管扩张。
症状
咳痰
咯血
反复肺感染
慢性中毒
临床表现
①慢性咳嗽、大量浓痰
上层泡沫,下悬脓性成分;中层混浊黏液;下层为坏死组织沉淀物。轻度10ml/d;中度10~ml/d;重度ml/d。
厌氧菌感染—脓臭痰。
②反复咯血
支气管壁毛细血管扩张,形成血管瘤,而反复咯血。少量咯血为ml/d;中量咯血为~ml/d;大量咯血为ml/d或1次咯血量ml。
干性支气管扩张:只有咯血,没有痰。
症状:
③反复肺部感染:部位相对较固定。
④慢性感染中毒症状:发热,消瘦,贫血。
体征
局限性粗湿啰音是支气管扩张最有意义的体征。
可在下胸部、背部闻及固定而持久的局限性粗湿啰音。有时可闻及哮鸣音。出现肺气肿、肺心病等并发症有相应体征。啰音的三个核心词:
下胸部背部+固定+局限
杵状指(趾)
部分慢性患者伴有杵状指(趾)
临床小结
咳痰:分层,量大
咯血:干性支扩(只有咯血)
肺感染
慢性中毒
固定局限湿罗音
辅助检查
影像学检查:
①胸部X线片 支气管柱状扩张典型的表现是轨道征,为增厚的支气管壁影。囊状扩张特征性改变为卷发样阴影,表现为粗乱肺纹理中有多个不规则的蜂窝状透亮阴影。
②胸部CT 可显示管壁增厚的柱状扩张或成串成簇的囊状改变。高分辨CT(HRCT)(可确诊)。
纤维支气管镜:
鉴别管腔内异物、肿瘤或其他阻塞性因素引起的支气管扩张;
进行活检、局部灌洗等,进而作细菌学和细胞学检查。
治疗原则
控制感染
引流通畅
必要时手术治疗
1.控制感染
急性感染时应根据症状、体征、痰液性状,必要时根据痰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选用合适抗生素。
常用阿莫西林、环丙沙星或头孢类抗生素口服,或青霉素肌内注射
重症者,尤其是假单胞菌感染者,常需第三代头孢菌素加氨基糖苷类药联合静脉用药。
如有厌氧菌混合感染者加用甲硝唑或替硝唑等。
2.痰液引流
(1)祛痰剂:常用复方甘草合剂或盐酸氨溴索、溴己新。痰液黏稠时加用超声雾化吸入治疗,每日2~3次。
(2)体位引流:应根据病变部位采取不同体位进行引流,
(3)纤维支气管镜吸痰:如体位引流痰液仍难排出,可经纤维支气管镜吸痰。
3.咯血处理:首选止血药为垂体后叶素。
大咯血窒息:头低足高位,头偏向一侧,迅速清除血凝块。
4.手术治疗:病灶较局限者,内科治疗无效应可手术治疗。
5.其他:加强营养,纠正贫血等。
护理问题
1.清理呼吸道无效 与大量脓痰滞留呼吸道有关。
2.焦虑/恐惧 与反复咯血有关;恐惧与大咯血有关。
3.有窒息的危险 与大咯血有关。
4.营养失调 低于机体需要量 与消耗增多、摄入不足有关。
5.活动无耐力 与营养不良、贫血等有关。
6.执行治疗方案无效 与不会做体位引流有关。
护理措施
1.遵医嘱给予祛痰药物,指导病人有效咳嗽,辅以叩背,及时排出痰液。痰液黏稠可用生理盐水超声雾化吸入或蒸汽吸入,帮助稀释痰液。
2.体位引流
(1)引流宜在饭前进行,早餐清醒后立即进行效果最好,如需在餐后进行,应在餐后1~2小时进行。
(2)体位:原则上抬高患肺位置,引流支气管开口向下,有利于分泌物随重力作用流入大支气管和气管排出。
病变部在上
健侧卧位---引流排痰
(3)引流时间可从每次5~10分钟加到每次15~20分钟,嘱病人间歇做深呼吸后用力咳痰,同时叩患部以提高引流效果
(4)引流完毕予漱口并记录引流出痰液的量及性质。
(5)引流过程中注意观察病情,若病人出现咯血、发绀、头晕、出汗、疲劳等情况,应及时终止引流;痰量较多的病人引流时,应注意将痰液逐渐咳出,以防发生痰量同时涌出过多而窒息;患有高血压、心力衰竭及高龄病人禁止体位引流。
3.急性感染期病人要卧床休息,大咯血者应绝对卧床。
4.给予高热量、高蛋白质、维生素丰富饮食,以补充消耗。保持口腔清洁。鼓励多饮水,每天0ml以上,帮助痰液稀释
5.加强病情观察,防止并发症发生,密切观察咳嗽、咳痰、咯血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窒息等并发症。
6.加强用药护理,指导病人掌握药物的剂量、用法和不良反应。
健康教育
1.向病人及家属介绍呼吸道感染、支气管阻塞与支气管扩张的发生、发展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2.积极预防呼吸道感染,及时治疗上呼吸道慢性感染病灶(如龋齿、扁桃体炎、鼻窦炎),避免受凉及刺激性气体吸入,戒烟,注意口腔卫生,注意防止异物误吸入气管等,以防诱发呼吸道感染。
3.培养病人自我保健的意识和能力,让病人及家属了解体位引流与抗菌药物治疗同样重要。指导病人掌握有效咳嗽、雾化吸入、体位引流的方法,抗菌药物的作用、用法、不良反应等。
4.指导病入学会自我监测病情,知道咯血时要保持镇静,尽量将血咯出,以免导致窒息。
5.说明营养的补充对机体康复的重要意义。
6.对并发肺气肿者,应鼓励及指导其坚持进行适当的呼吸运动锻炼,促进呼吸功能的改善,保存和恢复肺功能。
重点梳理
1.支扩病因:感染(最常见:婴幼儿期支气管-肺组织感染)+气道堵塞
2.临床:咳痰(大量分层浓痰)
咳血(干性支扩:只有咳血)
背部固定局限湿罗音
3.胸片:卷发影、轨道征
4.治疗:抗生素+引流(病变部位在上)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