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仙村镇的80岁老人陈大爷吃完午饭后不久突然发生气促、呼吸困难,并逐渐出现皮肤发紫、窒息等症状,情况一度危急。老人的子女赶医院治疗,检查发现老人气管内卡有一团黄色异物,医生用电子纤支镜将异物逐一吸出,发现竟然是香蕉,足有20多克重。经过治疗,目前老人已康复出院。
陈大爷在几年前发生过脑中风
治疗后虽然行动不太灵活
但日常饮食基本能自理
当天午饭后
家人突然发现陈大爷不能说话了
并持续气促、呼吸困难
见状
家人医院
医院抢救
气促已超过6小时
送院后,医生立即为陈大爷采取了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等救治措施,但其气促、缺氧的状况仍未改善。此时,老人气促已超过6小时,由于急性呼吸衰竭导致长时间缺氧,从而出现了休克、代谢性酸中毒和乳酸性酸中毒,全身发紫越来越严重。如果气道梗阻不立即解除,将对老人身体产生不可逆的损伤而最终导致死亡。随即,老人被转至重症医学科(ICU)进行进一步抢救治疗。
原来是香蕉
重症医学科医生从CT影像发现,老人左肺缺乏气体导致不张,初步诊断可能是异物堵塞所致。在电子纤支镜下,医生发现老人左主支气管被一团黄色异物完全堵塞。家属亦表示,老人午饭后确实吃了一些香蕉,考虑气管内的异物可能就是香蕉。
紧接着,医生用灭菌水反复冲洗老人气管内的异物,并选用最粗号电子纤支镜加大镜头吸附力,经过20分钟的努力,终于吸出一小块异物,几分钟后再吸出一小块。接连吸出几块异物后,老人的血氧由原先的50%上升至90%,身体发紫情况明显好转。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努力,医生共吸出了20多克异物。而这些异物就是香蕉。
脑中风后患者要慎防误吸!!将香蕉基本吸出后,陈大爷的血氧很快上升至%,血压也开始逐渐回升。后经过3天治疗,陈大爷顺利脱离了危险,病情稳定后转到普通病房进行治疗,于近日康复出院。
那么
20多克的香蕉怎么会跑到气管呢?
陈大爷的主治医生刘长波解释,人体的食管位于气管后面,在喉咙部食管和气管共用同一个开口——声门,也就是说,吃东西时声门是关闭的,呼吸时声门才打开。而65岁以上或患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随着身体机能退化,吞咽功能逐渐下降,声门有可能无法完全闭合或处于半开状态。吃东西时,食物就容易误吸进气管。“香蕉属于软胶状物,跟水混合在一起,就更容易粘住气管壁。”刘长波说。
据了解,误吸一般在老年人和3岁以下吞咽发育不完全的孩子中比较多见,尤其是曾发生过脑中风的患者,吞咽功能大不如前,日常进食要更加注重预防误吸。
医生建议
第一,避免进食太硬或胶冻状的食物,如坚果、果冻;
第二,进食的体位要讲究,尽量采取坐位或半坐位,不要躺在床上进食;
第三,进食时,要细嚼慢咽,不能操之过急,不要边进食边说话,避免食物进到气管;
第四,如果家里有老年人,家属最好能懂得一些急救知识,如海姆立克急救法,一旦发现异物窒息,在送院前就能及时抢救。
各位注意了!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