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熊孩子
你不知他会把什么东西吃下去
佛山妇幼保健院近期多个案例↓↓↓
12月15日,一名3岁幼儿误服游戏币,经胃镜成功取出。
12月16日,又一名2岁幼儿误服硬币,经胃镜成功取出。
12月16日,一名2岁幼儿因咬食纽扣误呛入支气管中,之后家属并未注意,直至反复咳嗽、气喘2月余,医生行胸部CT检查后才发现,最终经纤维支气管镜成功取出。
一名2岁多的男童吞下19颗铁磁珠,2周之后的12月25医院,医生经过10多个小时才将珠子取出。
以上几个案例,
以吞下19颗珠子的最为惊险!
一位林姓宝贝今年两岁零两个月大,医院前不久吞食了一些“糖果”。这些所谓的糖果就是陈女士给他大儿子购买的铁磁珠,本来是用来做手工的,但是在小儿子林仔的眼中,这些五颜六色的铁磁珠看起来就像糖果一样。
12月25号,陈女士抱着林仔来到了佛山市妇幼保健院就诊,检查后的结果让医生和陈女士都大吃一惊。直到这时,陈女士才意识到,医院的两周前,孩子就已经误食了铁磁珠,而且还吃了不少。
这些花花绿绿的珠子直径才5毫米,但是磁力却不小,给林仔带来的伤害更大。儿童外科副主任医师陈一平介绍,因为胃里面有十几个磁珠,然后空肠又有几个,磁珠把胃和空肠吸引在一起了,导致胃和空肠都有穿孔,腹腔里面全是胃液,会引起腹膜炎激烈的反应,容易引起感染性休克。
经过近10小时的努力,医生终于将林仔从危险边缘中拯救回来,目前他的状况良好。
据介绍,自年佛山妇幼保健院儿科开展纤支镜检查以来,已救治一百来例1岁左右的患儿,因食用花生/瓜子/开心果等食物时误呛入支气管的病例,虽成功取出,但仍有患儿因这些意外出现严重合并症。例如:异物呛入主气道时,可引起呼吸困难,严重者窒息;异物呛至支气管时,可引起反复咳嗽、气喘,时间一长,可继发严重感染。
如果误吞异物至消化道未及时处理,则可引起消化道梗阻、穿孔。就在20天前,一名1岁3个月幼儿误吞电池,虽已积极送治,但因电池腐蚀性强,食管被腐蚀至穿孔。
1-3岁的幼儿,具备了较强的活动能力,但还不具备危险意识,是最常发生意外的年龄段。医生提醒,家有幼儿的家属,在预防幼儿外伤的同时,也需注意误吞/误呛异物,对此,儿科医生有以下建议:
四岁以下的儿童,不宜喂食花生、瓜子、豆子等小坚果类食物,并且该类食物或类似大小的物品,放置在小朋友无法触及的地方,如有食用坚果的需要,建议磨成粉\酱。除了坚果类,以下食物也需注意:果冻、麻花、糖果、鱿鱼丝、牛肉干、樱桃、龙眼、葡萄、青豆、多刺的鱼、带骨的肉等。
不建议在幼儿吃东西的时候逗其跑、跳、笑、闹。
不能让孩子把塑料、玻璃等易咬碎的小玩具放入口中。
幼儿没有危险意识,咳嗽反射尚不完善,唯有辛苦各位家长加强看护。
万一不幸发生意外,异物呛入气管,家长可采取以下方法进行急救:
海姆立克急救法
↓↓↓
送医注意事项
送医过程中不要胡乱猛拍背、催吐,不要剧烈摇晃小朋友,不建议把手伸进喉咙企图抠出异物或催吐,不要再吃东西或喝水/奶(为手术做准备)。
对于此类患儿,佛山市妇幼保健院设有绿色入院通道,有专业的胃镜/纤维支气管镜专科医师24小时值班,随时开展手术。
扩散周知,
给家有宝宝的提个醒!
点亮
让更多人看到!
来源:综合佛山市妇幼保健院订阅号、小强热线
编辑:雷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