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癌破裂、急性腹膜炎、感染性休克、重症肺炎……医院胃肠肝胆外科、重症医学科、呼吸二科、临床药学科、心内科等多学科55天竭尽全力的联合救治,日前,78岁的患者刘奶奶从命悬一线到顺利出院。她医院满怀感激,紧握医护人员的手说:“幸好有你们,把我从鬼门关抢救了回来。”
深受折磨!78岁老人突发腹痛5小时余5月8日,78岁高龄的刘奶奶因“突发腹痛五小时”被医院胃肠肝胆外科救治。急诊CT检查提示横结肠破裂伴局限性包裹,腹膜炎、腹腔游离气体及少许积液,周围肠壁水肿改变。而查体时患者整个腹部硬如木板,腹部压痛反跳痛明显。胃肠肝胆外科医生根据患者相关症状及辅助检查报告,初步诊断为急性腹膜炎。而导致老人结肠破裂的罪魁祸首竟是结肠上长的一圈肿瘤,也就是结肠癌。通俗的说,就是肠道里交通堵塞,淤积的东西越来越多,把肠道涨得越来越大,肠壁越来越薄,最后就导致了肠破裂。
命悬一线!专家团队挑战高难度手术结肠破裂的死亡率非常高,达到80%以上,其中,绝大多数人都是因为感染性休克而死亡。面对78岁的老人,专家团队有如下考虑:如果进行手术,由于其身体各个器官退化严重,还伴有老年基础病,危险性会极大,抢救成功的可能性会降低许多;可如果不及时手术,老人很可能休克加重甚至死亡等严重后果。如何做出选择让医生们非常为难,经向患者家属详细交代病情,手术治疗方案,术中、术后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并发症,以及相应的处理措施等,取得了患者家属的支持同意、全力配合治疗。
(图片源自网络)
就这样,刘奶奶被送入手术室行横结肠部分切除术、造口术。早已准备妥当的麻醉科立即进行诱导插管、麻醉等术前准备,龚加庆主任带领其团队也早已在手术台前整装备战。手术过程紧张有序,术中发现患者腹腔里有大量粪性浑浊液体,粪便、血块混杂其内,消化道高度水肿并缺血,大部分肠道呈现酱紫色,组织脆性极高。整个手术耗时约3小时,顺利结束。
步步惊心!多学科联合帮她挺过危险术后,老人出现感染性休克,存在重度ARDS症状。情况紧急,胃肠肝胆外科启动院内多学科诊疗(MDT),先后联系重症医学科、呼吸二科、心内科等多个科室专家会诊并指导治疗,重症医学科主任刘爱军带领医护人员马上为老人进行气管插管,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一周后,老人的感染性休克症状逐渐缓解。5月15日,老人被转入胃肠肝胆外科继续接受住院治疗。
然而,就在感染性休克刚刚得到控制的第二天,老人病情突然加重,出现了呼吸衰竭、血压下降等症状,随时有生命危险。性命攸关之际,刘奶奶再次转入ICU抢救治疗……面对病情变化,呼吸二科田坤主任多次会诊指导治疗,守护在病人身旁。5天后,老人呼吸衰竭症状逐渐缓解,在呼吸机的支持下,生命体征趋于平稳。
5月20日,在对老人病情进行全面评估后,医生决定拔出气管插管,不再使用呼吸机,转入呼吸二科继续住院治疗重症肺炎。经抗炎治疗及呼吸功能的治疗,肺炎明显吸收,体温恢复正常。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6月7日,刘奶奶突然发烧,CT检查显示腹腔脓肿,呼吸二科联合胃肠肝胆外科为老人行了脓肿穿刺,医护团队每时每刻观察老人体征,对症处理,通过精心的治疗和照顾后,老人身体逐渐好转。
在这期间,因为刘奶奶长时间病危,家属有了放弃治疗的念头,医护人员得知家属的想法后,多次详细耐心地与家属沟通,全方位地分析患者的情况,让患者家属重燃了对刘奶奶治疗的希望。
顺利康复!刘奶奶开心的笑了在医护团队的精心照料下,刘奶奶身体逐渐恢复,7月2日上午,老人终于康复出院,露出了久违的笑容。此例结肠肿瘤梗阻穿孔感染性腹膜炎合并ARDS患者的成功手术并康复,是我院多学科联合救治(MDT)实力的又一次体现。通过胃肠肝胆外科、重症医学科、呼吸二科、心内科、临床药学科等多科室通力协作,治疗过程整合了各科室诊疗技术优势,强强联合、发挥优势互补,使患者获得更科学、更全面、更优化的诊疗方案。正如胃肠肝胆外科主任龚加庆所说:“团结协作,精益求精,敢于担当,不言放弃,医院的传家宝。今后,我院将继续在多发伤的救治中应用多学科协作策略,最大限度的挽救患者生命,更好地为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网上预约更方便哟~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