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
你好
June
HelloJune
迎接充满希望的六月。
为普及应急救护知识,保障幼儿在园的生命安全,海丽达春申幼儿园邀请闵行区红十字会医护人员,对幼儿园全园教职工进行了“现场初级急救普及”培训活动。
本次培训主讲内容为:CPR+AED理论教学、分组进行CPR+AED的练习、气道梗阻解除和单人CPR+AED实操考核。
1.CPR+AED理论知识
CPR(Cardiopulmonaryresuscitation,心肺复苏)的步骤:C→A→B
一、按压前评估1、判断现场环境是否安全(看上下左右四个方向)2、判断意识、呼吸:轻拍、重呼、判断有无呼吸。3、呼救,拨打。二、CPR操作步骤1、心脏按压(C):按压部位:两乳头连线的中点处。按压姿势手法:一手掌根部放在胸部两乳头之间的胸骨上,另一手平等重叠压在其手背上,肘部伸直,掌根用力,手指抬离胸壁,实施规律的按压。技术指标(按压频率-次/分,按压深度5-6cm,按压放松比例1:1,尽量不中断按压30次);2、口对口人工呼吸(A→B):开放气道,清除异物,仰头抬颌法,按压通气比例30:2,技术指标(吹气次数2次,每次吹起时间持续1秒以上,吹气量见胸部起伏,不再强调2次吹气时间停3秒;如果是双人则按压不停,建立高级气道后呼吸10次/分);3、人工呼吸要领:吹气完继续胸外心脏按压,30:2为一个循环,一般进行5个循环,再判断生命体征,看复苏是否成功。不成功可以要使用AED除颤。复苏成功将病人翻转为复原体位。
AED(AutomatedExternalDefibrillator)。AED的操作非常方便,”听它说,跟它做“
方法/步骤1、取出AED,拿到病人身边,打开,根据语音提示操作。2、将机器上预连接的电极片按指示粘贴到被救者身上。3、连接电极片后,"远离病人“,机器会提示:“正在分析”,如果探测到了可电击心律,AED会根据当前病人类型自动充电到预先设定的能量值。同时,心律分析继续进行。充电过程中,系统发出充电提示音。充电完成后,设备前面板上的电击按键开始闪烁,“请远离病人”,然后按下放电按钮。4、放电完成后,根据语音提示的CPR节拍器进行心肺复苏,并且按照机器提示操作直至专业人员赶到。首次除颤后患者没能恢复,AED会自动逐步升级电击能量,开展第二、第三次除颤。
分组练习
气道梗阻解除
气道梗阻是导致窒息的紧急情况,如不及时解除,数分钟内即可导致死亡。气道部分阻塞处理如下:如果患者有通气,能用力咳嗽,但咳嗽停止时出现喘息声,这时应鼓励患者用力咳嗽并自主呼吸,完全性气道阻塞患者已不能讲话,呼吸或咳嗽时,用双手抓住颈部无法通气;解除气道梗阻的主要方法可以采取海姆立克急救法,主要用于有意识的患者,如患者意识逐渐丧失、猝然倒地,则应立即给予心肺复苏术。
儿童胸部急救法:
1.家长跪蹲在孩子的身后,双手放于孩子肚脐和胸骨间,一手握空心拳,另一手包住拳头。
2.突然用力收紧双臂、瞬间按压孩子的胸部。
3.重复几次该动作,直到气管异物排出为止。
包扎止血
使用止血带注意事项:
※快——动作快,抢时间
※准——看准出血点,准确上好止血带
※垫——垫上垫子,不要直接扎在皮肤上
※上——扎在伤口上方,禁止扎在中段
※适——松紧适宜
※标——注明日期,时间精确到分钟
※放——每隔40-50分钟放松止血带一次,每次3-5分钟,放止血带要缓慢,并用指压代替止血
※忌——禁忌使用尼龙绳、电线、钢丝等,防止损伤血管和神经,造成组织坏死
绞紧止血法
在事故现场,往往没有专用的止血带,救护员可根据现场情况,就便取材,利用三角巾、围巾、领带、衣服、床单等作为布带止血带。但布带止血带缺乏弹性,止血效果差,如果过紧还容易造成肢体损伤或缺血坏死,因此,尽可能在短时间内使用。
·将三角巾或其他布料折叠成约5厘米宽平整的条状带。
·如上肢出血,在上臂的上1/3处(如下肢出血,在大腿的中上部)垫好衬垫(可用绷带、毛巾、平整的衣物等)。
·用折叠好的条状带在衬垫上加压绕肢体一周,两端向前拉紧,打一个活结(也可先将条状带的中点放在肢体前面,平整地将带的两端向后环绕一周作为衬垫,交叉后向前环绕第二周并打一活结)。
·将一绞棒(如铅笔、筷子、勺把、竹棍等)插入活结的外圈内,然后提起绞棒旋转绞紧至伤口停止出血为度。
·将棒的另一端插入活结的内圈固定。
·结扎好止血带后,在明显的部位注明结扎止血带的时间。
通过此次培训,让老师们有效的掌握了急救知识,进一步提高了自身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能更好地运用这些急救知识对幼儿进行救助,也可以进行自救和互救,将意外伤害降低到最小程度,为营造一个安全舒适的生活、学习环境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确保幼儿的生命健康。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